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期策略不同
如果要有效的避免冲突,在国力弱小的时候,韬光养晦,或者“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合理的策略,这样可以让霸主把注意力放在别处,壮大自己的实力,21世纪初,霸主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又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给了中国大量的时间。
在国力逐渐强大,霸主已经注意到你的时候,这个时候策略就要与时俱进了,选择展示自己的力量,让强者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成为了避免冲突一个选择。
这几年中国刚好处于两者的交汇处,因此内部就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就是认为贸易战,科技战开启是因为中国太高调了,没有继续韬光养晦,所以“引来了”霸主的行动,继续低调一点,就可以再继续争取时间。
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两国国力对比变化的必然结果,应该接受隐藏实力已经不再可能,霸主不会再给中国更多时间的事实,同时要遏制霸主内部想挑起冷战甚至热战的反华极端力量,敢于展示自己的力量反而是有效避免更大冲突的一种手段。
其实我觉得,策略是要与时俱进的,从来没有一个策略能一直有效,都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注意搜集军事演习的新闻,会发现这两年我国在台湾方向演习的频率很高,美国7月15日军事运输机降落台湾,今天(7月16日)解放军就开始在东海的军事演习。
这些都说明,争论中国高不高调,低不低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进入了 霸主内部已经形成遏制我们的共识,并且已经在采取各种手段的阶段。我们最核心是发展自己的经济,科技,军事这些基础力量,但是在这些之外,敢于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也是遏制霸主做出危险举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