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这一刀,捅进了国产青春片TOP1

​作者|  钱老板

来源|  影探

  60年前,台北市牯岭街七巷底发生了一起不良少年情杀案。

  30年前,与凶手当年同届不同班的一位叫杨德昌的同学,把这件事拍成了电影。

  4个小时,对于电影来说或许稍长了些。

  但对于电影所想展示的内容而言,已经算是短成了奇迹。

  由一起情杀案起,却最终汇成了一部包含了爱情,亲情,历史,理想的史诗片。

  时值此片30周年,不妨来一起重温一下这部经典——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7.27.中国台湾

500

  >>>>夏日往事

  故事核心情节正如新闻报道所说:

  一男(小四)一女(小明)相爱,最终他捅死了她,在一个叫牯岭街的地方。

  这部电影与其说拍的是关于个人的悲剧,倒不如说更是在拍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一点,从电影一开始便早已揭晓。

500

  影片第一场戏,是在学校。

  小四父亲坐在办公室里,跟某人理论。

  但那人只一条腿伸在画里,只见其声,不见其人。

  小四父亲是个直性子,说话不会拐弯。

  再看对面,全是化骨绵掌般地打官腔。

  小四父亲争她不过,却也不知该从何处与她争起。

500

  下一个镜头,镜头反打——

  小四坐在走廊长凳上,垂头丧气。

  上一镜头的画面,是出自小四眼中的主观视角。

  两个镜头,已经暗示了某股无形的力量对于父辈的压迫,以及受此牵连的"小四们"。

500

  紧接着第二场。

  父亲与小四骑着自行车从一条林荫道缓缓过来。

  看似一派祥和温暖的景象。

  然而稍加注意,便能看到这长道尽头有几辆军车驶过。

  头顶也传来一阵战机呼啸而过的轰隆声。

  上一场的无形力量,在这一场暗暗揭晓——

  为什么有军车和战机?

  因为台湾处于戒严时期(具体后面会说)

  而此时期的重点,体制和威权,是无形的。

500

  此外,这头两场基本上也统领了全片的核心拍法。

  极少特写,因为要的是人物,更是环境。

  极少剪辑,因为要的是一种冷眼观之的客观态度。

  时代才是主角。

  而小四与父亲,只不过是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芸芸众生其中二人罢了。

  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

  A brighter summer day.

500

  >>>>时代

  所谓时代,并非凭空出世,而是迭代而来。

  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已经被导演嵌在了影片的诸多细枝末节里。

500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落败,被迫割让台湾于日本。

  台湾从此开始长达50年之久的日治时期。

  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陈仪负责接管和治理台湾。

  然而他却将台湾治理得一塌糊涂,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发展停滞。

  百姓怨声载道,民情激愤。

  结果发生了二二八事件(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讲的便是这个时期的故事)。

  如此种种,让很多人甚至开始怀念起日治时期的生活来。

  这也是影片中为什么有人在唱日本歌的缘故。

  正因为并非本省人,所以小四一家并不能理解这种感受。

500

  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

  数百万军政人员和老百姓也随之来到了台湾。

  这些人的处境很复杂,因为他们面临的是三种文化的影响:

  一种是扎在骨子里的中国文化;

  一种是遗留下来的日本文化;

  一种是因为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而新进来的美国文化。

  所以你能看到,汪狗请客时女人们仍旧身穿旗袍、小四一家被安排住进日据时期日本人修建的房屋、黑帮火拼用的武士刀、大姐学美国人早上洗澡、爱摇滚乐的小猫王......

  这些在其它地方八竿子打不着的不同现象,神奇地在台湾出现在了一起。

500

  正如电影开头字幕卡所说,

  大部分人随国民党政府来到台湾,不过是为求安定。

500

  然而事与愿违。

  同年5月19日,为了巩固威权统治,清除异己,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台湾省戒严令》。

  台湾就此走入长达38年56天的戒严时期。

  几十种管制法被陆续颁布,用来限制宪法赋予人们的自由权利。

  更可怕的是,值此期间,常常传出有人无故失踪或是冤狱的消息。

  对于政见不同者,国民党政府采用的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

  这便是臭名昭著的"白色恐怖",其持续时间甚至比戒严期还要久。

  1960年,影片故事发生的主要年份。

  单这一年,就有12万6875人被列为"行踪不明"人口而予以撤籍。

  有多少是真正失踪?有多少是被迫失踪?

