曉曉說兩岸:2018台湾“九合一”选后分析

500

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在22个县市中,国民党逆转拿下15个县市,其中在被誉为难以攻破的高雄市,国民党的韩国瑜大胜民进党籍陈其迈15万票,一举摧毁民进党在高雄执政长达20多年不败的魔咒。除此之外,原来由民进党执政的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市、宜兰县、澎湖县也都被国民党囊括下,国民党在县市长选举中总得票率高达48.8%,狂胜民进党总得票率39.2%,民进党在全台22个县市议员的席次也都大幅萎缩和溃败。

500

01.“九合一”选后新特点

此次选举最终在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败中落幕,台湾社会可以说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此次选举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的特点值得关注。

(一)民心思变的速度加快。

民进党由于全面执政,产生权力的傲慢,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强行以推进所谓“改革”的名义,党内忙于争权夺利,党外忙于清算国民党,而且对于这种企图与作为毫不掩饰,导致多做多错。而且由于一味讲求政治斗争,从不关心理政,引发民众强烈不满,民心思变的速度加快。

之前国民党2014年的大溃败尚且是在马英九执政6年多之后出现,而民进党才执政2年多就出现,可见民众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台湾的经济民生困境越发凸显,到了不得不加以面对的时候。

(二)“韩国瑜效应”外溢。

韩国瑜作为国民党籍,在号称“提名西瓜也能当选”的高雄,打破所谓绿营基本盘、绿地难变蓝天的迷思,产生“韩流”,是呈现的第二个特点。而韩国瑜之所以能产生这股旋风,在于他不仅敢想敢说敢干,破釜沉舟,奋力一搏,而且在于他真正抓住老百姓希望经济好转的痛点,得到民众的支持。“韩国瑜效应”外溢,更是助推其他蓝营候选人,是意外之喜。

但必须强调的是,本质上,此次选举,国民党整体的布局或者选战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举动,更多地是民众对民进党和蔡英文的不满情绪的发酵。

(三)大陆“惠台”政策的助攻。

大陆的惠台政策自从提出以来,在台湾岛内总体反映正面,与台湾民众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愿望是匹配的,也起到重要作用。尤其“九二共识”议题也在岛内引起热议,且多为正面解读,也说明政策的成功。

02.岛内政局未来走向

此次选举作为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必然会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一)民进党

首先,对于民进党来说,失去高雄,对绿营士气的影响恰如政治地震,生存之战告败,非同小可。由此不仅会产生执政危机,更会加剧党内派系内斗,蔡英文的权力会受重大影响,“独派”势力会崛起。有可能影响2020年民进党竞逐大位的人选的变动,比如蔡(英文)下赖(清德)上。民进党也有可能与柯文哲摒弃嫌隙,进行合作。

其次,此次选举之后,民进党也势必会进行选后检讨,会进行路线调整,但有可能调整的方向不是大陆所乐见的,很有可能深绿声势抬头,民进党回归基本盘。

最后,此次选举民进党虽然大败,但民进党不至于崩解。此次选举只是民众在行使投票权利,给民进党以警示,属于选举政治和政党政治的常态。当初陈水扁贪腐案对民进党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但也不妨碍8年之后,民进党重新执政。

(二)国民党

首先,台中市和高雄市的翻盘,中南部的地盘有望得到进一步巩固。众多县市执政权的取得,也奠定了国民党的民意基础和执政基础,使得2020年大选未来可期。可以说,此时处于国民党的历史机遇期。

其次,此次胜选的经验总结,国民党也许会进行路线调整,更多中生代取得主导权,更加务实、接地气。但是,韩国瑜的个人声势起来,会影响吴敦义和朱立伦的党内威望,也会影响无党籍柯文哲的政治前途,彼此成为强劲对手。因此,国民党也许面临内斗的危机。另外,国民党作为“百年老党”的沉珂,恐怕不是韩国瑜一人之力所能扭转,后期弊端也会显现,值得警惕。

最后,国民党需真正总结此次胜选的原因,尤其是能够真正关心经济民生议题,并作出成绩,才能继续得到民众支持。

03.美国因素

对于美国来说,无论岛内政局如何,总体淡定,因为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是亲美派。只不过,国民党大胜,会强调务实面的两岸合作,两岸关系会好转,从而重新建立起两岸沟通渠道,不利于美国“打台湾牌”,不利于其利用两岸关系的恶化,坐收渔翁之利。因此,要防范美国会试图压抑国民党“亲陆”的趋势,并暗助民进党。

04.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首先,国民党大胜,对两岸关系总体利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以两岸城市交流为代表的两岸民间交流会打开新局面。

其次,民进党大败,不可避免会引起党内派系斗争。民进党党内极端势力会跳出来,执政理念会愈加回归基本盘。虽然打统“独”议题这次在高雄没有发酵出来,但是2020年大选,两岸关系会是重要因素,会成为攻防点。此次民进党大败,也会让绿营归队,更加团结起来。正如我们一直以来所知道的,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的论述,无论选赢或选输,都不会如大陆所期待的进行调整,因此大陆需做好应对,避免由于“台独”势力的种种作为,而伤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最后,大陆需要更加关注“两岸一家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要往“心灵契合”继续努力,争取台湾民心,抓住老百姓希望经济好转的痛点,理解台湾民众对改善经济民生的愿望,把握住台湾真正的脉搏,了解台湾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一扫这两年多来民进党全面执政导致的两岸僵局。

(作者:林晓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