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育成指南
▼
-文字稿-
谁不喜欢吃便宜又方便的香蕉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17 年中国人吃掉了近 1500 万吨香蕉,相当于 1000 亿根。
如何科学地种植香蕉?
虽然看上去长得像树,但是香蕉其实是草本植物。长在地面上的是它的伪茎,真正的块茎埋在地下。
每结一次香蕉,伪茎就会枯死,所以果农会在收割时砍掉旧的伪茎,方便新的伪茎生长。
我们吃的香蕉都是 Musa acuminata(A) 和Musa balbisiana(B)二者的纯种或杂交多倍体。
今天在市场上常见的香蕉——香芽蕉——就属于 AAA 三倍体群,其他的组合如 AA, AAB,ABB等,则包括了帝王蕉、芭蕉,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香蕉。
香芽蕉有几十种栽培品种,吃起来都差不多,主要在植株高度,抗风,抗病虫害和果实尺寸上有差异。
香芽蕉的产量相当高,每六个月便最多可以收获 20 公斤,差不多 160 根香蕉。每个 420 平方米的标准篮球场可以种植 100 株香蕉树,这个篮球场,每年就可以收获三万根香蕉。
合格香蕉需要满足一系列标准,除了尺寸,重量,外内弧面长度比等指标外,还要满足果面缺陷上的要求。一级香蕉就要求每梳香蕉单果斑点小于 2 个,斑点直径小于 2 毫米。
这些斑点是由酶促褐变反应导致的。
香蕉皮的细胞被破坏后,细胞中的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会与氧气相遇,将酚氧化为醌,醌类聚合产生黑色素,形成斑点。同时,被破坏的细胞会释放乙烯,加速其他香蕉的成熟与腐烂。
因此,为了能将脆弱的香蕉完好地送到超市,业界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因为成熟的香蕉容易被压烂,所以香蕉在未成熟时就会被采摘下来,被称为青蕉,每斤一元左右。
之后,农产品公司会将香蕉清洗,并在咪鲜胺,异菌脲等低毒保鲜剂中浸泡杀菌,以延长保鲜时间。洗过的香蕉非常光滑,如果你买到的香蕉摸起来黏糊糊的,那么这些香蕉应该没被洗过。
香蕉会在低温环境下被运送到目的地,进入冷藏室催熟。
这是一份乙烯发生器的专利,设置定时器后,自动控制的电磁阀将加热的乙醇通入电热棒,加热的乙醇气体在通过催化剂后就能被转化为乙烯。
一个15平方米的房间配置一台乙烯发生器,就能同时催熟 40 万根青蕉。经过五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出货了。
上市前,优质香蕉还需要经历一次筛选,挑出尺寸不达标或破损腐烂的香蕉,然后包装。在一些严格的加工厂,百分之四五十的香蕉都会被人道毁灭。
此时,一斤香蕉的批发价大约为4元左右,翻了四倍。而在各大商超和水果店分装出售的香蕉,则能卖到每斤5元左右。
在菲律宾,中国南方和台湾地区等香蕉种植区,台风和病虫害是香蕉最主要的威胁。
香蕉一旦遇到台风,在没有防风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吹倒。少部分香蕉幸存者就会供不应求,达到三元每公斤甚至更贵。
而病虫害对香蕉业有更深远的影响。
由于三倍体的香芽蕉只能无性繁殖,商业种植的香蕉几乎没有基因多样性。这让我们吃到的香蕉口感高度一致,也让香蕉种植园更容易遭受灭顶之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流行的大米七香蕉比现在的香芽蕉更好吃且不需要催熟。然而一场一型黄叶病就让这个优秀品种全军覆没。之后,尺寸更小,不够甜且必须催熟的香芽蕉才因为抗病能力成为了主流。
如今,香芽蕉又遇到了来自四型黄叶病的威胁,这种病目前主要在东亚地区流行。尚未波及全球最大的香蕉生产地带——中美洲。
因此,蕉农们需要随时面对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价格波动。
比如 2018 年夏天,台湾香蕉的收购价就出现了大幅下跌,一度只有每公斤 2 毛钱。以至于台湾政府第 4 次启动了香蕉去商品化措施,销毁了 3500 吨过剩香蕉。
不过,台湾各界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比如台湾“行政院长”赖清德就曾经推荐过香蕉的全新吃法:水煮带皮香蕉,搭配酱油和大蒜,养生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