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虎扑女神大赛结果出来了,新女神什么水平?
号外号外,新一届虎扑女神大赛结果出来了,最终李沁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古力娜扎,获得新一届虎扑女神称号。
第一场李沁只领先2%
第二场两人几乎持平,古力娜扎得票略微领先
第三场李沁获得了6%的领先
最终李沁以2:1战胜古力娜扎
放点虎扑老哥选的李沁的照片:

以及古力娜扎的照片:
来回顾一下这届女神大赛吧,海选就不看了,直接从16进8看。
进入16强的女神分别是:刘诗诗、李沁、张含韵、邓紫棋、孙艺珍、张钧甯、朱茵、李嘉欣、周也、杨超越、金智秀、古力娜扎、斯嘉丽、留言、林允儿、倪妮。
8强女神分别是:张含韵、李沁、张钧甯、朱茵、古力娜扎、杨超越、柳岩、林允儿。
4强分别是:张钧甯、李沁、林允儿、古力娜扎。
在虎扑,男性用户占了90% 以上,被称为“中国最大直男集散地”。从2016年开始,虎扑一年举办一次的“虎扑女神大赛”,已经成为虎扑用户 “JRs ”每年固定的狂欢。
不同于各种充斥粉圈刷票控评的比赛,在“虎扑女神大赛”中,直男们按照体育比赛的赛程将女星分组两两 PK,最终选出一位“虎扑女神”。
因此,“虎扑女神大赛”被称为是直男审美风向标。
此前的五届女神大赛冠军分别是:贾静雯、邱淑贞、佟丽娅、刘亦菲和高圆圆。
贾静雯

邱淑贞
佟丽娅
刘亦菲
高圆圆
60、70后梯队凭借情怀滤镜在各年龄段最高排名比拼中表现最好,不仅收获了3个冠军,还有高圆圆在前4届中霸占亚军,另外60、70后成绩在4强、8强的也不少。
入围“虎扑女神大赛” 32强人数最多的80后女星人海战术成效显著,将两个冠军收入囊中。
今年夺得冠军的李沁,则是第一个“90后虎扑女神”。
李沁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影视圈明星,估计也是最后一个,我是在中国机长的时候喜欢上李沁的,其实我以前没觉得自己能喜欢上内娱的明星,但是有时候怎么说呢,就是缘分到了,就喜欢上了。我认可中国娱乐圈的女明星整体都很漂亮,但是觉得漂亮是一回事,能喜欢上是另一回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她就一下子戳到了你的审美点,所以就这样入了坑吧。然后就是庆余年,得益于这个剧的剧本不错,虽然李沁在里面演的一般,作为一个工具人女主只占了一半戏份,看到也挺开心。
然后就开始出事了。因为我不是一个会为了一个演员去追一部剧的人,即一部剧的质量是我评价是否会去追这部剧的指标。所以从锦绣南歌到狼殿下到爱上特种兵,我一集都没看,特别是爱上特种兵,我讲实话,我当时一看这个名字,然后再看没有军队相关部门的支持 我就知道铁定要砸。我本人平时观棋和察话会是期期不落,虽然有时候专业名词听不懂,但我听着也挺乐呵,所以作为一个军事新闻关注着吧(我应该算不上军迷,我感觉军迷都是挺硬核的那种),我个人是极其讨厌这一类套一个军旅剧的壳子的偶像剧。所以那一段时间我看到她的消息都有点烦,因为我不太能接受我喜欢的演员拍这样的烂剧。
最近呢,她又接了一个某奇艺的恋爱综艺,内地视频平台拍的网综反正我是不觉得能有什么好的质量,能不挑动男女对立就算成功好吧。
现在呢,我也佛系了,演技和作品我是不指望了,只要她别违法和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别搞出什么黑料,我就安安静静地做一个颜粉吧,也挺好。
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像她这一类,以演员而非偶像出道的这一批人,碰到这几年的流量时代,而走上了与偶像类似的营销路线,算是一种时代的特殊性吗?如果没有这一种流量经济的出现,她是否会走另一条更能称之为“演员”的发展道路呢。
虎扑呢,体育粉丝应该都知道,看体育新闻挺好用的。我放弃虎扑APP的原因呢主要是我平时逛的几个区,数码区,实在是太乌烟瘴气了,要么是营销号,要么就是吵架和阴阳怪气,那种没名字的数字ID大行其道。娱乐区呢,感觉也有不少宣传号,再加上李沁最近的剧比较烂,区里经常有人在关于她的帖子下批评她,其实我知道老哥们说的对,我也没什么可反驳的,但是这种感觉吧确实是不好受。
直接的原因就是这次女神大赛了,虎扑老用户应该知道上一届李沁是亚军,所以这次我也预感到她可能会是冠军,但是我是不希望她拿冠军的,因为我认为她对于我认知中的“女神”这个词来说有点才不配位,拿这种配不上的名头我总感觉未来要遭报应的,但是没办法,虎扑用户应该知道这个比赛就是看颜值和人气。再加上当时沈逸老师正好出了一个讲流量经济的节目,其中说了现在饭圈“榜单化”的一种现象,我看完后觉得这个女神大赛何尝不是一种榜单和饭圈呢,再加上我之前说的虎扑部分讨论区的风气我很不喜欢,所以就放弃了虎扑,转而用网页版去了。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也没什么逻辑,纯当是分享自己上网的一段心路历程吧。
李沁是我第一个喜欢上的影视圈明星,估计也是最后一个,我是在中国机长的时候喜欢上李沁的,其实我以前没觉得自己能喜欢上内娱的明星,但是有时候怎么说呢,就是缘分到了,就喜欢上了。我认可中国娱乐圈的女明星整体都很漂亮,但是觉得漂亮是一回事,能喜欢上是另一回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她就一下子戳到了你的审美点,所以就这样入了坑吧。然后就是庆余年,得益于这个剧的剧本不错,虽然李沁在里面演的一般,作为一个工具人女主只占了一半戏份,看到也挺开心。
