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堂兄弟迎娶维吾尔族亲姐妹,网友:亲上加亲!
近日,在新疆阿克苏工作的一对河南堂兄弟经当地人介绍,与新疆的维吾尔族亲姐妹相识、相恋,并成功迎娶这对亲姐妹,并得到同事、家人和当地人的众多祝福,让不少人羡慕。
两对新人
堂兄弟和维吾尔族亲姐妹喜结良缘
11月20日,回忆起一个月前自己和堂弟结婚典礼的幸福场面,老家河南省鹤壁市的小伙子张晓朋在长途电话里语气显得依然激动不已。
张晓朋和热亚木的结婚照
10月1日,新疆阿克苏地区大宛其乡豪玛宴会厅异常热闹,乐声阵阵,歌声飞扬,瞬间让这个普通的宴会厅变成了一个美好的婚礼殿堂。桌上摆满了维吾尔族特色糕点、瓜果等美食。前来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们聚集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与平常婚礼不同的是两对新人中,迎亲的是两位汉族堂兄弟,而新娘则是两位维吾尔族的亲姐妹。
吐尔逊·艾西丁老人是两位新娘的父亲,四亲八邻听说他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汉族小伙儿的事儿纷纷前来祝福道喜。“两个孩子老实、善良,工作也稳定,对我女儿也好,女儿嫁给他们,我很放心……”大女儿买热亚木·吐尔逊帮不太会说汉语的父亲翻译着。
庞龙伟和古丽扎旦木的结婚照
老人说的两个让人放心的女婿分别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众维煤业24岁的职工张晓朋和众泰煤焦化公司的职工庞龙伟(因为随母亲姓庞),他们俩是一对堂兄弟。老人的大女儿买热亚木今年24岁,嫁给了堂哥张晓朋,小女儿古丽扎旦木20岁,嫁给了22岁的堂弟庞龙伟,两位河南小伙儿用朴实、厚重的性格打动了吐尔逊老人。
张晓朋:第一次相识便埋下爱情的种子
张晓朋和庞龙伟的叔叔老张是河南能源2008年第一批入疆的老员工,在新疆工作多年,一直深爱新疆,感觉新疆的风土人情很好。
2017年7月,毕业离开校门的张晓朋和庞龙伟一对兄弟正为找工作发愁时,他们叔叔建议他们考到新疆去。
“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我们俩都顺利通过了招聘,去了新疆。”张晓朋说,他在众维煤业工作,堂弟在众泰煤焦化工作,刚开始他们有点不太适应,但是叔叔和婶婶一直很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请他们到家中吃饭,聊聊家常,慢慢的我们也深深爱上了这里。
张晓朋和热亚木参加集体婚礼
了解到堂兄弟俩都是单身时,张晓朋的婶婶耿爱娇便开始留意身边的女孩,买热亚木是耿爱娇上班的服装店的同事,是个性格开朗的维吾尔族姑娘,汉语说得好,耿爱娇特别喜欢她,于是就把她介绍给张晓朋认识。
或许是缘分,两人第一次相见就无话不谈,像是许久未见的挚友,爱意在他们心中渐渐萌生。“最爱看她跳舞,只要音乐一响,她就可以翩翩起舞,像个美丽的天使。”张晓朋觉得他和买热亚木是命中注定的姻缘。张晓朋和买热亚木相互倾慕着对方,他们俩进入了热恋状态,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可是,当买热亚木把与汉族小伙张晓朋恋爱的情况并要跟他结婚的决定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家人的反对。
买热亚木顶着压力向父母耐心地讲张晓朋对自己的点点滴滴,并发动周围的朋友对父母劝说,张晓朋诚实、幽默、朴实的性格最终打动了买热亚木的父母,同意了这门婚事。
庞龙伟:用细心和真诚打动爱人
刚得到幸福的买热亚木还不忘亲妹妹古丽扎旦木·吐尔逊的未来,丈夫的堂弟庞龙伟便是最佳人选,买热亚木和婶婶耿爱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再成一门婚事,岂不是“亲上加亲”,当时就得到了耿爱娇的支持。
庞龙伟第一次与古丽扎旦木见面,便喜欢上了这个维吾尔族的女孩,一双大眼,高高的鼻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之后,只要庞龙伟一有时间就主动打电话、发微信,嘘寒问暖,古丽扎旦木汉语不好,所以庞龙伟每次发微信就尽量用语音。
庞龙伟的细心周到、热情主动,让古丽扎旦木更加感动,虽说他们语言上还有一些障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两个年轻人相识、相知、相恋的步伐。
庞龙伟和古丽扎旦木的结婚照
“他对我很好,愿意迁就我的小任性,给我制造小惊喜,为了和他无障碍沟通交流,我现在也正在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古丽扎旦木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道,他们彼此喜爱,互相谦让。有了姐姐买热亚木的先例,妹妹古丽扎旦木跟父母说完自己和庞龙伟的故事,也得到了父母的同意。
“阿塔(爸爸)说知道我的单位,不爱与人交流的他还专门找人打听我在公司的情况,现在他对我和堂哥都特别满意。”庞龙伟说。
“我两个女婿真诚、朴实的人品打动了我。”吐尔逊老人一说起自己的这两个女婿,脸上满满自豪感。
只要两个人相爱了,认定了对方,管他什么民族,就大胆、幸福地在一起吧!(河南能源、大河报洛阳新闻等综合)
作者:谷武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高飞,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