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易武,像云豹这么厉害的动物还有11种!

  “你看这是什么兰花?”

  我把相机屏幕上的那束淡紫色的附生兰放大,给坐在边上的子驭看。

  外面又开始下起大雨来,大到我们无法在那棵巨大的高山榕树下呆着。于是我们只好躲在车里,一边查看刚才在树下所观察到的附生兰,一边等雨停。

500

  云雾缭绕的山林 图源大猫

  

  这里是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镇的一个著名古茶村落的边上。

  这个村子叫落水洞,距离镇子很近,前一天晚上我们在附近夜巡时看到路边的一棵树上有一只黑白飞鼠。

  我很喜欢这个坐落在山顶的村子,这里的茶园伴随着一些原生的大树,并不像一些新开的茶地那样,平平整整了无生气。

  几年前我在这棵长满了附生植物的大高山榕上也遇到过一只鼯鼠,并且在附近的林子里邂逅了平生第一只野生小灵猫。

  “多花指甲兰。”子驭查了半天,很确定地跟我说。

500

  多花指甲兰 图源大猫

  这棵树上现在能确认的至少有4种兰花:多花指甲兰、多花石豆兰、美柱兰,还有某种羊耳蒜。

  既然雨还在下,学植物出身、善于用各种模型来解释世间万物规律的子驭就开始跟我讲起这些兰科植物的故事:

  它们附生在这些高大的热带巨树上,与某些真菌有着神秘的共生关系。大树的枝杈给它们提供了根系附着支出,它们在此吸收阳光和雨露,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些大树上的客人们往往喧宾夺主地长满整个树干,甚至让人以为它们是大树的树叶和花朵——

  事实上这么理解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它们确实世代生长在一起,大树被砍掉后,这些兰花也将消失。

  这棵树上的兰花开得不算多,我记得2年前来易武的时候,深山里的大树上拥有更多的兰花(和多种石斛),甚至走在树林里掉落在地面的树枝上可能也生长着盛开的石斛。

500

  多花石豆兰 图源大猫

  我不知道这些兰花除了让我觉得好看以外对这个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面前这根横着的大树叉子,如果是在深山里的话,一定会有灵猫和猴子在上面行走,去吃那些榕果。

  云豹也会在上面活动,去捉那些灵猫、猴子和鼯鼠。

500

  北豚尾猴

  

  我们此行的目标依然是云豹。

  来之前子驭已经根据国外对云豹栖息地的研究,并结合国内已知的云豹记录位点,通过对遥感卫星照片对森林进行分析,使用ArcGIS软件绘制了中国云豹潜在栖息地。

  根据2019年一篇关于大陆云豹栖息地研究和保护的论文(Multi-scale habitat modelling identifies spatial conservationpriorities for mainland clouded leopards (Neofelis nebulosa))中所描述的观点:云豹对于林冠层郁闭度高的森林有非常强的依赖性,但是对灌草丛环境也有特殊的要求。

  当森林覆盖度从100%降低到65%的时候,云豹的拍摄率下降了3/4,而满足保护一个云豹种群的栖息地至少应该达到800平方公里。

  值得指出的是,得到上述数字的研究是建立在从2008-2016,2948个相机位点、涵盖9个国家(印度、尼泊尔、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不丹、泰国)的大尺度云豹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我们可将其视为具备高度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知识来评估中国的云豹栖息地现状。

500

  论文中认为的云豹适宜栖息地 图源网络

  但我们也认为,集中在这种相对热带的区域做的研究,可能并不足以说明中国云豹历史分布区里的真实情况。

  我们知道,在中国江西、湖北、安徽等地,实际上云豹所生存的环境和气候已经与热带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在冬季,它们也会遇到少量降雪,而这些地方的森林组成与热带区系也有较大的差别。

