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族人比例相对较低的苏联加盟国,日常生活是本地语言的天下

【本文来自《12年曾到访过立陶宛,那时候感觉民间对中国也有一定好感,怎么现在成了这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铁血叔叔skykhan

    你设定了一个不一定正确的前提:立陶宛族一定会立语。

唉,你还在纠结这个问题。只能这么说,苏联和中国情况不一样,而且苏联内部各加盟国情况也不一样。苏联的俄语“推普”,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当成功,乌克兰中东部也成就斐然,造就了很多非俄族人母语是俄语的情况。

但在既非斯拉夫人俄族人又比例相对较低(少于10%)的加盟共和国,如塔吉克、土库曼、格鲁吉亚包括立陶宛在内,民族语言相对强势更多,俄语还只是工作行政用语,日常生活就成了本地语言的天下。

在《人生七年》苏联版里面就对八十年代立陶宛的教育情况有说明,只有外来的族群在上俄语学校,其他本地人都是在立语学校的,而且说立语的小孩还在生活中不愿意和说俄语的小孩玩...确实,因为工作、学校缘故,当时的立陶宛族大部分也会说俄语,但您说的不会说立语的本地立陶宛族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