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区教育局编写小学教材错漏,它有资格编教材吗?

【风闻作者原创,转载请私信】

之前有网友爆料说,石家庄有本教材叫《我和诗歌有个约》错漏百出,一些低级的错别字,连观网小编都看不下去。但教育局对此回应说不会召回重印,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不召回教材是否合理,是否合法?

给之前没有关注过这件事的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是一本有骨干教师编写、将“勾起”写成“钩子”、“蜡炬”改“腊炬”、“藩镇”写“潘振”的教材

500

一开始,教育局表示因为经费支出问题,召回重印不现实,他们会统计错误之后,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说明。(详情参见风闻此前报道《骨干教师编写小学教材错漏百出,教育局:校对失误,不会召回》)

500

但在14日,教育局又改口说,会将出现问题的内部读本全部收回,重新认真审订,由老师对错误进行手工修改后再返回给学生使用

桥西区教育局对这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对其余的内部读本也迅速组织人员重新审订。

500

在微博上,南京先锋书店转发说:

呃,没那么简单吧,理论上出版社的正规出版物,差错率,不过万分之五要修改重印,过万分之五直接报废化浆。这个所谓的自印内部交流读本,需要报省教育厅备案,否则就是非法教辅。

500

评论中还贴了一张图。

500

上图是2005年3月1日施行的新《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条文,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

对于违反此规定,继续发行质量不合格图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第五十规定如下: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目前发现了9处错误,怎么算,这差错率都高出万分之一了。刊发错误让小学教师来买单,这很明显是不合常理的。见过出版社对于书籍错误的处理态度是“读者你自己改错别字”吗?没有吧!

但是有一点《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了“本规定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的质量管理”。

那这本教材属不属于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

此前风闻社区报道过这件事,当时风闻读者质疑,封面上没有印出版社,这算不算是非法出版物?

500

关于非法出版出版物的概念中有一条——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读者也提到了封面没有署名出版社,但这里有一点,这本《我和诗歌有个约》并没有公开发行,没有向全社会公开发售,也没有买卖收费,所以并不符合这一定义。

有读者说,这可以算是内部刊物,评论说:

内部刊物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用于组织内部或较小发行范围,没有那么多规定。比如很多学校的校报、社团的刊物、社会组织派发的文宣品、非公开发售的自费书籍,都是这个范畴。

500

什么是内部刊物?我国有非法出版物和合法出版物,合法出版物里又有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和只在组织团体、公司等内部发行的内部刊物。我们谈论的这本小学教材,可以算作是内部刊物,但就是是对于内部刊物,国家也有着严格的管控。

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的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中明确规定:

对内部资料的编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活动。 

我们现在假设这本教材拿到了《准印证》(不然也是非法的),批发《准印证》也是需要审核的啊。

而且《我和诗歌有个约》是教材,我国对于教材的规定格外严格。

2001年6月教育部就出台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教材的编写的资格和条件、立项和核准以及审定。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是指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含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所以说《我和诗歌有个约》作为内部读物,是适用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这一规定的。办法中写道:

主要编写人员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材初审通过后,可在400个班或2万名学生的范围内进行试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

​除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8月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新广出发〔2015〕45号印发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里,也对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立项和核准以及审定等,都做出详尽和严格的规定。

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印制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规范要求。——《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

然后问题来了,天津市桥西区,一个区级教育局主编教材涉嫌违规;教育局自称教材编写人员是骨干教师,但是就这水平来看,未必都具有相应学科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更别说进行试验教学了,可能印完之后,授书仪式之前,都没人打开来看过吧。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