然后就开始出事了。因为我不是一个会为了一个演员去追一部剧的人,即一部剧的质量是我评价是否会去追这部剧的指标。所以从锦绣南歌到狼殿下到爱上特种兵,我一集都没看,特别是爱上特种兵,我讲实话,我当时一看这个名字,然后再看没有军队相关部门的支持 我就知道铁定要砸。我本人平时观棋和察话会是期期不落,虽然有时候专业名词听不懂,但我听着也挺乐呵,所以作为一个军事新闻关注着吧(我应该算不上军迷,我感觉军迷都是挺硬核的那种),我个人是极其讨厌这一类套一个军旅剧的壳子的偶像剧。所以那一段时间我看到她的消息都有点烦,因为我不太能接受我喜欢的演员拍这样的烂剧。
最近呢,她又接了一个某奇艺的恋爱综艺,内地视频平台拍的网综反正我是不觉得能有什么好的质量,能不挑动男女对立就算成功好吧。
现在呢,我也佛系了,演技和作品我是不指望了,只要她别违法和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别搞出什么黑料,我就安安静静地做一个颜粉吧,也挺好。
其实我有时候会想,像她这一类,以演员而非偶像出道的这一批人,碰到这几年的流量时代,而走上了与偶像类似的营销路线,算是一种时代的特殊性吗?如果没有这一种流量经济的出现,她是否会走另一条更能称之为“演员”的发展道路呢。
虎扑呢,体育粉丝应该都知道,看体育新闻挺好用的。我放弃虎扑APP的原因呢主要是我平时逛的几个区,数码区,实在是太乌烟瘴气了,要么是营销号,要么就是吵架和阴阳怪气,那种没名字的数字ID大行其道。娱乐区呢,感觉也有不少宣传号,再加上李沁最近的剧比较烂,区里经常有人在关于她的帖子下批评她,其实我知道老哥们说的对,我也没什么可反驳的,但是这种感觉吧确实是不好受。
直接的原因就是这次女神大赛了,虎扑老用户应该知道上一届李沁是亚军,所以这次我也预感到她可能会是冠军,但是我是不希望她拿冠军的,因为我认为她对于我认知中的“女神”这个词来说有点才不配位,拿这种配不上的名头我总感觉未来要遭报应的,但是没办法,虎扑用户应该知道这个比赛就是看颜值和人气。再加上当时沈逸老师正好出了一个讲流量经济的节目,其中说了现在饭圈“榜单化”的一种现象,我看完后觉得这个女神大赛何尝不是一种榜单和饭圈呢,再加上我之前说的虎扑部分讨论区的风气我很不喜欢,所以就放弃了虎扑,转而用网页版去了。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也没什么逻辑,纯当是分享自己上网的一段心路历程吧。
李沁现在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她自己的选择。 可以看出来,她的套路应该是杨幂、赵丽颖那一套,不管作品如何,先不停混眼熟,稍微有点成绩就大肆的吹捧。 说得不客气点,就是买水军买流量冲出来的名气。
李沁本身专业有优势,出道便是2010年绝对的重头剧集《红楼梦》,后面还参演了建国三部曲的《建党伟业》,还有一部主演剧集在央视播出,可以说是天胡开局。
但是,后面的一系列操作,明显看出来她想要快钱,参演了一系列的偶像剧。她的演技不能说毫无进步,只能说越演越烂。我不是说演偶像剧一定会导致演技退步,我是说,偶像剧演多了,确实会毁掉一个优秀的演员。
没错,我就是歧视偶像剧,还有综艺。 综艺这东西,它本来只该是个调剂品,让普通人稍微了解下明星在作品之外的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现状却恰恰相反。
多少优秀的演员被综艺耽误了? 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孙红雷、王宝强。
这两位多少年没出现过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孙红雷在《扫黑风暴》里的表现,我给他排倒数第二,只比孙艺兴好点,被所有其他主要演员碾压。
王宝强更甚,我不知道《唐探》系列为什么会火,我是欣赏不来的……那些个表演,冲突,完全就是综艺式的,没有一丁点是值得上大银幕的,以上是我的主观看法。非主观来看,王宝强近10年,除了一部《一出好戏》可圈可点,其他作品可以说都是“烂片”,让人记住他的作品,都不是这最近10年的。
幸好当年《奔跑大电影》上大银幕被各方叫停,这股歪风邪气被刹住,不然现在的情况更糟糕。
国内从来不缺好的演员,缺的是能抵住诱惑的演员,也从来不缺好的导演编剧,缺的是能坚持本心的导演编剧。
最近这两年出现的优秀影视剧,每一部都说明,国内优秀的影视剧从业人员很多。 他们不容易被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劣币驱逐良币”。
真正表演专业出身的,你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扫黑风暴》里面徐英子的扮演者杨雨潼,她是这部剧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演员。这可是个99年的小姑娘,希望她能抵挡住资本的诱惑,顺利成长。
哦,我没看到里面有直男例外的特权。
虎扑这种玩法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显然不会,投票给李沁和投票给古力娜扎的直男会像饭圈那样到处惹事么?显然不会,因为虎扑用户根本不会为李沁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