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人妈妈亲述:做试管婴儿有多难?5次取卵,2次移植,打200针,换三家医院 …
02
连换几家医院,差点去美国借卵
这次失败后,我们就暂时没有做任何治疗,一直拖到了2017年底。我们按照英国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发布的英国医院的IVF成功率排名,从高到低,去了伦敦一家挺有名的生育诊疗所。
据说这是一家用药很猛、收费很贵,但是成功率很高的诊所(尽管他家的成功率也没被证明过)。可能比较适合妈妈体内抗体比较厉害、会攻击受精卵的患者吧。
他们会要求你做抗体测试,还要花1000多镑的测试费送到美国检验,而且打的抗体药也很贵。
我们在那做了精子活力测试,一位很年轻的医生说IVF很贵很折腾,我们最好能自然受孕。我感觉他没有特别迫切地要收我们做病人。
之后,我们又按照英国IVF成功率和网上各种搜索出来的贴文选了另一家医院,这算是很大的私立综合医院吧。
我们预约的是一位女副院长,做了一系列常规验血检查,检查出有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就吃少剂量的药(这个药在受孕期间我一直在吃,社区医院都会免费开)。
但是总体到医院就诊过程,按照男朋友的说法,像是一个工业化的孵化场。做B超的护士竟然说看到我有两边卵巢(之前已经切除了一个),着实把我吓到了。医生给我一种只管看屏幕读数据,不管病人实际情况的感觉。
最后,我们在2018年1月做了一次IVF,用最简单但最大计量的药,促了2-3个卵泡,取卵当天给了我一个私人病房住。
▲医院的私人病房(图片由Sheila提供)
但是我感觉实际进手术室取卵时,已经超出我前一个晚上打促排针(卵泡达到一定大小,就会打促排,最后促使卵子成熟然后排出,一般是36个小时后排)后应该取卵的时间。最后的手术报告结果是没有取到一个卵子。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有足够的知识,应该质问医院的。而且我在手术后感觉不舒服,有腹泻的情况,感觉医院给肛门里用了什么药,但是没有告知。
后来我们去看医生,想知道能否从这次治疗和手术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有哪里可以提高优化的,医生直接让我们去美国借卵(使用捐卵人的卵子来进行试管婴儿,婴儿与受孕母亲没有血缘关系,但与父亲可以有血缘关系)。
于是,在这个医生的“忽悠”下,我们还真的付费约了一个在美国由华人开的诊所,咨询借卵(此处省略很多字,而且我们差点花很多钱去纽约了)。
03
遇到负责任的医生,打了上百针,终于怀上孩子
在那家很大的私立综合医院预约做IVF手术期间,我去洗牙时无意中提及我们到纽约借卵的计划。洗牙的护士说,她去了一家做IVF的诊所,简直“太棒了”。
我当时想,这都是个人体验,无从参考,但护士提到的这个IVF诊所的名字,我记住了。
在那家私立综合医院的IVF失败后,我开始去这家洗牙护士提到的诊所,并预约看了副院长O医生。
专业、耐心和细致,这是我们对他的感觉。他事无巨细地咨询我的病例,甚至帮助我找出社区医院多年未能确定的病症,那就是我是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社区医院各种抽血还用铁片来“打发”我。
其实地中海贫血携带不是病,天生的血小板会比常规小一些,但是补充铁对器官有害无利!也正因为他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加上对IVF的期待已经不是一击即中,因此,对他的建议,我们还是很信任的。
患者和医生的互信也是做IVF的基础,否则这么一个多环节且各环节都可能出错,导致整个过程都失败的事情,很难一直坚持下去。
考虑到我只有一侧受损的卵巢,O医生建议采取多次取卵、受精、冰冻、解冻,再培植到5天胚囊,再移植到子宫的治疗方案。
▲医生为Sheila选的治疗方案(图片由Sheila提供)
因此,从2018年3月开始,每隔一个月,我就开始了不断循环接受治疗、取卵、受精培养再到冰冻受精卵这个过程。
每次费用大约是5000多镑,这个价格不是固定的。因为每个人使用的药物不同,总是有些浮动的。而且大钱已出,小钱我们就不计较了。
医生说,就算给我大剂量的药也没有用,米袋子就这么些米,怎么促也不会出来特别多的卵子,所以他采取的方法是比较温和的,也就是采取自然药物治疗(促卵泡针无非就几大类,自然的和人造的)。
对卵泡的发育情况,他们也跟踪得比较紧密,基本是隔天或者隔2天就B超,看卵泡的发育情况和体内激素水平,再来调整药物。