500

  虽然都是林子,但还是有差别 图源大猫

  我们将天然常绿阔叶林作为云豹的最主要栖息地类型。栖息地模拟出来后结果很让人揪心:最大的一片中国云豹栖息地位于存在领土争端、难以开展工作的藏南地区。

  除此之外,我们在中国基本找不到能够达到800平方公里、并且有云豹存在证据的连续的好林子了。

500

  森林质量图 图源网络

  这是一个足以让人放弃继续研究的结果。但我们也知道中国的云豹确实还在,即便没有理想的栖息地,但是差一点碎一点的栖息地还是有的。

  边境上一些栖息地,比如易武、尚勇,若与老挝的栖息地面积相加,则还是一片较大的栖息地。而且这个结果会提醒我们,云豹保护的紧迫性:

  很显然,中国境内的云豹大都是低密度存在,这种情况很容易就会走向区域灭绝。

  

  易武是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地方。

  从地理上来看,它位于西双版纳州的东南角,与老挝接壤,属于名副其实的边陲小镇。

500

  易武在云豹栖息地中的位置也很重要 图源网络

  易武有个州级自然保护区,也就是相当于市级保护区。

  级别虽低,但是它的面积并不小,达到33369.9公顷,即300多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比我们在华北的小五台山、驼梁国家级保护区的面积还大,比北京的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大100多平方公里。

  虽然易武保护区面积不小,但是却并未划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之相邻的有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个子保护区:位于勐腊县的尚勇和勐腊子保护区。

  而易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这里是亚洲象迁移的重要通道,从普洱市的江城县到版纳的勐仑,大象在迁移时会路过易武,网上一些关于易武没有亚洲象的说法是错误的——

  就在我们到达易武的当天晚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在易武前往勐腊的路上监测一群多达30多只的象群。

  当然,猫盟关注易武并不是为了大象。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认知里,易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廊道地带——不但是大象的迁移廊道,同样也是中国-老挝的重要动物通道。

500

  食蟹獴

  易武保护区之所以能成立,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

  易武保存有相当完好的天然森林。

  易武的海拔较高,镇子几乎就建在山顶上,海拔达到1300米,前往易武镇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爬山的过程。这个海拔高度使得易武避开了版纳的橡胶大开发,只在低海拔地区有一些橡胶林。

  而易武的山相对来说比较陡峭,这种崎岖的地形又导致易武的森林并未遭到大面积开发,因此在易武我们还能找到不少天然林。

500

  这里的林子 图源大猫

  2009年起,我们所熟悉的大象专家,版纳保护区科研所的郭贤明所长就开始在易武进行调研。2013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关专家的建议下,易武州级保护区申报成立,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管。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缘分的时间点,因为猫盟也是2013年正式注册成立的。

  此时普洱茶已经在市场上兴起,易武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是普洱茶非常重要的产地。

  到了易武,当地人都会告诉我们:普洱茶其实都是易武茶,被普洱那边钻了空子,才让人们都觉得是普洱产的。

  而不断提高的茶叶价格,则为原本贫困的易武提供了新的经济突破口。茶地的面积开始增加,一些著名的产茶寨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比如落水洞、刮风寨、麻黑等等。

500

500

500

500

  猪獾、鬣羚、黄喉貂和豪猪

  大雨停了以后,我和子驭继续下车溜达。在一个寨子边上我们遇到一个老茶农,他刚刚从山坡上的茶地里给茶树打完药上来,于是我们便问他:

  您家里种了多少亩茶叶?他说,大约50亩。

  我又问:您家的茶叶今年每斤大约多少钱?他说:3000到5000,看品质。

  我说:那您家里可挺赚钱的啊。

  这种茶叶经济的兴旺发达,为今天保护区的管理难题埋下了伏笔。

  因为茶地都是在问天然林要地,当自家包产到户的林地不够用之后,一些茶农便会开始打国有林和集体林的主意,常见的方式主要是在天然林里开出小林斑,或者将天然林林下清空,进行茶树种植。

  保护区对此一直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在高昂的茶叶价格面前,管理控制的难度非常大。

500

  像这样的林子还能存续多久呢?图源大猫

  如今,为了协调解决易武茶地种植的问题,版纳州将易武保护区的管辖权从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脱离,划归勐腊县林业局管理。

  这使得保护区兄弟们的心里颇不是滋味。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5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