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都让人泪崩,难怪他能封神

作者|   她姐

来源|   她刊

  一座绞刑台,一根粗麻绳,一件旧棉衣……

  94年前,李大钊同志在这三件物品的陪伴下,英勇就义。

  享年38岁。

500

  CCTV-4,下同 

  她姐在搜索关于李大钊的生平事迹时,看到了这样一张旧照:

  他端正坚定地站立着

  面容平静

  没有戴眼镜

  神情泰然自若

  透露着共产主义者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气概

500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施以绞刑前。

  《北京晨报》曾报道过当时的情况:

  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

  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

  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500

  关于李大钊,你了解多少呢?

  她姐前几天受邀参加电影《革命者》首映礼。

  看完电影才发现,我们对先生的了解竟然少之又少。

  今天,她姐想告诉所有人,英雄李大钊是如何: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500

  「蝼蚁」丛生的世界,苦难滋生力量

  1921年,共产党建立之初,中国正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统治腐朽的双重灾难之中。

  国家和民族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来回挣扎。

  电影开端,就讲述了这样的众生皆苦。

  李大钊(张颂文 饰)在矿厂事故现场抱着一个满身是伤的小孩儿走向人群,流着眼泪一遍遍问:

  「他的父母在哪?」

  回应他的,是飘渺凄恻的声音:

  「他是孤儿。」

  放眼望去,那些本该天真烂漫的孩子,满身泥泞,活在不属于他们的白色恐怖世界里。

500

  电影《革命者》 ,下同

  这些矿厂工人,卑贱如蝼蚁。

  在那个充斥着不公的年代:

  「一头骡子工作一天,工钱是五角。

  一个工人才二角。

  一头骡子倒下了,资本家赔一百元。

  一个工人,才赔三十元。」

  身处这样的人间地狱,如果不反抗就只能等死。

  于是,在李大钊的号召下,所有工人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自己和孩子而战。

  「我们今天流的血,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500

  这些矿工,头戴探照灯,手牵手,成群结队、毅然决然地卧倒在铁轨上,逼停充满血性暴力的列车。

  无声地反抗、有力地对打,不死不休、异常悲壮。

  放眼望去,矿灯的光宛如满天星辰。

  这,就是革命汇聚的点点萤火。

500

  在电影《革命者》中,有这样一件事,让她姐记忆深刻。

  在上海租界,俄国暴徒当街枪杀一名叫徐阿晨的12岁报童。

500

  李大钊抱起他眼前这个死去的孩子,决定为他讨回公道,唤醒民众的激情和热血。

  于是,在李大钊的鼓舞和带领下,各个阶层的劳动人民在租界反抗。

  面对指向他们的枪,李大钊说:

  「租界是上海,上海是中国的,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国的。」

  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来自哪里。

500

  因为民众汇聚而成的力量太过强大,大使馆顶不住压力,关押了杀人的俄国人。

  还给死去的徐阿晨一个公道。

500

  这次抗议的胜利,是李大钊和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这次胜利,彻底激起了上海民众的斗志。

  也让所有人坚信:

  只要中国人团结起来,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事实证明。

  苦难滋生的力量,倔强而孤勇。


500

  没有枪的革命,肉体也能筑起城墙

  在这种年代里, 革命并非易事,支撑李大钊的信念来自于:

  「唤醒中国人麻木的心,拯救中国;

  对死去学生和共产党人的愧疚。」

  同样也是这两点,让李大钊毅然决然赴死。

500

  很多人都知道先生死于绞刑架。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赴死前被敌人关押22天,经历了怎样惨绝人寰的虐待。

  在这22天里,他被严刑拷打、被电击摧残精神,被插进指缝的竹签剥掉一颗颗指甲……

  在暴力致死的威逼下,他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2000多字对党的宣言,只字未提党的机密。

500

  很多人称赞李大钊不畏敌人,倔犟勇敢,流血不流泪。

  可他真如世人称赞的这样刚毅吗?