  不敢想。

  "小四"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们,便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人心惶惶的时代。

500

  >>>>父母们

  本片的主角主要是随国民党来到台湾的外省人。

  时代的压力,首先是压在这一辈的人身上。

  不过,影片所描绘的并非是他们初来时的状态,而是大约在十年后。

  十年过去,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口号已经成了笑话,

  人们对街道上时不时开过的坦克,走过的军队等也已经习以为常。

500

  影片中的这些人各有各的活法,不过有一点基本上是相同的。

  中国人喜欢讲,"活着总要有点盼头"。

  但这些人大多是没有盼头的。

  一种像学校里的教官。

  安于一隅,沉溺在对故乡的思念中,过一天算一天。

500

  一种像小四父亲的朋友汪狗。

  为人圆滑世故,懂得审时度势。

  眼见着回乡无望,便开始布散关系,能捞多少是多少。

500

  一种像小明的母亲。

  随部队上的兄弟过来,时间长了却反遭嫌弃。 

  只能带着女儿四处做女佣,寄人篱下,勉强糊口。

  这是光是活着就已经快耗尽了力气的一类人。

500

  一种像小四的父亲。

  几种人对比下来,某种程度上来说,最惨的便是他们。

  因为他们心中秉持着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信念。

  比钱比不过人家,比权比不过人家,但有一点值得骄傲。

  为人处世光明磊落,行的端做得正。

  也就是父亲常常放在口中的"公平"。

500

  经常被网友们提到的一场戏——

  小四本没错,却因不肯认错而被记过。

  父亲来到学校据理力争,甚至不惜得罪教导主任。

  回家路上,父亲的一番教诲,是说给小四听,其实也算是在说给自己听。

500

  然而,这是一个从根上便充满着不公的社会。

  不公的政府,不公的制度,不公的一切,你却喊着要公平。

  不搞你,搞谁呢?

500

  审讯之前,父亲尚还好。

  无非是被妻子唠叨,受一些气而已。

  审讯之后,父亲几乎已成废人,整天神神叨叨,疑神疑鬼,精气神全无。

  不是因为受到了什么严刑拷打,而是此事让他明白了:

  他所坚持的所谓原则和底线,所相信的人性,

  在当时的威权和制度面前,根本就像一个笑话。

500

  鬼魅般的审判者,不知缘由的被抓与被放

  >>>>子女们

  父母有父母们的惶恐,子女也有子女们的迷茫。

  混帮派的是这样。

  比如眷村的帮派,顾名思义,就是住在眷村的一批人。

  主要是跟随部队过来的家属。小明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她才带小四来到了靶场。

  从小四随口说的那句"这附近哪有人住啊"就能知道,这儿算是穷乡僻壤之地。

500

  如此,以山东为首的一帮人的境遇和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常年生活在一个停电是家常便饭的地方,希望入侵小公园帮派,想搞钱也是自然的。

500

  小公园也是一样。

  住在小公园附近的一批小孩子罢了。

  真正的黑帮,反倒是哈尼逃难去南方后结识的本土帮派。

  跟他们比起来,小公园和眷村根本就像是在玩过家家。

  有点像是咱们小时候"街上的混混"和"黑社会"的区别。

  混混往往都是些逼学生钱拿去吃喝的,黑社会反而会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和底线。

500

  没混帮派的也是这样。

  如小马。

  身为司令官的儿子,他属于比较特殊的特权阶级。

  他老头甚至都从未出现过,光报个名号就能让所有人对他毕恭毕敬。

  但这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他为什么是独狼一匹。

  没人敢跟他交朋友,除了同样是独狼的小四。

  只可惜,他欣赏小四的讲义气,但终究无法理解小四这类底层人的思维。

  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在小马想当然地泡了小明之后正式爆发。

  同一个镜头,一个在画内,一个却在画外。

  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

500

  如小明。

  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个渣女。

  但其实影片已经通过不算多的戏份,将其性格行为已交待得非常完备。

  从小便跟着母亲四处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生活。

  而母亲已经把未来的所有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

  直白点说,她并没有谈恋爱的资格。

  她是个渣女,不过前提是,她似乎并没有别的选择。

500

  另外,小明最出名的一句台词,是在她死前说出口的:

  就跟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变的!

  所以她也常常成了现实的代名词。

  但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否则为什么即便她已经和哈尼分手,却还是在得知哈尼死讯后大病一场呢?

500

  真正觉得世界不会改变的人,会说出这样的台词吗?

  她会不会也在期待着这个世界的改变呢?

  她说这句话会不会带着一种放任自流的赌气呢?

  这样理解,似乎也能自圆其说。

  只可惜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了。

500

  还有我们的主角小四。

  毫无疑问,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这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天性,一部分也是因为周遭环境塑造。

  哈尼,小明,父亲,分别对应着理想,爱情,亲情,或者说社会,私人,家庭三方面。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来说,这几乎已经算是他生命的全部了。

  起初,这三方面都是正面影响。

  哈尼赏识他,小明也真心喜欢着他。

  最为重要的父亲,则坚定地告诉他:"你的未来,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

500

  然而结果我们也知道了。

  三方面建立起来的信仰和价值观,在不公的现实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最严重的,或许还是来自家庭。

