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心得—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
本文是党史学习后特别是学习了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的众多讲课和著作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一下。
一、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
说起民族觉醒就不得不提中国的近代史。从近代以来,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方都没有多少兵力,对方的坚船利炮很容易就轰开了我们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军18000人,法军7200人,区区25000人长驱直入一个泱泱大国首都,杀人放火。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算一项纪录。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八个国家,拼凑起来的总兵力不足2万,而清军在京津一带的兵力不下几十万人,义和团的拳民五六十万人,仍然无法阻挡北京的陷落,最后《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又是世界战争史上又一项纪录。
八国联军怎么打仗的?八国联军登陆后就地雇佣中国人运送军需物资。北京城高池厚,联军久攻不下,这时当地的百姓向联军提供消息说广渠门下水道并未设防,于是联军鱼贯而入,当时河岸上的百姓麻木地观望着一个个洋人从沟底冒出。
还有就是八国联军攻打皇宫时的时候,法国军队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走捷径翻墙进入皇宫,而一旁的百姓则为其扶梯子。在百姓的意识里天下是皇帝的,洋人是来和皇帝打仗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而皇帝呢?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后,据清史《清宫补闻》记载:上退朝后(上是指道光皇帝),负手于便殿阶上,徘徊往复,一夜不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忽顿足长叹。割地赔款让道光非常难受,一夜没有睡,最后小太监听到他长叹一句:我如何对的起列祖列宗!
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百姓觉得打仗是皇帝的事,皇帝觉得他只需对列祖列宗负责,国家和百姓都要排在后面。
再看九一八事变,当时关东军在整个东北地区才有一万八九千人,而东北军有19万人。这一万八九千人怎么战胜19万东北军?当时连关东军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然后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关东军的动员会上说,不要看中国像个现代的国家,实际上中国只是分散的部落。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密的国家联系,可以给北洋军阀交税,可以给蒋介石交税,给张作霖交税,给张学良交税,或者给日本人交税,都是一样的。民众与政府的联系仅仅是赋税的关系,而赋税交给谁都是一样的。
九一八事变的另一个元凶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之前经常穿着破烂扮作苦力,在中国搞化装侦察,几次被当地警察扒光搜身,抄走最后一个铜板。石原从切身体验中得出结论:中国官府对民众苛刻,一旦有事,民众不会站到官府一边共同担当。所以石原说我不用拔剑,就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
这就是那时的中国,就是孙中山说的那样,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二、抗战中的民族耻辱
从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我们常说的“八年抗战”。从1931年9月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则是更加真实的14年抗战。
现在很多人没有注意中日爆发战争不是在中日边境,而是在北京的咽喉卢沟桥。很多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中国全面抗战已经进行了4年零5个月,但是作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国民党政府在1941年12月9日日本投降前3年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为什么?那是因为美国参战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于是国民政府才在12月9日对日正式宣战。
美国一被偷袭,第二天就宣战,并且誓言一定要把偷袭者打到无条件投降方才罢手。而我们呢?我们不是被“偷袭”而是侵略者早已在努力灭亡中国、在南京屠城、大半个中国被侵占,我们的合法政府竟然还未向对方“正式宣战”。
抗战还有一个最大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中央宣传部长周佛海以下20多位中央委员、58位旅长、参谋长以上将官投敌,一些部队成建制哗变。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人,超过侵华日军总数,使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的国家。
有一个抗日战争的统计,就八路军方面的统计,八路军活捉的日本鬼子有1000人左右,而活捉汉奸44万人!因为当时抓一个活的鬼子是很难的。电影中“报告连长,来了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长期让我们苦笑。
汪精卫是什么样的人,1910年3月,在北京谋杀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身监禁。其在狱中写诗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武昌起义后,清廷被迫释放政治犯,汪也获释。1925年3月孙中山病危,汪精卫代为起草遗嘱。就这样这个元老级革命人物,他怎么谈抗日的呢。他问冯玉祥:大家都说抗战到底,‘底’在何处?冯玉祥回答:日本投降。汪精卫后来嘲弄说:这简直是一个丘八(兵痞的意思)的狂妄与无知。
周佛海、胡适等人还组成所谓"低调俱乐部",主张和平救国。"低调俱乐部"是胡适起的"雅号",以区别于那些唱抗战高调的人。像汪精卫还有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们说,就是死了许多文天祥也何补于事呢,我不希望中国再出文天祥。但不做文天祥就可以做侵略者的帮凶和汉奸吗?
