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复制
终于有一件事情把奥运和贫困连续在一起了。前一阵子人们抱怨大家只关注奥运会,没人关注那些因灾返贫的人们了。
今年奥运会中国队第33金,让人惊喜又感动。很多人说,看完采访内心想哭。
这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叫全红婵。进国家队不到7个月,参加的正式比赛不到10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破纪录了。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的那一刻,就是我们骄傲的瞬间 #为中国点赞 #奥运会
8月5日下午,在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466.2分领先第二名40.8分的巨大优势夺冠。她仿佛掌握了“水花消失术”,五次三跳满分。有网友说:“要不是满分只有10分,妹妹还能拿更高的分。”
而全红婵苦练跳水拿金牌争冠的背后理由,却让人心疼。面对媒体采访,她说:
“我想赢得冠军,赚很多钱给妈妈治病。”
为这一句话,沸点与泪点交汇,网友们瞬间破防。
为国争光,为母亲治病。这位2007年出生的“05后”小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人?
当地政府闻讯马上派人维修她家的房子,医院也表示,一定照顾好她妈妈和爷爷。
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不能复制,有多少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练成奥运会冠军,所以,他们的贫困依然存在着。
比如洪水来袭时,卫河沿岸大平原上的很多村庄被淹,没在一两米深的水中。现在洪水慢慢褪去,但一些低洼地带的积水还有两三米深,不少灾民要趟着齐膝深的脏水回家。
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曾在安置点的灾民陆续返乡,浚县58.8万人受灾,粗略估计,受灾村庄超过200个。这次洪灾中河南有多个市县是重灾区,但默不作声的浚县实是重中之重。
而今,返乡灾民的饮水卫生、生活物资都需要支援,还需要解决水电气网的应急设备。
可这些需求谁来回应呢?
随着各地新冠疫情二次来袭,一些社会力量回援本地,外地志愿者纷纷撤离,洪灾两周过后,媒体的关注度也在下降,志愿者群中的互动信息不断减少,朋友圈中的相关点赞数越来越低。
我们的生活回归正常。浚县,虽仍水深火热,但却渐渐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奥运会今天就结束了,我们的媒体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灾区,放到那些因灾返贫或因病返贫的人们身上。巩固我们的脱贫成果,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