  并不是。

  他会哭,会哭得很大声。

  《革命者》中讲述了这样两个故事——

  面对酷刑,李大钊先生没哭;

  得知妻儿被抓,他也没哭;

  但是听到狱警用讥讽的语气说:

  「你的共产党朋友都死了。」

  他闭着眼睛,眼角留下的泪水和着血。

  这一刻,他哭自己不能与他们并肩赴死。

500

  1926年3月18日。

  在北京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

  李大钊带领学生抗议。

500

  他们却被手持枪支的军警血腥镇压、暴力枪杀。

  死在枪口下的学生足足47人。

500

  其他大部分人被砍伤,送往医院。

  李大钊先生,也未能幸免。

  在医院的走廊,先生靠在妻子赵韧兰(佟丽娅饰)肩头,哭着说:

  「为什么我们没有枪?为什么没有枪?」

500

  如果有枪,这些学生就不会死。

  如果有枪,中国人的脊梁就能更直一点。

  但很可惜。

  那个年代除了革命者的满腔热血,其他的,一无所有。

  但也正是这次浩劫,让李大钊先生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生逢乱世,必将要有人用血,铺出一条充满光明的路。

  这条路,叫革命。

  那束光,叫中国共产党。

500

  我们死后,你们就是我们

  1927年4月28日,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和民众导向,以「意图扰害公安、颠覆政府」等罪名为由。

  公开处决李大钊以及20多名革命者。

  赴死前,身着棉袍的李大钊,镇定自若,俯视着敌人做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说:

  「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500

  她姐听过很多人问:

  「为什么没人救李大钊?」

  不是没人救,而是先生自己决心赴死。


  其实,李大钊有很多机会可以活下去。

  有人成功潜到狱中,想带他逃出去,但是被拒绝了。

  他选择用鲜血唤醒中国人,舍一人而救千万人于水深火热,他虽死无悔。

500

  先生牺牲前被虐杀,牺牲后也未能安息。

  为了镇压革命,李大钊被迫停灵六年。

  直到1933年初,革命局势初见稳定,赵纫兰在各阶层人民的帮助下,才接回先生的遗体。

  出殡当天,前来送行的队伍从几十人,变成了近千人的大队伍!

  撒向大地的纸钱,变成了印着「革命万岁」「团结起来打倒列强」字样的标语。

  送葬队伍中最响亮的不是哭声,而是口号:

  「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

  「革命事业决不妥协。」

  这次葬礼,是最掷地有声的抗议。

  从那时起,团结、反抗、奋起、血战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信仰。

500

  《革命者》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直接让她姐泪崩。

  李大钊去世当天,赵韧兰并不知道丈夫遇害。

  她以为丈夫还能像往常一样回家吃饭。

  只是没想到。

  她收到了一封无字信。

  这封信,是当年和先生的约定。

  李大钊说:

  「如果你收到了一封无字信,就意味着我死了。」

  一时间,赵韧兰的悲痛和绝望一起涌上来。

  但哭着哭着,她忽然笑了。

  大字不识一个的赵韧兰竟然在这封信上看到了「光明」二字。

  窗外的阳光洒到她脸上。

  她无比清醒地知道,先生的去世势必会成为燎原的星火,一发不可收拾。

500

  小时候写作文,总是希望那些牺牲的前辈们,能醒过来看看这翻天覆地的中国。

  但是《革命者》中李大钊和牺牲的千万烈士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

  不要盼望我们回来,我们走后,你们便成为我们。

  看完《革命者》,有人问:

  「电影会有后续吗?」

  我猜不会。

  因为如今的盛世繁华,国泰民安,就是革命者最好的后续。

  在革命过程中,有人为国而生,为国而亡;

  有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绝处逢生,以命搏未来。

500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

  《革命者》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电影。

  更是在时时刻刻警醒中国人。

  我们的美好生活是用无数的鲜血与牺牲才换来的。

  百年前,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两人深信: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百年后,华夏山河,繁荣昌盛;

  亿万人见证:

  如今的环球早已是赤旗的世界。

500

  先生您看,这盛世山河、终究如您所愿……

  星辰不再陨落,伟业代代永传!

  愿:

  吾辈青年如李大钊先生之念: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监制 / 她姐

  作者 / 恶魔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