不反抗、投降就没事吗?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说共产党搞的全民抗战,弄的日本人分不清军人和平民所以只能实行“三光”政策,导致无辜平民受害,可是实际情况呢?1895年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日本在台湾殖民期间光有记录的大型屠杀就有20多次,大量的妇女被强征慰安妇,日本还通过所谓的“皇民化”运动,强征青壮年入伍,或前往日本做劳工。
还有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被屠杀的30万人中,光屠杀放下武器投降的国军就在10万人以上,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当时向南京进攻的全部日军才5万多人,还有旅顺大屠杀等等占领区的屠杀。整个抗战期间被强掳去日本的中国劳工,和强征的慰安妇更是不计其数,不是投降了吗?不是屈服了吗?为什么还要杀呢?不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吗?怎么中国人就要做奴隶呢?
因为历史反复证明,当面对侵略者,不作为一个人去反抗,那就只能当奴隶被压迫,或者就像猪羊那样任侵略者宰割。期待侵略者心慈手软,甚至妄想通过侵略者殖民帮助自己,那才真是狂妄和无知。
反观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的高级领导者无人向日本人投降,八路军新四军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投降日本人去充当伪军。双方比较起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这些人的骨头是最硬的。
三、忘了初心,最终被历史淘汰
1906年,蒋介石在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有日本军医教官讲卫生学,取一土块置于案上,说:“这一块土,约一立方寸,计可容四万万微生虫。”停片刻该医官又说:“这一立方寸之土,好比中国一国,中国有四万万人,好比微生虫寄生在这土里一样。”话音未落,课堂内一学生怒不可遏,冲到台前将土击飞,大声反问道:“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也像五千万微生虫寄生在1/8立方寸土中?”军医教官毫无防备,稍许缓过劲来,发现是学生中唯一不留辫子的蒋介石,便指其光头大声喝问:“你是否革命党?”此事在陆军速成学堂掀起轩然大波。
1908年,蒋介石第一次读到邹容的《革命军》,邹容已在5年前被清廷处死;蒋介石第一次看完《革命军》和毛泽东第一次看完一样,都是夜不能寐。
可以说蒋介石、汪精卫等近代很多风云人物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者说没有权势的时候,都是一心想要救国救民,都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不怕死的革命者。
是什么让他们在抗日战场上妥协、投降?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叫忘了初心。在抗日上,蒋介石的名言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更深的意思就是宁愿中国亡国,我们国民党当亡国奴,也不能让你们共产党执政。
1937年l0月至1938年1月,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奉德国政府希特勒之命,与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斡旋于中日政府之间,他们站在德国的利益上为谋求中日“停战”与“和平”诱导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或投降,蒋介石为了平衡各方力量也一直通过他们和日本人谈判。
蒋介石告诉德国人说,假如他同意日本的那些要求,中国政府是会被舆论的浪潮冲倒的,中国会发生革命。中国政府倾倒了,那么唯一的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将会在中国占优势。但是这就是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蒋介石告诉德国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这一句,可以说是默认了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西安事变前,张学良认为蒋的姑息政策已经摧毁了他领导国家的道德权威,为此多次向蒋介石进言,要求抗日。蒋介石多次以严厉、说教的口吻警告说,任何人在收拾完中共之前主张抗日,就是“国贼”。并且他还说他不怕学生,他说“让他们来,我可以用机关枪杀了他们”。
翻遍近代史都不知道,在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之前,共产党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国民党的事。国共合作期间,可以说共产党是任劳任怨。在蒋介石夺取权利的重要事件—北伐革命期间,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人也都是尽心尽力。
蒋介石在害怕什么?我觉得他在害怕丢了来之不易的权势。汪精卫多次以反共之名想打到蒋介石,他好当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就只能更反共,并且其实他并不在意到处打游击的那么几个红军,他打的算盘是以消灭红军为由去各个地方收编各省的军阀,以此巩固权利。
说起来蒋介石又是全心为了他国民党的利益吗?美国作家默尔·米勒有一次采访美国杜鲁门总统,杜鲁门就气得大骂地说:“他们(国民党)都是贼,个个都是贼……他们从我们给蒋介石送去的38亿美元中偷去7.5亿美元。他们偷了这笔钱,而且将这笔钱投资在巴西的圣保罗,以及就在这里,纽约的房地产”。甚至杜鲁门77岁高龄接受采访时,提起蒋介石,仍然是怒火中烧,说到:“我从来没有改变我对蒋他们那帮人的看法。他们个个都该进监狱!如果我活着看到他们锒铛入狱的那一天,我将很高兴。
这就是蒋介石,当了国民党总裁后,他首先考虑的是四大家族的利益,然后是国民党的利益,最后在不伤害他家族和党团利益的情况下才是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我们再看看共产党人在做什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极端艰苦条件下,连续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国民党一致压迫与屠杀中国革命民众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决议,在全国率先提出武装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坚决抗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如果说当时的共产党弱小到没有资格对日宣战,那再看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来对比一下历史上这两个形势,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这话的时候,红军刚刚经历长征,总兵力不到三万,仅有的经费就是共产国际定期给的20万美元。
而抗美援朝期间呢?国民党败退台湾总兵力在60万以上,他还带走了国库全部的黄金和大量文物,当时的新中国还有大片土地没有解放,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想反攻大陆。要比“攘外必先安内”是不是新中国更应该先安内呢?
