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男人不戴花?
古代男子簪花图
如果在街头发现一个头戴大红花的男人,
你会怎么想?
神经病?
娘娘腔?
行为艺术?
其实人家可能只是在
追忆传统习俗!
是的,男人戴花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
而且历史长达上千年。
在古代,男子爱花、爱戴花的程度却是须眉不让巾帼,全然不在妇女之下,尤其是宋朝时期。
簪花图 杨升庵
宋朝男子,究竟有多爱戴花呢?从古诗词当中就能看出来!
〔宋〕苏轼 《吉祥寺赏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 十里珠帘半上钩。〔宋〕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事实上,关于男子戴花的确切记载,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帝览之,嘉赏焉,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时人荣之。一天,唐玄宗看到春日长安的美景,一时有感就下令让百官吟两首诗来听听,一个叫苏颋的大臣写下了「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的诗句,玄宗一看,这写得好呀,必须赏,于是亲自给他头上戴了朵花。
到了宋朝,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于是乎,簪花这一文艺事就更为流行了。
〔宋〕诗人杨万里曾写过宫中筵席上的簪花盛景: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在宋朝,男人头戴一朵花,往往象征着地位尊贵、家世显赫,不仅权贵人士,朝廷中人喜欢这么干,而且皇帝也加入了戴花队伍中,尤其是宋徽宗,每次出游都要“裹小帽,簪花,乘马”,就连犯人出狱的时候,狱卒都要给他们脑袋上插朵花才可以离开。
货郎图 苏汉臣(宋)
并且,“凡预大宴并御筵其所赐花,并须戴归私第不得更令仆从持戴,违者纠察”,也就是说,男人戴花,已由一种普通的习俗升格为国家礼仪制度了,可想而知,在宋朝,男子戴花是有多fashion了。
〔宋〕魏了翁《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连夕雨盈畴。先为农家做麦秋。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又与随时验乐忧。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为尔簪花插满头。说到这,肯定有人很好奇,他们是如何戴花呢?又喜欢戴哪些花呢?
唐宋男子如何戴花?
唐宋男子戴花,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头上戴花,一种是帽子上戴花,可以只戴一枝花,或者也可以把花插满头。
货郎图局部 苏汉臣(宋)
春社醉归图局部 李唐(南宋)
唐宋都流行戴哪些花呢??
首先鲜花最为常见,尤其是菊花和梅花,是常见的用来簪花的品种,在当时广为流行。〔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宋〕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宋代《田畯醉归图卷》〔宋〕陆游《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除此以外,还有绢花(象生花)和玻璃花。
〔宋史〕:有诗云:京师禁珠翠,天下尽琉璃。其中的琉璃,即指玻璃花。
大傩图(宋)〔宋〕苏轼见其弟苏辙朝中簪花归来,戏作诗云: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这“银幡”,便是以金银箔纸制成的象生花。
四相簪花图 仇英(明)
不过宋朝以后,男子戴花的就逐渐少了,元朝期间还偶有关于男子戴花的描述,明代之后,男子戴花的习俗不再流传。直至现在,头上戴花,也成为了一件人人避之不及的羞愧之事,非但男子不再戴花,就连女子也少有戴花的了。因为在凡人的观念中,女子阴柔、男子阳刚,所以花朵也被戴上了“女性专属”的标签,但上天又何尝规定过花朵只属于女人呢?
鲜花,优雅动人,本来就有一种阴阳调和的美,无论男女簪花,都是一件既美好又风雅的事情,头上戴花,不仅仅只是女子的专利,也是古代男子一度爱极了的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