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被网友疯狂吐槽“吓人”的女钢琴家,到底什么来路?

  因为疫情而推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在这周开幕了,虽然知道一定有点看头,却怎么都没料到,会开幕式变成了「开墓式」。

500

  不仅我们吐槽,就连日本人自己也看不下去。

  北野武直接在节目中吐槽:「我睡得可香了!希望他们把税钱退给我!太丢人了,我以后都不敢去国外了!那玩意儿根本不需要导演吧!

  虽然…但是…这应该是梁龙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500

  在众多神奇又离谱的表演中,有一个「歌舞伎和爵士钢琴」的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两样东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同时出现在了舞台上,让人迷惑中又带了点期待。

视频连接请戳

  然而看完这段表演后,网友们的评论不是「太吓人了」就是「这样一看,郎朗好像正常多了」,郎朗或成最大赢家?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们在认真科普。

500

  其实,光是她能在奥运会上演出,大家就应该能猜到她一定不是什么普通水平的钢琴演奏者,而在「表情包女王」这个称呼之外,上原广美真的是一个很值得一说的新生代爵士女钢琴手。

500

  百年难遇的天才

  上原广美在开幕式上的演奏,开头与结尾有一个相同的主题,中间的演奏更像是即兴。

  在这段3分钟不到的演出中,她几乎没有停歇地演奏音符,在快速的、密度极大的演奏下,依然保持着绝佳的dynamics(力度变化)和律动,整体感觉上有一种现代古典风格

  演奏中间还多次出现了上原广美直接用握拳锤来代替手弹的演奏镜头,不用讶异,这可以说是她的常规操作之一。

500

  虽然有「哪个孩子的琴键上没有眼泪」这一说,但每次看到上原广美弹钢琴,总觉得这句话可以换成「哪架被上原广美弹过的钢琴没有偷偷地委屈过」。

  这种表演形式被一部分人解读成「用力过度」或者「哗众取宠」,可事实并非如此。

  她年仅七岁时便受到YAMAHA音乐学校的全力栽培,在美国伯克利音乐院不仅跳级毕业,更被爵士钢琴大师Chick Corea、Oscar Peterson、Ahmad Jamal同声称赞她为「百年难得一见」的演奏天才。

500

  她如果只是想「红」或者「留名」的话,好好弹琴就足够了。

  她演奏曲子的手速很快,基本上可以被分为快、非常快、超级无敌快,然后就是让听众忍不住惊呼「卧槽,她手呢?我耳朵呢?」”的那种快。

  下面这个视频从3:48的solo片段开始,她的弹奏手速就像是视频突然被打开了2倍速;


  还有这个几乎每次说到上原广美的手速,就一定会出现的名场面之一,虽然手部特写不是特别多,但光是听觉上,就已经让人觉得忙不过来了;

视频连接请戳

  除了「快」之外,她还很「快乐」。

  在演奏会演奏《卡农》时,她拿了几把钢尺,直接把钢琴变成了古钢琴的音色,后半段更是弹到几乎脱离原谱的水平,简直原地起飞。

  这个版本也被称为「鬼马卡农」:

500

  *「鬼马卡农」的部分和声谱

  上原广美与世界级贝斯大师安东尼·杰克逊( Anthony Jackson)、爵士鼓王史蒂文·史密斯 (Steve Smith)组成的「The Trio Project」被外界评价中「堪称天衣无缝的最强爵士三重奏」。

  两位老将在和她同台时,也是全程集中精神,严阵以待。


  三人合奏的现场演出不说多完美多高级,但全程无尿点是真的。

  国内也有很多音乐人非常欣赏她。2012年上原广美三重奏在北上广三个城市的巡演,一票难求,当时,崔健、汪峰、周笔畅、谭维维等国内很多知名音乐人也加入了抢票队列。

500

  备受争议

  前文虽然有提到,她从最开始学音乐就已经揽获了不小的成就和认可,但其实在她正式决定成为一名爵士钢琴演奏者之前,她也曾迷茫和害怕过。

  直到遇到了后来的伯乐也是恩师Chick Corea,接触到了爵士,她才算找到了她的音乐人生方向。

  在念了两年的法律系之后,偶尔帮日产汽车公司写广告配乐餬口的上原广美,决定远赴太平洋彼岸的波士顿百克里音乐学院进修。

  上原广美在学校的杰出表现,很快就获得了唱片公司的注意,在学校老师Richard Evans(贝斯手)与David Fiuczynski(电吉他手)的协助下,在还没毕业前,她就发行了个人第一张专辑《Another Mind》,受到了美国乐坛的瞩目。

  在早年的采访中,上原广美说自己不介意别人把她当作一个爵士音乐家,但她自己其实并不这么认为。

  她喜欢各种音乐类型,古典、流行、电子、民谣、摇滚……她都不会拒绝,并且统统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她觉得各种音乐之间没有什么局限是不可打破的。

  在她看来,音乐只分两种:好的和不好的。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无论是在她专辑里的音乐作品还是现场solo里,都融合了越来越多音乐元素的原因。