当时联合国军也仅仅是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中朝边境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说不行,坚决发动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多少人梦寐以求过一个安稳太平的日子,毛泽东也是国家主席了,他们也都有了权势和地位,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决的捍卫国家利益和尊严。
1982年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开展会谈,他说:“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如果不收回,人民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发动中美贸易战,当时我记得全球各大媒体集体欢呼,都等看中国投降倒下。但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想打,不怕打”的原则,在特朗普一次比一次更严厉警告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我们也是决不投降,现在回过头看贸易战又有什么可怕的?现在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经济体。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如果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那么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对比之下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妥协退让,汪精卫的投降卖国,他们配领导我们国家和人民吗?他们忘了初心,最终被历史淘汰。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觉醒
我们过去用《地道战》《地雷战》这些电影把敌后抗战描写得无所不能,特别是一些抗日神剧宣扬英雄主义有过分夸张之处。但今天完成历史回归的过程中,又有人把原来被淡化的正面战场想象得奋勇无比,这也不是实情。
纵观正面战场,国军几乎没有组织过任何正面进攻。在抗战后期日军通过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仍然在不断进攻;郑州失守、许昌失守、洛阳失守、长沙失守、衡阳失守、桂林失守、柳州失守……仍然是中国人听到的一个又一个噩耗。
特别是湘西会战竟然发生在1945年4月底,此时距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只有3个多月时间,当时国民党在美国的帮助下已经具有兵力优势、兵器优势,甚至还拥有了空中优势,但鬼子们还在战场上以劣势兵力、劣势兵器(湘西作战非常明显)向中国军队连续发动进攻,那时在欧洲战场希特勒已经自杀、德国人已经投降,我们才仅仅把进攻的日军击退,然后又是继续防御。
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还担心中国战场会崩溃,于是以协调外蒙古独立来要苏联的斯大林出兵中国东北,这就是我们的正面战场,鲜有进攻和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长期以来不断有人诋毁中共“游而不击”。特别是十八大之前,这种观点在我们网络上流传甚广,混淆视听。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中国的第一个胜仗。当时日军锋芒正盛,华北的国军节节败退,恐日情绪到处蔓延。在国际上美、英袖手旁观,日本步步紧逼,中国处于空前孤立的状态。
此时,八路军以原始简陋的装备,在长期连饭都吃不饱的状态下,能够打赢平型关战役,对鼓舞国人士气,击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如果说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等还不能说明问题,那我们可以看看,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纂一部《华北治安战》。该书收录了大量日方原始资料,包括大本营和陆军省的机密文件、日志和颁发的命令,以及当时日本的主要决策者、高级指挥官的回忆和笔记。
1937年12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说:“华北治安战的致命祸患就是共军。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第一军参谋朝枝繁春也回忆:“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1941年,在冀中一带作战的第一一O师团骑兵大队长加岛武回忆:部队最初进驻无极县时,共方工作队、游击队四处潜伏,居民毫不合作,气氛令人可怕……他因此不禁哀叹:“日军总像是在和鼹鼠作战一样,旷费时日,真想举手服输。”
日军山口真一少尉与国共两党的军队都打过仗,对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他的比较与总结是:“对神出鬼没的共军每天都要进行神经紧张、令人恐怖的战争,打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反倒痛快。其后我参加过老河口作战,我回忆在中国四年之中,再也没有比驻防在(冀南)十二里庄当队长时更苦恼的。”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1943年度的综合战报中详细公布:“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军交战意识的昂扬……因此,只有对于为华北致命伤的中共军的绝灭作战,才是华北皇军今后的重要使命。”
这就是敌人对中共抗日武装的认识,为什么共产党人就敢于进攻,就能够进攻?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说得非常有力,被广泛引用。他还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这些分析触到了中国至弱的根源。
近代以来,不少仁人志士由于未能认识到普通民众中蕴藏的伟力,不把组织民众、动员民众、唤醒民众作为变革和革命重点。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自强”,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维新”,再到孙中山组织的一次又一次会党起义,基本都是力图依托少数精英完成对社会改造,民众只是改造的对象而不是变革和革命的动力,最终导致变革与革命一再失败。
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各自分工合作,为抗日救亡努力。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刚刚懂事的儿童,都积极投身到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体系中来。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景象。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天事情很突然,日本鬼子把村子包围了。区委干部和区小队来不及撤退,都混在群众里面。当时全村近5000人中,有1000多个孩子。日本人选中了突破口,用他们惯用的伎俩,拿出糖,分给每一个孩子,说:“吃吧,随便指指哪一个不是这村子的人。”
