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与庞迪沃,终于胜利地留京得宠
《利玛窦中国札记》明确地记录了这一点:他是依靠一路的行贿送礼,在众多高级官员们的庇护下,潜入内地、闯入京城、进入朝廷高级官员的交际圈的。
位于澳门的耶稣会“总院”,为利玛窦等人的活动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内地的耶稣会士,不断地往返于澳门,向利玛窦等人运送钱财:
利玛窦神父被任命为中国传教团的第一任长上。随着对中国人秉性经验的增多,他尽一切努力将天主的圣律引人京廷……为了整个旅途体面,需要大量的开销和礼物来获得或维持与官员们的友谊。为此,郭居静神父乘船返回澳门,受托与那个总院的神父们商办此事……总院的新院长阳玛诺神父对新开辟的中国传教团充满了爱戴。他不仅阔绰出手帮助维持着3个会院,还大力促进北京宫廷的伟业,为此提供了其他珍奇物品,丰富了给皇帝的礼物。[6]
利玛窦等人依托足够的财力,成功地“获得或维持与官员们的友谊”。
他们二人(笔者注:指利玛窦与庞迪我)终于胜利地留在了京都,赢得了(目前得宠,大权在握)阁老的全力支持,建立了密切关系。对神父们而言,这位阁老如同一擎天支柱,坚定地支持他们面对一切(既不小,也不轻的)困难。他们在京廷获得了居所,并在内起建了教堂。北京的大人物个个毕恭毕敬彬彬有礼地登门造访。[7]
这里提到的“阁老”,就是万历首辅即第一宰相、并且多年担任独辅即唯一的宰相的叶向高。他为耶稣会士在明朝的公开活动并蔓延到全国各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耶稣会士也没有亏待叶向高,他们给叶向高送去了大批的昂贵礼品。例如,利玛窦死后,在叶向高的授意下,经过一批高官的运作,不仅解决了利玛窦的葬地,而且由朝廷提供安葬经费。钱和地,都是小事,重要的是政治意义,这标志着利玛窦赢得了盖棺定论,耶稣会获得了官方的公开认可。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