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重磅!如何登陆美国——北美远征军
东西两大洋就是美国本土最好的地理屏障,两大洋让美国可对亚欧非“世界岛”进行离岸控制,又可以让美国大陆远离战乱,让美国军事经济力量获得稳固根据地。
以下为战略电子游戏的背景设定,
仅为假定、架空性质的图上推演,
假定亚欧大陆组成联盟,要登陆北美,以下计划将会展开。
——
——
——
【登陆背景】
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19世纪的英吉利海峡可以保护英伦三岛,到了二战时却无法阻挡空中力量的轰炸袭击。同样,作为放大版的英伦三岛——北美大陆,终究也会在新技术的突破下变得不再安全。
二战后,北美大陆终于面临了新技术、新战术带来的跨洋威胁。
前者以苏联为代表,后者的代表就是本.拉登。
苏联的核导弹确实可以在半小时内毁灭美国半数人口和90%的工业实力,但是由于“核均衡”的存在,美苏互相确保摧毁让双方的战略核力量互相抵消归零。
本.拉登另辟蹊径,发展了新战术,用超限战袭击了美国本土,遗憾的是,这导致美国迅速适应超限战、底线思维,让美国认识到了“每一场战争都是新的”,并投入巨大的力量进行防范,削弱了未来对美国本土发动超限战的操作空间。
(美国主要港口、铁路交通枢纽节点)
由于核力量对地球的毁灭作用,在未来战争中,美国及威胁它的任何国家、联盟,都有很大概率继续让核力量休眠,甚至未必敢使用战术核武器,以免核武器的魔盒打开后,双方的核较量螺旋式上升,最终演变为全面核战。
因此,如果有某个力量(亚欧大陆联盟)要登陆北美,推翻美国霸权,只能依靠规模庞大的常规军力,背靠足以抵消美国核武库的强大核力量,果断登陆北美。
登陆时应尽量在多点登陆,扩大战线长度,形成多个战略方向,以充分发挥亚欧联盟经济军事的体量优势,然后进行若干次大陆级、数千公里深度的大纵深作战,将美国本土逐步分割,将美军的各个部分依次包围消灭。
(美国主要城市群)
登陆之时,进攻方就要做好美国狗急跳墙发射核弹的准备,具体策略是,用长航时无人机、天基反导力量、海基战略反导系统组成一张“天网”,将大部分被发射出来的洲际导弹在上升段拦截掉,漏网的少数核弹由中段反导、末端反导系统加以摧毁。同时,根据美国发射洲际导弹的规模,对美国残存人口聚集区展开核报复,重新恢复核威慑恐怖平衡。
随着战事发展,美国残余地区面积会越来越小,人口密度、军力密度会越来越大,将越来越无法承受亚欧大陆进行的核报复,而亚欧非大陆辽阔,承受少量核攻击的能力更强,得不偿失之下,美国将最终放弃游击式的核反击。
亚欧联盟要想在美国本土进行数千公里深度的大纵深穿插作战,势必将要装备核动力坦克、装甲车辆,其动力可能是卫星使用的热离子发电反应堆+电动机。
——
——
——
【图上推演】
(为扩大战线,登陆将同时在西雅图、纽芬兰、波士顿、新奥尔良四个方向进行)
(四个军团将派遣下辖方面军、集团军群进行浅纵深穿插作战
东方军团将在南方军团掩护下与北方军团占领东部发达地区)
(南方军团将向西大纵深穿插,将美国和墨西哥分隔,以防其逃离
西方军团将沿海岸线获得补给,占领西海岸全线
南方军团两个方面军将和东方军团一起合围美国中东部地区)
(而后,北方军团将完成对大湖区的纵深包围)
(最终西方军团、南方军团将在中部会师)
(最终残余美军的抵抗将在中西部地区某地结束)
——
——
——
【联盟军军衔】
——
——
——
【远征军架构】
【指挥架构】
北美远征军——军团——方面军——集团军群——集团军——军——师
【具体情况】
四个方向军团是——
南方军团(司令部新奥尔良)、
东方军团(诺福克)、
东北军团(纽芬兰)、
西方军团(西雅图)
以南方军团为例,
南方军团下辖——南方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佛罗里达方面军(二线训练整备方面军)
此三个方面军下辖B、G、Z、S、I、M、X、N、W九个集团军群(N、W集团军群主要在佛罗里达半岛整备)36个集团军,
11.8万辆坦克,1378万人。
【总兵力】
北美远征军4个军团、10方面军、27集群、91集团军、364军、
下辖——1882师、9412个团、47062个营、235312个连
拥有40.47万辆坦克
51.8万辆步战车
6.9万架飞机
航母58艘
389万辆卡车
前方3012万人
海陆后备970万人
欧洲基地后方738万人
另有当地人1500万作为后勤、民防、辅助人员(主要是拉丁裔、非裔)。
【合计4720万人】
(另外1500万当地辅助人员)
(含空军225万人 北太平洋舰队136万人 大西洋舰队150万人)
每日消耗311万吨燃料、
55万吨弹药、
10万吨食品、
2万吨医物、
31.5万吨备件其它物资、
90万吨装备,
合计500.5万吨物资
【北美远征军各级英文译名】
——远征军(Expeditionary force缩写EF)
——军团(Legion缩写L)
——方面军(Front army缩写FA)
——集团军群(Group army group缩写GAG或GA)
——集团军(Army group缩写AG)
——军(Army 缩写A)
——师(Division缩写D)
——团(Regiment缩写R)
——营(Battalion缩写B)
——连(Company缩写C)
举例:
全称:N(A)E(F)--EL--EF(A)--CGA(G)--32AG--110A--1361D--2R--1B--9C
缩写:NE-EL-EF-CGA-32AG-110A-1361D-2R1B9C
(意思是:北美远征军.东方军团.东方方面军.C集团军群.32集团军.110军.1361师.2团.1营.9连)
——
——
——
【低可视度肩章】
——
——
——
【小说前传:第一阶段,印尼登陆澳洲】
第一阶段:先取澳洲
1、空袭莫尔兹比军港摧毁澳海军半数,
2、夺取所罗门瑙鲁斐济,
3、萨摩亚海空战、残酷登陆战役,切断来自北美的援助,在漫长战役过程中,进攻方受到舆论压力很大,
4、新几内亚僵持战,双方在湿热丛林中开始进行细菌战,印尼南部长期空战,联盟以一万以上飞行员损失,压制拥有先进战机的澳空军,
5、从印尼群岛出发第一次登陆澳大利亚西北达尔文一带,失败,死伤150万人,
6、同时在约克角半岛、达尔文东西两个方向投入同样兵力,诱导澳方认为其中一个是主攻,不论澳方如何选择,另一个方向都会成功。
7、达尔文方向登陆成功,约克角方向僵持在沼泽地中,建立本土土著政府,邀请亚联派军驱逐殖民澳洲政权。
8、从达尔文方向出发,向东南方向进行两千公里穿插,目标在布里斯班切断约克角澳主力的退路,动用核动力坦克
9、俄罗斯两栖陆战军在布里斯班同时蛙跳式登陆,与核动力坦克集团军对进,澳军主力被迫从约克角大撤退,战线推到堪培拉一线。
10、开始决战,印度集团军训练不足,失利,撤回,其它五个集团军群冲入澳东南部,分割敌悉尼集团、阿德莱德集团,最终巷战、炮轰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