  有人曾经问上原广美:「你认为对一场成功的演出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上原广美回答:「一直如饥似渴地学习。我总是在不停的学习新的东西,挑战永远是生活的关键,通过不断挑战自己去达到更高的层次。

500

  上原广美现在的音乐风格也真的很难被定义,非要说的话,可能只有用New Jazz来归类。

  她没有追随任何人的风格,因为她创造出了一种风格。

  甚至于有人把她形容成当代的「帕格尼尼」,因为他们都一样有很强的古典水准,却都不安于循规蹈矩,一样的喜欢用16分音符、32分音符甚至更快的音符来加速旋律质感。

  而这些的背后无疑都是源于热爱,喜欢的东西就要做到最好。

  她曾形容钢琴就是自己的恋人,她喜欢音乐,就去死磕,她喜欢李小龙和成龙,就用自己擅长的音符语言为他们写了一首《功夫世界冠军》。

  她在音乐中这份游刃有余的从容其实有迹可循,她从小接受的钢琴教育就不是完成任务式的、以技巧为王的教育:

  「6岁开始学钢琴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就告诉我内心的感情比弹奏技巧更重要。演奏时需要用自己的能量而不是力气。我所弹奏的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有我个子太矮了,手指和胳膊都不够长,所以当需要一个大声音的时候,我就得用整个身体去弹。忠于内心,实际上这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其实,不仅是国内很多人接受不了她的画风,在国际上,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存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她的所获的成绩和她所受的音乐教育中去找寻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毕竟,在上原广美6岁的时候,她就被告知了「感情是音乐的内核」以及「忠于自我」这种核心概念,可见音乐基础教育偏差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500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众所周知,爵士乐是起源于美国的黑人音乐,但如今全世界爵士乐迷最多的、爵士氛围最好的国家,却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除此之外,摇滚、金属、电子、嘻哈、古典、世界音乐等等也都有很好的市场和成长环境,所谓的流行音乐也只是比以上多了不到五分之一的份额。

  一个东西只有懂得人多了,它才有不断可以正向提升的成长空间。

  日本如今的音乐氛围也正是源于他们在少儿的基础教育中,对音乐的重视一点也不输给文化课。

  「全日本吹奏乐大赛」每年有大约80万参赛者、1.4万个乐团参加,参赛者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及在职人士。这个参赛规模更是令人咋舌,毕竟日本的国土面积才不过我们一个省那么大。

500

  注:图中的「中国支部」,是日本本州岛最西部地区的合称,又称为中国地区或者山阴山阳地方。

  日本的音乐基础教育在经历了「死记硬背」到「照搬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再到80年代正式进入「以个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被称为「音乐创作教育」,现在依然在不断地从细节上去更新改进。

  就连小学音乐课的点名方式也都是用唱的形式:

  而所谓的「音乐创作教育」并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没有过于偏重理论指导或过分重视作品的发表,具体的形式包括让学生自由地写出图形乐谱、将「创作」的作品录成磁带加以编辑、或进行相互交流等。

  旨在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使学生学会用音乐即兴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这一点,从日本那个已经举办了35年的童谣歌唱比赛的规则也能窥得一二。

  虽然台下从观众到评委都是非常专业的业内人士,但比赛看重的不仅仅是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有从演唱中流露出「非常喜欢童谣,歌唱使我快乐」的心情也是比赛结果的评审重点。

  在第35届比赛中,儿童组的银奖的得主是一名年仅两岁的可爱女娃娃,要非从多专业的角度去评价的话,的确还有提升空间,但谁看了不说一句:她唱的好快乐,我看(听)的也好快乐!

  总体来看,日本的教育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把一个成年人很难对孩童阶段的人解释清楚的抽象艺术,先是通过即学即用的形式来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递增到乐器演奏、歌曲节奏等更复杂化的内容。

  哪怕之后你没有选择音乐这条路来维持生计,但也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层次的感悟,对音乐的包容性会更强。

  据日本学者Tsuneaki Miyoshi在《日本的音乐教育》一文的统计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日本班级中,包括音乐班,每年有35周课,在学校全年时间总数有240天,而美国是180天,英国是193天。

  相比之下,学校给日本孩子们提供了主要活动的中心。

  在我国,其实这个课题在十年前,就已经从教育界延展到成了整个社会的公开论题,随便一搜「音乐课改革」,光是百度学术里就有29万多个相关论文。

500

  去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也正式宣布将音乐艺术全面纳入中考改革。

500

  可见,我们虽然在现代音乐教育上较他人还是比较滞后,但在音乐基础教育板块也的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音乐的基础教育一旦跟上,不说非要出多少个享誉全球的音乐家、指挥家、作曲家,至少国民音乐素养提升之后,那些烂俗、毫无感情内核的音乐作品会少很多市场,而那些真正值得细品的音乐作品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听众。

  希望有一天,我们有限的审美可以包容更多的音乐作品。

  (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