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躲汉子”笑抽了,有人在背后赚麻了
文:MrDisco 叮叮猫
最近,B站鬼畜区诞生了一位天后级巨星:乌兰图雅,掀起的风暴之强烈,堪称“歌坛马保国”。
天后梦开始的地方呢,是她在央视唱了首草原情歌《套马杆》,就此晋升鬼畜新宠,继而迅速蹿红,成为歌坛梗王。
还没看的可以学习一下
这个精华版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对于备受大爷大妈喜爱的广场舞金曲《套马杆》,唱这首歌时,最重要的是连贯流畅,千万不能断,否则无法彰显套马汉子的气势。
然而这位大妹子老逆行了,到了全曲最关键的“套马的汉子”,唱完“套马的”,就立即把话筒甩向观众,让底下一众业余选手接力唱“汉子”。

至于为啥“躲汉子”,是因为乌兰图雅害羞吗?
那您可误会了。原因是因为她气不够,唱不上去。躲汉子的实质,是在躲高音。
而且除了递麦,她躲高音的妙招还有“拉麦”——比如第二次的“汉子”时,她把麦克风从嘴边拉远,假装预防喷麦,实为再次躲汉子。这个行为艺术,得名“战术拉麦”。

但再能躲,再能拉,她一首歌多少也得唱几句不是?
就算她心里想着全程都倾听人民群众的歌声,自己当个行走的麦克风,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观众也不允许她这么谦让不是?
所以一首歌唱下来,乌兰图雅躲避高音的递麦、拉麦次数并不多,也就那么五六七八九次吧,绝对不会超过20次,因此又被网友们盛赞“详略得当”。

至于这详略比例,我只能说,别人是往唱歌里掺点互动,这姐妹是往互动里掺唱歌啊。
可是,那些没被她略过去的高音,就出事儿了——无一例外地都会破音,麦克风里永远都残留着一声吱吱尖叫,自带电音效果。比如“给我一只雄鹰”,就破成了“给我一吱雄鹰”,故而这位“蒙古之花”,又喜提全新诨号“蒙古吱花”。
由于这段整首歌下来,一直在“躲汉子”的风骚操作, 乌兰图雅加冕“躲汉子第一人”。
更神奇的是,网友们找来这个妹子之前的多场演出,发现她每次破音的地方都一模一样,令人惊呼“何尝不是另一种稳定发挥”的同时,也不得不怀疑,她的声带是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肌肉记忆”,怎么破音,在哪里破音,都已经成了条件反射,生理本能了。
甚至连跟观众互动的台词“朋友们你们好吗,让我听到你们的声音”“大家一起唱”“大家都是最棒的”,以及互动手势都毫无差别。
躲汉子预警
乌兰图雅的肯定
网友已经get精髓
脸上也永远洋溢着同样“半永久微笑”,这样的观感,让她如同一个在执行固定程序的机器人。
看背影都能自动脑补她是啥表情了
甚至做网络直播,底下没有观众的时候,她的操作都精准异常,照躲无误:

说不定,她的真实身份,还真是某个神秘大厂出的全新版本歌唱机器人:草原机器歌姬。
而那个当年被郭达退货的,则是90年代并不成熟的,定位也不同的家用版本。
这么高精尖的科技,一定更是高度机密,千万别说出去哈!
与上述“不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次演出时或是参加典礼时,这位“机器歌姬”使用的“皮肤”却千变万化,堪称“百变芭比”。
豆瓣网友罪乐感总结得就挺好:
原始皮肤,昆凌
↓↓↓
杜华娱乐 Kiki Tu
- 下一页
这一方面说明,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另一方面也昭示了,资本对音乐的侵蚀不可忽视。
另外,关于版权归属方面,像这种原唱没有版权,原著作者没有版权(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也是挺混乱,挺令人无语的一种情况。
“汉子”是要躲的,但不是因为音高,而是因为前面的“的”
这个的正好在女性换音区,还属于闭口音,需要技巧发声,但也能硬憋上去,她就是硬憋的,然而硬憋有一个巨大隐患,就是憋完以后咽喉肌肉完全锁住,后面再迅速唱开口音“汉子”的时候会卡住失声,如果强冲必破音,所以她唱完“的”躲汉子的真实目的是给时间放松咽喉,才能继续唱下一句…
如果不理解可以试试唱那个的,key调一下,调到唱出来的时候咽喉明显收紧上提硬憋的位置(因为个体声域条件不一样)然后试试在这个情况下发汉子,汉发一半就得卡住…
如果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科班歌手,这个“的”可以通过技巧在放松咽喉的情况下发出来,然后丹田发力收小腹连发“汉子”,然而这个技巧她不学不练就很…
吴老师躲的原因和她完全相反。吴碧霞音太高,以前的话筒收音效果不理想,音太高会“炸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