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收入倍增”的艰苦之路
国民收入倍增最知名的案例是1961年始于日本池田勇人内阁提出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
该计划预计自1961年起,日本年经济成长达到11%,用10年的时间让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26兆日圆。计划实施后,日本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经济成长,如果按照名义货币计算,日本仅用了六年时间就实现了倍增计划。
但是期间,日本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物价也出现了相应的上涨势头,十年后东京消费物价上涨了76%,国民所得倍增效果大打折扣。即使如此,日本经济乘着“一亿总中流”的东风,上世纪70-80年代的20年时间里,九成左右的国民都自认为是中产阶级,上演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狂飙”,当然也付出了惨痛的教训。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庆仅过去不到2个月,中央就在教育、医疗、房地产、互联网寡头垄断等重点领域重拳出击,特别是“三次分配”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路径。从效率转向公平,从发展转向平衡,如何在未来30年时间里让广大中国老百姓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刻的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或者更简单的来说“如何持续地实现收入倍增”,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生活的核心课题。
实际上,中国在过去60年时间里,同样为世界展示了关于“收入倍增”的生动案例,特别是倍增周期之长,力度之强,在过去60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辉煌。
我们考察主要国家的人均GDP(不变价)实现倍增所需的年数,因为人均收入指标难于定量化考察,且缺乏长周期的历史数据,因此本文使用人均GDP(不变价)的倍增来表征收入的倍增,这也是日本国民收入倍增的衡量依据。
需要声明的是这里的人均GDP是指按照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的美元数据(数据来源是世界银行数据库),已经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对于各国而言是具有历史纵向可比性的。
以下链接是本文图片所对应的动态图表,点击后可以看到更为详尽的历史数据。
https://public.flourish.studio/visualisation/7075619/
首先我们先来观察中国的收入倍增曲线,横轴是各年份,纵轴是以当年人均GDP为基准,实现翻倍所需要的年数(含起始年份)。
中国1960年的人均GDP经过23年的发展在1982年实现了翻倍,故曲线的起点是(1960年,23年)。
自1976起至2007年的32年时间里,中国人均GDP翻倍所需要的年份数就均不超过10年,最快的时期(2001-2004年的四年时间起)仅用8年的时间就完成倍增目标。
2007年开始,中国经济长周期增速开始回落,该年份的倍增用时增长为11年。
最近一次收入倍增是2009年的人均GDP在2019年实现了翻倍。2010年的人均GDP倍增目标预计在2021年实现,翻倍年数进一步增长为12年。
如果按照18大的规划来看,2020年实现2010年人均收入和GDP总量翻番的目标,其中GDP总量的翻番落后了一年,当然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毕竟有2020年新冠疫情的巨大影响。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是不是很多人觉得中国收入倍增的速度有点慢?实际上如果横向一对比,就会发现中国的倍增速度可以用“神速力”来形容,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未能实现收入倍增了。
我们来看东南亚五国的收入倍增曲线。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东南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在收入倍增这件事上,与中国差距真的很大。
中国自1970年开始,倍增的速度就远超过东盟五国,人均GDP与中国最为接近的马来西亚上次倍增的起点(1994年)已经是26年前了。
更为难得的是,1976年以来的中国倍增曲线极为平稳,波动非常小,与东盟五国的剧烈波动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再看一下其它主要人口大国的倍增曲线(巴西、墨西哥、孟加拉、印度和土耳其)
相较于东盟五国,巴西和墨西哥的倍增之路更为坎坷,墨西哥用时49年才在2016年实现了倍增,巴西用时38年在2009年实现倍增。
即使近年来大吹特吹的印度和孟加拉,也用了十四五年的时间实现倍增,其经济腾飞应该展示高增长的时期都是15年的倍增用时,那一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倍增用时可能会突破20年。
更为重要的是,中印两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但是印度的倍增曲线沿着时间轴左移,都很难与中国曲线重合,说明两国经济发展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已经很难用不同发展时期的差异来解释。
如果再比较主要发达经济体,那收入倍增基本上无望。下图是美日德英意韩六国的倍增曲线。
意大利最近一次实现收入倍增,已经是20年前了。贵为七大工业国的意大利已沦落到人均GDP与韩国相当的水平,国家债台高筑,经济出现明显的负增长态势。
即使是美国,其实现倍增的周期也已经延长为42年,也就是说中国改开40年的时间里,美国才刚刚完成人均GDP的翻倍,虽然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起点差异极大,但如此悬殊年份差,也暗示了美国经济发展后继无力。
按照这个态势,美国在21世纪的倍增用时可能会延长到50年甚至是60年,而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15-20年的倍增周期(折算为年化增长4-5%),两国人均收入的差距会更加快速的缩窄(还有汇率和产业升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