100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人接糖。日本人把攥紧的手掰开,将糖硬塞进去,孩子的手像推火炭一样把糖推出来,又紧紧攥上。由于日本人本来就不确定有没有八路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人们问已经是老人的这些孩子:“当时你们咋那么大胆?真的一点也不怕?”老人说:“谁也不是铜浇铁打的,咋不怕?可那糖不能接,一接,就成汉奸了。”
在国民党统治区争先恐后投降的形势下,共产党领导的地区有了“一接就成汉奸”的概念,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的组织和深入的动员,使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贫苦大众第一次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抗战,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拥有的力量。
而中国共产党仅仅是改造了贫苦大众吗?仅仅是代表了贫苦大众吗?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青年开始觉醒,全国各地都有青年学生上街游行要求政府一致抗日,蒋介石对这些青年很不屑,多次要求青年要不回去学习,要不从军抗日。为此国民政府创办了几所抗战学校,报名的给路费给生活费。
而延安呢,别说是给补助,就是能吃饱饭都很艰难,并且,国民党在通向延安路上封锁、扣留、迫害知识青年。比如,1939年,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周围驻屯大军二十余万,发动民夫修筑三道封锁线,远道北来的青年学生及相关往来人员,或被扣留暗杀,或被监禁于劳动营。可见,通往延安的路上险阻重重。
就是这样的延安,我们现任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讲过,他的父母当时都是江浙地区大财团,大富商家的子女,他们在抗战期间自费前往延安找寻抗日救国的希望。
1937年,一本配有大量现场照片的书籍——《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英国出版,销量立即达到创纪录的数十万本,产生了震动性的新闻效果。
1928年这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美国记者的身份来华后,采访了满身香水味的国民党要人孙科。孙科用流利的英语对他吹嘘,国家已统一并进入正轨。可1929年斯诺到绥远采访,却看到了夺去几百万人生命的大饥荒,目睹了成群的老鼠在战场啃咬无人看管的伤兵。他震惊地看到,两个乞丐为了争剩饭,一个竟把另一个活活掐死,旁边穿绸缎的阔汉还得意地狂笑。就此他懂得了中国为什么出现革命,并开始理解政府辱骂的“赤匪”。
后来通过各方努力,他偷偷前往延安采访。当踏上红都延安的土地,斯诺感受到了蓬勃朝气。所到之处,目睹了红军和苏区民众生活俭朴,却人人待遇平等,没有乞丐,感到他们是当时中国最自由和最充满活力的人。4个月后,他离开陕北已感恋恋不舍,觉得自己已成为“赤匪”的一员。
斯诺从陕北回到北平的寓所后,以满腔热情写下了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他兴奋地写道:
“我所见到的,我所听到的,都在告诉我,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队伍。他们的存在,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他毫不隐讳地预言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中国的未来。
1938年11月,诗人何其芳在延安记录下了知识分子如潮水般涌来的“特殊的文化移动现象”。“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据统计就1937-1938年,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青年学生、学者、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归国华侨等共有6万多人(其中到延安的4万多人),超过1937年初中共党员4万多人的总数。
就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全民抗战完成了从代表贫苦的无产阶级,到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转变。通过全民抗战,领导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觉醒。
四、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
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将军,身边的部队最多时也不超过800人,但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却堪称游击战的精锐,日军在自己的文献中,称他们的战斗力能够达到“一骑破千”。
据日方记载,从1939年到1940年对杨靖宇进行的追击作战,最终消耗了日本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
所以日本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杨靖宇,杨靖宇是怎么牺牲的呢?被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叛徒出卖,最终置杨靖宇于被包围的绝境。还有一个算不上叛徒的村民赵廷喜,上山砍柴发现了杨靖宇。杨靖宇好几天没吃饭,棉鞋也跑丢一只,对赵廷喜说,下山帮我买几个馒头,再买双棉鞋,给你们钱,不要告诉日本人。
赵廷喜见杨靖宇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赵廷喜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对于杨靖宇,满洲国何止是不杀,日本人早就准备了高官等他投降后利用他摆平东北抗联。最后,只剩自己一个的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对赵廷喜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赵廷喜张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发:杨靖宇在山上,后来杨靖宇在激战中先后中弹五颗壮烈殉国。
