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为什么我没有汉民族认同感?
因为汉族是一个怀旧而非面向未来的概念。
共和国对中国的意义不亚于秦汉两朝。秦汉两朝留下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政治遗产,包括:
1. 以大一统中央集权(皇权)为核心以郡县为手段的政治体制
2. 以儒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
3. 汉人这一族群观念。
共和国是中国在三千年未有之工业化变局冲击下涅槃重生的产物,正如秦汉,它将塑造:
1.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民主集中制为手段的政治体制(已经比较巩固正在完善中)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还在构建中,不排除未来改名)
3. 中华民族这一融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族群观念(尚未成功)
在共和国时期怀念汉人这一概念,就犹如在秦汉之时因为现实中施政者的种种问题(比如秦政过苛)而怀念周人这一有着光荣历史的概念。周之华夏两千年来一直被儒家高度评价怀念(文武周公),但历代现实中只有汉家汉人而无周人。同样的,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会是共和国或后共和国人的挚爱,但汉人汉族和其他55个民族的概念将渐渐从现实中消失,短期内的皇汉或少民民族主义回潮不会改变这一大势。
构建真正入脑入心的中华民族观念是重要的,但眼下不紧急。主要是汉族人口仍有九成,党依然可以用这秦汉以来的遗产稳住全国族群大局(只在局部上如新疆出问题)。只是苦了困惑了很多民间忧国忧民之士。中短期内民族政策上应该不会有大动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存在决定了这一点。建国至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类似于汉初几十年的分封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但其固化民族观念的特征决定了他同共和国的抱负有内在冲突。
眼下既重要又紧急的是:产业升级,军事力量升级,避免利益集团势力过大,先富带后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以及保持中央的稳定与权威。
这些事做好了,25-40年内伟大复兴可成。标志为经济总量达到美国4倍(人均GDP相当)。届时,心灵受创的文革一代河殇一代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党相继建立了救中国,富中国,强中国,率领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做重要贡献(科技突破和一带一路带动发展中国家)四个层次上的功勋而威望空前;资本经过长期与党和人民的博弈最终接受了社会主义会与资本长期共存但中国不可能让资本控制政治的现实;大多数人民成长于小康后的中国;各族人民不仅共同战斗过而且共同崛起过共同恋爱过共同在信息时代娱乐八卦过;社会各界将真正具有空前的制度道路和文化自信。
这时就可以逐步取消民族区域自治(第一步可能是党员和军队取消民族划分),然后消解56个民族,民族文化成为宝贵的传统文化或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并在市场经济和网络环境中吐故纳新。再来一代人,中华民族就成型了。
届时若知乎忧国诸君未仙逝,或可含笑看玄孙儿“只知有中华,无论汉维蒙”。
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