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育内卷,我提几个想法,大家看行不行,比如说推行15年制义务教育

【本文来自《教育资源是不足,但就业资源也不足,所有人都有好工作可能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解决教育内卷,我提几个想法,大家看行不行。

1、推行15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基础知识,一直学到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才毕业。比如,初级8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课程),中级7年(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和大专课程)。专业考试按大类进行。比如说数理、生化、政史、经济、语言、设计、工科、文学艺术等。

2、大学毕业后必须就业,或者从事社会工作1年及以上。

3、1年后,有提升学历需求的,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学历提升考试。优秀者进入985211、双一流等高级院校。

4、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以常住人口数为主获得教育资源。高级阶段院校,按综合评审结果获得国家教育资源。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

5、高级院校评定,应以专业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网络大数据,建立各院校毕业生在各行业中影响力、推动力、创新力等指标。成立高级院校评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委专家为主,引入其他相关部委专家,以及社会机构或企业人力资源代表等组成。

6、某些特定专业院校,比如马列学院、党校等特别对待。

7、修改教育法,禁止任何人给正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内的学生有偿补课。该法条要入刑法。个人考虑应该列入经济犯罪范畴内。

这,太理想主义了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1

  • 萨奕义 签名是什么,比肉蛋奶好吃吗
    解决教育内卷的根源不在教育在教育之后要干什么——更好的就业岗位(至少是争取岗位的机会)
    之前我发的稍微激进一点就被退回了,总之,教育改革没毛病,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解决还是在更多、更快和更好的就业岗位,在技术、产业和市场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9
最热 最早 最新

  • 萨奕义 签名是什么,比肉蛋奶好吃吗
    全部楼层
    zixiaoxiaojian
    咦,怎么主席时代大学生就业就没有问题呢
    此言差矣,如果没有就业压力就没有当年的“上山下乡”
  • 全部楼层
    很想说

    哦,你说12年是基础教育,我以为不包括大学。
    那么1、这两年编程班,美术班是在哪个阶段?如果是大学,转回文理班,还跟得上吗?
    升高中、升大学的中考和高考,还存在吗?
    5年级毕业就可以转专业班了,总共12年级,随时可以转回来,学三年编程,不感兴趣了,回来学化学。

    最重要的是,12年级毕业考,不需要考全科, 拿到专项优秀就可毕业。

    也可以提前毕业,提前考研究生,比如9年级就通过了毕业考,就可以报考研究生院。

    研究生招录,也不用考全科,专项全国顶尖水平,就可入学。

    中考,高考,全没有了。

    12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到本科毕业),条件好的地区可以15年(包含幼儿园三年)


     

  • 不现实···很多人学不懂就是学不懂···
    筛选是有道理的 
    而且大学往上本意是做学问的-不是为了某某工作的
    大学后必须就业其实要让市场进行筛选,现在很多公司缺的不是大学生而是高职中职学生····
  • 全部楼层
    铁路专家牛牛牛
    没有高考了呀,哪来的高考,12年:( 5年小学,2年初中,2年高中,3年大学) 连贯制,

    只有期末考,毕业考。

    合格的,拿毕业证。 

    研究型大学全国每年招100万研究生,5年连读,26岁拿博士。 


    哦,你说12年是基础教育,我以为不包括大学。
    那么1、这两年编程班,美术班是在哪个阶段?如果是大学,转回文理班,还跟得上吗?
    升高中、升大学的中考和高考,还存在吗?
  • guan_15628126572632
    哪有那么复杂,只要取消985, 211,一本二本,大学扁平化,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美国没有985, 211,一本二本,一样喜欢读好大学。
  • 豁者自达 作者
    再续前言。
    1、本文认为,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不仅是育技能,更要育思想,育品行。所以,初级、中级教育不能以就业为主导向,着重点是成年前的教育。但是,教育也不能忽视未来就业的需求。不考虑就业需求的教育是无根之木。基于此,本文提出在中级教育中溶入基本的技能理论学习(例如当前中专或职高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一是检验学生兴趣取向,二是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培养扎根基层从小事做起的思想。
    2、本文提出中级教育结束后先就业的想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先前的职业取向是不是本人真正的兴趣所在。二是让学生及家长有个冷静期,看一看是否真有必要再继续学历教育。三是推动成年的学生们开始自力根生。
    3、关于985211、双一流,本文只是引用了当前公众熟知的称谓,并非完全赞同当前的评定方法。
    以上
    如果是我孩子,12教育后我会把他挂在某单位,实际在读书。
    我相信一定比工作了一年再捡起书本的人好。
  • 全部楼层
    很想说

    你读两年编程班,美术班后再回文理班,还能和一直读文理班的同学竞争高考吗?
    没有高考了呀,哪来的高考,12年:( 5年小学,2年初中,2年高中,3年大学) 连贯制,

    只有期末考,毕业考。

    合格的,拿毕业证。 

    研究型大学全国每年招100万研究生,5年连读,26岁拿博士。 

  • 铁路专家牛牛牛
    应该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校内分流,而不是分校分流。 

    校内分流保持可逆状态,读两年编程班,美术班,可以再转回文理班。

    你读两年编程班,美术班后再回文理班,还能和一直读文理班的同学竞争高考吗?
  • 应该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校内分流,而不是分校分流。 