  电影并没有在一开始展现小四家中的情况,而是跟在小四跟随帮派打架之后。

  回到家后,还有个家中灯光与屋外惨白夜色两相对比的镜头。

  这意味已经很明显了——家是小四最后的避风港湾。

  然而这家已经被威权这双隐形的大手,轻飘飘地一巴掌扇了个稀巴烂。

500

  这白色很巧地"渗透"进了家中

  电影一开始,小四便偷了个手电筒,且常常带在身上。

  是因为假性近视而看不清东西,也未必不可以理解成一种求真的希望。

  小四崩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慢慢发现这个世界真相的过程。

  他拿着手电筒走进被血洗后的台球厅,几乎是赤裸裸的隐喻——

  他想看清这个世界,最后却发现还不如不看的好。

  正如片头那拉开灯泡后却见到满屏血色,残忍恐怖得令人窒息。

500

  所以最后小四把手电筒还回到了片场。

  虽然嘴上说着要去堵小马,但他应该是已决心赴死,妄求以此改变点什么。

  那把他准备用来堵人的刀,本就是别人殉情自杀时所用的遗物。

  它代表着纯洁,代表着正义。

500

  只不过,阴差阳错地,却碰见了小明的那句大实话。

  几乎是在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小四本能般地持刀捅了上去。

  一边捅,一边骂:你没出息!不要脸!

  是在骂小明?

  不如说更像是在骂他自己。

500

  为什么?

  片中并未明说,但我想,小四大概在听到时惊觉自己心底竟然同意这句话。

  因为无能为力而愤怒,所以他捅向了小明。

  其实也是捅向了自己。

500

  >>>>叙事与视听

  这是一部至少需要看两遍的电影。

  且不说别的,片中的相当多场景和情节本就是故意讲了两遍来作为对照。

  比如小四与小明在牯岭街的两次相遇;

  比如小四的两次被罚,以及与父亲的两次同行;

  甚至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二姐出门都是如此。

  同样的镜位,同样的动作,却因为人物不同的处境而有了新的意味。

500

500

  此外,电影在拍摄上也暗藏了非常多意象和技法,值得反复玩味。

  比如电影第四场戏,小猫王和小四在片场的横梁上偷看拍戏。

  一开始是片场的大全景。

  照正常套路,下一个镜头该切这两人的正脸镜头。

  然而有意思的是,电影却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套娃镜头。

  这就有意思了。

  他们在看片场,那么谁又在看他们?

  注意到这点以后,再去看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就会有新的意味。

  像此处的转场:

500

  像此处的摇镜头。

  小四都是想做一个戏外之人,然而却总是被迫成为戏中人。

500

  又比如小四第二次被罚一场。

  眼见着父亲低头缩肩地被教导主任埋汰,小四怨气渐生。

  影片还通过剪辑暗示了小四要拿球棒打教导主任,结果最后却只嘭地一声打破了灯泡。

  办公室里的亮度,镜头却一点都没有因此改变。

  只有吊着灯泡的电线徒劳地晃来晃去。

  再看下一个镜头,更是诡异且压迫性十足——

  办公室的众多老师教官,正直直地盯着这边看,头上几个灯泡亮得刺眼。

  当你在知道小四反抗失败的结果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一幕,便多了一股宿命般的悲凉。

500

  在片场照小明,却总是找不到她;

  代表着美国的录音机和播报官方新闻的收音机混合之后,却坏了;

  哈尼在所有人肃然默立的时候走过来,像一个活人走进了凝固时空;

  小四遗书上的签名无法被成年人看懂......

  可解读和玩味的地方,真的,太多了。

500

  而这部电影厉害就厉害在,你即使不去关注这些东西,也能看得很爽。

  纯粹电影场面调度上的,这片就几乎完美地做到了四个字:

  简洁,高效。

500

  这一场的调度纯靠哈尼走位,也暗合他的地位

  故事上的更不用说。

  两辈人,几十个角色轮番出场,却个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故事看起来纷繁复杂,却发生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而这所有的支线,所有的人物,都并非闲笔,都与小四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只能说,绝了。

500

  此外,本片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因为它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在本场戏中并没有什么作用的人,却依然出现在了场景里。

  一般是作为后景虚焦的存在。

500

  这也暗合了导演的目的。

  他想拍的是这个时代。

  无数人的命运因为来到台湾而被悄然改变。

  他只是把焦点放在了小四一家身上而已。

500

  >>>>Why

  影片的结尾其实蛮悲观的。

  小四已入狱许久。

  久到大家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继续不悲不喜地活着。

  某日大扫除,小妹不小心踢到了收音机,反倒把收音机弄好了。

  里面正好播报着新一年大学录取名单,与开头小四与父亲听录取名单遥相呼应。

  母亲正在晒衣服,突然看着手中小四的衣服发起了呆。

  她大概在想,如果小四当初上了日间部,是不是就有可能出现在这份名单里呢?

  然后出国留学,然后远离这片非之地。

  她大概在想,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然而没有如果,她也不太会想得明白。

  所以杨德昌才替他们拍了他们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500

  所以,这结尾似乎又是有希望的。

  少年情杀,充其量只是算做当天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但依然有人会偶尔想起他,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想起有些人在那个时代活过。

  在大扫除的时候,在又一年升学季的时候,在发呆的时候,在某个时候。

  这人或许是少年的亲人和朋友,也或许是有幸看到这部电影的你我。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