汪精卫他们看不起这样抵抗的人,日本人呢?据日方报道,杨靖宇倒下后,日军纷纷前来,确认究竟战死的是不是杨靖宇。当他们确认是杨靖宇的时候,日方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是杨啊,于是所有的讨伐队员都发出了男儿之泣。”所谓“男儿之泣”,就是他们感到这是真正的一个男子汉,一个大丈夫,所以这些日本的讨伐队员也为中国的将军而哭泣。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对于杨靖宇如何能在大雪封山完全断粮五天五夜还能生存十分好奇,于是命令用军刀切下了杨靖宇的胃送去化验,胃里尽是枯草和棉絮,无一粒粮食。他流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此后,岸谷隆一郎由杨靖宇之死开始对中国人民的抗日心理进行研究,而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他内心受到的折磨也越来越深。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岸谷隆一郎在毒死自己的妻子儿女后,剖腹自杀,留下一封遗书,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此事在日本国内的引发巨大震动。
反观国民党汪精卫、胡适等民国所谓的精英,甚至我们现在有些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抹黑中华民族各阶段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清朝的义和团被他们称为义和团匪,怪他们杀洋人,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说南京大屠杀是因为我们一开始抵抗的太激烈,所以日本人要报复等等令人震惊的言论。这些人不敢做文天祥却还在极尽抹黑所有文天祥,不责骂侵略者却责骂自己抵抗的同胞,这是多么悲哀,这不都是鲁迅痛批的阿Q精神?
这些精英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认为是所谓的世界公民,中国亡了无所谓,他可以去别的国家照样活的好好的,可是没有国真的就能在别的土地活的好吗?
犹太人在被从耶路撒冷赶走后两千年,他们没有国家,没有自己的政府,在世界各地寄人篱下。到了二十世纪上半期,大部分犹太人算是在世界各地都跻身上流社会,掌握巨大财富,却仍逃不过灭顶之灾。整个欧洲在希特勒的鼓动下向犹太人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所有犹太人,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都被暴力赶进地集中营,成批成批地屠杀,焚尸的浓烟导致下的雨都是黑色的。三十年代初期全世界的犹太人有九百万人,十五年后只剩下逃到美国、英国等地的三百万人。
历经苦难的犹太人团结了起来,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惜一切代价在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以色列一成立,周边阿拉伯国家就发动了数次为消灭以色列的中东战争,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投降,并且犹太人最终不光守住了那点弹丸之地,还在不断蚕食巴勒斯坦的土地。
今天出耶路撒冷东南,沿死海海岸驱车数十公里,就能远远看到那座拔地而起、被两千年岁月风化的马萨达城堡。普通游客可以坐缆车上去,以色列学生则被要求沿古栈道一步步往上爬。以色列军队新兵入伍的第一课也是行军赶到这里凭吊,然后庄重默念出他们那段著名誓言:马萨达再也不会陷落。
以色列最著名的景点“哭墙”,每天都有很多年轻的犹太人,他们虔诚地站在“哭墙”前,把头抵在被两千年岁月风霜磨砺得粗糙不平的墙面上,默默地祈祷,哭诉流亡之苦。没有国的民族都要拼死建国,我们有国的民族还不应该好好热爱吗?
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觉醒,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盘散沙的状态,从以前的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到现在的抗疫、抗洪等等,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终于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还有抗美援朝战争后,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一百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毛泽东一句话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毛泽东讲的话有些道理。
这就是新中国的自尊。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把中国人的爱好和平看作是软弱可欺,任怎么声明也无法扭转这一印象,朝鲜战争之后不用了,已经没有人怀疑新中国捍卫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决心了。民族自尊这时候才像一面旗帜那样高高飘扬起来,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精神长城。
就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共产党人说到了,也做到了。
2005年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讲话中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将国民党置于共产党之前,将正面战场置于敌后战场之前,应该说是巨大历史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名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也讲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国军将领,讲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时也讲国军的“八百壮士”。
今天我们讲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并不是要否定国民党,也不是要否定那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各界各派抗战人士的贡献,讲日本鬼子的凶残也不是要让大家去仇恨日本,只是让大家明白历史在反复说明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就算那时没有日本,也可能有“黄本”“红本”等别的国家来侵略。如果我们的民族不团结,不自尊自爱,那我们的民族仍旧会走向苦难和衰败。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评价抗日战争。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最后回顾一下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除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背面还有毛泽东亲自起草,周恩来多次练习亲自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