    校内分流保持可逆状态,读两年编程班,美术班,可以再转回文理班。
  • 15年太多了,12年就够完成基础教育了。7岁入学,19岁大学毕业,就可以结婚生娃成家立业。

    其他有研究兴趣的,21岁进入研究型大学深造,26岁前出成果。
  • 解决教育内卷的最好办法是提高工人待遇,工人待遇搞了,专科地位自然上升,出路多了内卷自然低。
  • 豁者自达 作者
    BrotherLouie
    你这种建议只提到了教育端的改变,却没有触及就业端。今天的所谓教育内卷,核心原因就是就业内卷。不解决就业这个核心问题,什么建议都是白搭。比如你提出15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必须就业——这个“必须就业”怎么达成?强迫所有用人单位都接收只有大专水平的学生?后面你又说“1年后,有提升学历需求的,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学历提升考试。优秀者进入985211、双一流等高级院校。”那如果用人单位仍像今天一样只招聘985、211毕业生呢?
     这个问题好。我想应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中级院校毕业生已经具备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可以在一年的实习期里,结合自己的岗位培训机制,把毕业生转化成合格的员工。其次,部分企业需要更高级知识储备的人才,可以从实习的毕业生中遴选,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比如说学费支持、学成后为企业服务等。这样可以分担家庭教育负担,也可以激励毕业生更加努力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再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成人就业后再提升领域。此时资本面对的主要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经济能力,也有自己的需求判断力,更有自己兴趣感知力,可以较为理智的选择社会教育机构。
  • 豁者自达 作者
    全部楼层
    guan_15728514461402
    中国就业机会已经是全世界最多的了。

    关键是谁都有幻想往最热门、最好的岗位挤。问题出在两方面,第一中高考难度不够,无法及时淘汰不能胜任的人,也无法让学生发现自己是否适合理工科;第二不鼓励兴趣发展鼓励平均学习、考试偏向那些什么都学一点的学生而不是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学生。

    同意你的观点。
    所以教育改革要全体系、全过程去思考,不能中学归中学,高考归高考,职教归职教。
    另外,提升全体国民综合素质,教育肯定是开路先锋,既要育理论和技能,更要育思想和品行。学生成年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一定要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且固化成个体自觉的实践行为。
  • 豁者自达 作者
    再续前言。
    1、本文认为,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是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不仅是育技能,更要育思想,育品行。所以,初级、中级教育不能以就业为主导向,着重点是成年前的教育。但是,教育也不能忽视未来就业的需求。不考虑就业需求的教育是无根之木。基于此,本文提出在中级教育中溶入基本的技能理论学习(例如当前中专或职高中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一是检验学生兴趣取向,二是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培养扎根基层从小事做起的思想。
    2、本文提出中级教育结束后先就业的想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先前的职业取向是不是本人真正的兴趣所在。二是让学生及家长有个冷静期,看一看是否真有必要再继续学历教育。三是推动成年的学生们开始自力根生。
    3、关于985211、双一流,本文只是引用了当前公众熟知的称谓,并非完全赞同当前的评定方法。
    以上
  • 如何定义内卷
  • tcsg
    我建议把小学初中高中各减少1年,多出来的3年去上职业大专,然后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决定是否继续深造
    科学家培养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 BrotherLouie
    你这种建议只提到了教育端的改变,却没有触及就业端。今天的所谓教育内卷,核心原因就是就业内卷。不解决就业这个核心问题,什么建议都是白搭。比如你提出15年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必须就业——这个“必须就业”怎么达成?强迫所有用人单位都接收只有大专水平的学生?后面你又说“1年后,有提升学历需求的,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学历提升考试。优秀者进入985211、双一流等高级院校。”那如果用人单位仍像今天一样只招聘985、211毕业生呢?
    中国就业机会已经是全世界最多的了。

    关键是谁都有幻想往最热门、最好的岗位挤。问题出在两方面,第一中高考难度不够,无法及时淘汰不能胜任的人,也无法让学生发现自己是否适合理工科;第二不鼓励兴趣发展鼓励平均学习、考试偏向那些什么都学一点的学生而不是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学生。
  • 已注销用户
    如果按劳取酬,保证就业,很多人并不喜欢读书。
    最多十二年义务教育够了,接下来就是职业教育。
    的确   基础教育应该是成人教育   树人教育   现在的教改搞成成材教育  树木教育是不对的 
    基础教育应该分为蒙学  小学 中学三个阶段  入学时间学习进度要宽松 不能以年龄和进度划线  要允许不平等存在(比如智力有高低  家庭有贫富等等) 减少横向编班  增加纵向编班  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时间  以获得学业评定和就业资格等教育标准(当然肯定有个基本标准  也不能搞出那种考到死的老童生) 
  • tw
    我看你是活在梦里,或者说离开学校太久,高中教材,部分学生根本听不懂,这里的部分学生已经是中考筛掉一半的了,如果全员高中,一个班50人里起码30人,课堂基本听不懂,及格根本不可能,那时就得分快慢班,分几次,又变成现在的职中普高。
  • 石尊主 童心 龟欲 蚁食 猴行
    眉间雪
    你想多了,国家最近教育这些政策都是希望孩子早工作早结婚早生娃,避免人口下降过快,从这方面考虑初中分流势在必行!
    十年制不是解决你说的问题吗?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