卵泡发育就像是一个竞赛,一般会有领头羊,然后有中间的和随后几个助跑的。有些卵泡在自然的状态下,会慢慢长大,另外那些小的卵泡在药物的作用下,也有营养和时间跟着领头羊一起成长到一定大小。这样里面包含可用卵子的几率就会提高。
如果领头羊的卵泡发育得太快,就会排出卵子(如下图中间的大卵泡),那么剩下的卵泡(旁边的小卵泡)还没机会长大,就浪费掉了。
▲卵泡发育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家医院,我每一次获得的卵泡数量可以用“惊喜”来形容。毕竟IVF是一个数字游戏,有数字才能说质量。
具体的数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在3月,成功获得并冰冻了2颗受精卵,5月有1颗(造成这个结果我可能也有责任,因为晚了几天才想起用药,虽然医生说没关系,但是心里总有点疙瘩),7月有2颗。
▲医院给Sheila设计的疗程,每天用什么药,用多大剂量都有规定,一个疗程大概十多天(图片由Sheila提供)
其实做完前两次IVF后,男朋友也担心经济压力,还有怕我沉迷其中没有止损的意识,他并没有特别想做第三次。第三次是我要求做的,也幸好第三次结果也不错。
总体感觉是这家医院的效率比较高,环境没有像上一家医院那样人满为患,而且医生、护士包括做B超的几位女士都很专业。我的病例、用药、卵泡监控均用电脑记录,这和其他大医院还用纸手写记录比,截然不同。
▲医院为Sheila做的电子记录,用来跟踪卵泡大小,验血激素水平等,供医生直观判断用药以及何时开始打最后促进卵泡成熟排出的针(图片由Sheila提供)
最重要的是预约手术完全按点,每次取卵没有疼痛或者麻药后遗症,我有几次还为了省钱要求男朋友带我坐地铁转车回家。
最终,我们凑齐了5个发育到三天的受精卵后,约了医生讨论移植选择。
传统来说,移植发育到三天的受精卵也是可以移植的。英国有规定,40岁以下最多移植2颗,所以我们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根据受精卵在冰冻前的分裂情况(有多少个细胞、碎片化程度来评级),我们可以选择放1个最好的,或者放2个,再继续放剩下的。
最后医生建议,一般培育到5天的胚囊细胞已经复制很多,情况比较稳定,移植后最有继续发育下去的可能性。发育不到这个状态的就算移植到体内,也有很大可能性因为受精卵先天不足,导致流产。
医生虽然尊重我们的选择,但还是建议全部解冻后,让受精卵在实验室里继续培育到第5天的胚囊状态再移植。
我们当然也尊重医生的专业,尽管有点担心到最后,没有一个受精卵可以移植,白白浪费了钱和时间。
所以,在选择移植的问题上,也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就只有2颗发育到三天的受精卵,医生可能就会建议直接解冻直接移植了,但是我们有5颗,似乎还有一个冒风险的“本钱”。
于是,我开始按照医生指示打针用药,让身体进入到类似人体自然受孕的状态。实验室解冻5个受精卵两天后,通知我们剩下2颗可以继续发育,评级大概是5AB或5BB。虽然不是最好,但也不算最差劲了。
移植当天,手术室医生考虑到我的年纪和胚胎质量,建议先一次性移植2颗,我们都同意了。虽然后期只成功了一个,但是这一个后来就成了我们家现在2岁的“牛魔王”。。
在移植后,我通过打针、口服和塞的方式补充黄体酮和打防血栓的针。对比其他很多医院,估计这是能想到最全的方式和最大计量的补充了,到怀孕三个月后才逐步停掉。
▲医生给Sheila开的各类补充黄体酮药物,有塞的、吃的和打针的(图片由Sheila提供)
这期间我应该打了一两百针,大部分的针都是在移植受精卵并且成功着床后为了保胎打的,主要是补充黄体酮的针。大部分的针都不疼,针头也很细。
但是在怀孕后打的一剂专门防止血栓的针就相对来说比较疼,也容易淤青(网上有防淤青的小窍门,用到这个针的时候再去搜一下就行)。
▲在做IVF期间,Sheila打了差不多两百针(图片由Sheila提供)
另外在移植前,我们还按医院的常规推荐,做了子宫的检查和刮片手术。虽然看很多文章说这和受精卵着床没啥直接关系。我们也去问了医生,他说这个就看自己意愿了。
我想:如果土地不好,让种子如何着床呢?于是就做了,也没像网上说的那么难受或者疼痛,但又花了几百镑。
从2018年3月到7月,我密集地做了3次IVF(我是一个月取卵然后受精冰冻,第二个月休息,第三个月取卵受精冰冻,第四个月休息,第五个月继续取受精冰冻,第六个月休息,然后第7个月移植)。直到2018年9月,我移植的受精卵成功,也就是我成功怀孕了。
▲医院的小单间,Sheila在去手术室前以及术后短暂恢复都在这里(图片由Sheila提供)
- 上一页
- 下一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