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为什么牛,看看出论断和时间线,不服不行~~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当年读过,如今再看,仍然叹为观止文章全面分析了政治军事经济资源国际国内,请注意这是1938年,离所谓2战正式爆发还远着呢,

一,看看他说国民党政府英美不叫它投降,它就不敢投降:

【原文】“ 第二是中国方面。中国坚持抗战的因素有三个:其一,共产党,这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国民党,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它也就不会投降。又其一,别的党派,大多数是反对妥协、拥护抗战的。这三者互相团结,谁要妥协就是站在汉奸方面,人人得而诛之。一切不愿当汉奸的人,就不能不团结起来坚持抗战到底,妥协就实际上难于成功。”

二,看他对资源的分析:

【原文】“ 几十万人的伤亡,武器和弹药的消耗,士气的颓靡,国内人心的不满,贸易的缩减,一百万万日元以上的支出,国际舆论的责备等等方面~~根据东三省的经验,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般地只能是支出资本时期,不能是收获时期”

三,看他对希特勒走向的断言:

【原文】“ 参加战争的这些国家共有差不多六万万人口,几乎占了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的战争的特点是无间断和接近永久和平的性质。为什么无间断?意大利同阿比西尼亚打了之后,接着意大利同西班牙打,德国也搭了股份,接着日本又同中国打。还要接着谁呢?无疑地要接着希特勒同各大国打”(3年后果然2战爆发),

三,看他对日本北上南下的预言;

“它一定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或两处都打”,并且说由于苏联的强大,它会停止进攻西伯利亚的计划。请注意这是一九三八年五月,诺门坎战役发生在一年之后的一九三九年五月:

“ 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或两处都打。欧洲战争一起来,它就会干这一手;

日本统治者的如意算盘是打得非常之大的。当然存在这种可能:由于苏联的强大,由于日本在中国战争中的大大削弱,它不得不停止进攻西伯利亚的原来计划,而对之采取根本的守势。然而在出现了这种情形之时,不是日本进攻中国的放松,反而是它进攻中国的加紧,因为那时它只剩下了向弱者吞剥的一条路。那时中国的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的任务,就更加显得严重,更加不能丝毫懈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