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机核”意难平:能毁掉苏联超级航母梦想的,只有梦想自己

当人们提到苏联海军历史上的载机舰时,无数记载中避不开的,是海军司令员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与“航母杀手”德米特里·费多洛维奇·乌斯季诺夫,他们围绕航母发展的种种明争暗斗,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不过在回首苏联载机舰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产物时,其实并不能用“为航母呕心沥血半生的海军司令”与“凭个人喜好一手摧毁苏联航母发展的工业官僚”这样简单、脸谱化的方式,将二人分出个“正派”与“反派”来。

500

▲提到戈尔什科夫,从朴素情感上出发,许多人难免会对1160与1153工程航空母舰的“胎死腹中”而扼腕叹息

 

500

▲长期被称为苏联海军“航母杀手”的乌斯季诺夫,真的是“带恶人”么?

 

我们还是要把故事说回到载机舰发展本身。在经历了以“反潜巡洋舰”旗号掩护过关的1123这一“过渡”舰种,以及AVL“轻型航母”方案这种不成功的试探之后,1143型载机巡洋舰与雅克-36M(即雅克-38)的组合,终于将让苏联海军即将拥有固定翼舰载航空兵力。但作为“航母派头子”的戈尔什科夫仍然认为,苏联应当发展一型与美式航母类似的大甲版常规起降载机舰,于是就有了苏联历史上最为接近美式超级航母的设计——1160工程,一款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500

▲来自涅瓦设计局的1160方案航空母舰效果图

 

自米格-23始,以米格-23终

起初,1160工程采用在米格-23歼击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米格-23A舰载歼击机、苏-24K歼击轰炸机、别里耶夫P-42喷气式反潜机与卡-252直升机,这倒是比戈尔什科夫上一次用来“试探”的AVL项目像话多了——在一些俄文文章中称,AVL的设计方案预定搭载新式的可变后掠翼舰载歼击机,但不知为何,涅瓦设计局方面除了卡-25PS直升机之外(毕竟它的资料早在设计1123型直升机反潜巡洋舰时就已经拿到了)根本没有拿到在研飞机的任何数据,只得照着当时美国F-111B舰载战斗机与E-1/E-2舰载预警机的相关数据“凑合”……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在论证与设计时,根本没有与航空制造部门进行协调,亦或者是苏联跨行业间较为“条块分割”乃至于奇怪的保密要求所致;总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AVL“轻型航母”方案还能得到通过,那才是怪事一桩。

500

▲在这张线图中,飞行甲板上的F-111与E-2似乎在无情地嘲讽AVL论证与设计时的“离谱”

 

不过在苏联,这种“顾头不顾腚”式的航母论证与设计,早就不是头一回了,之前甚至还出现过米高扬本人在参观船舶设计单位时,在某个已经下马的航母方案模型上发现了米格机,自己却对此毫不知情的尴尬局面。

然而这回舰载机的事情却因为苏霍伊设计局产生了变化,由于设计局一方认为,与F-111尺寸类似的苏-24K舰载机会超过理论最大舰上起降重量,于是提议以此时尚在图纸上的T-10歼击机为基础,发展苏-27K舰载歼击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舰载战斗轰炸机和截击机,以取代原定的米格-23A与苏-24K,这确实是个诱人的提议。

500

▲后人绘制的米格-23A舰载歼击机想象图,为了适应舰上起降,米格-23A抬高了座舱,改善了飞行员视野,其他性能则与陆基型米格-23ML相当

考虑到美国海军的F-14“雄猫”战机已经于1970年首飞,而就在米格-23A完成设计的1972年夏天,美国空军的F-15也迎来了首飞,这显然有些超出米格-23的能力范围了,米格方面就欣然“让出”了这个舰载歼击机的机会,专心为空军研制米格-29(……然而40年后,米格却要靠着米格-29KUB舰载机的订单续命)。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基本型T-10首架原型机T-10-1都要等到1977年5月才迎来首飞,更不要提在模拟对抗计算中发现性能大幅落后假想敌F-15并被西蒙诺夫“推倒重来”这档子事儿了;当然,这是后话。

 

500

▲F-14A已经在1970年12月21日完成首飞

此时一贯以反对建设美式航母面目示人,热衷于垂直起降飞机的乌斯季诺夫不出意料地提出了反对,理由嘛也相当充分,要求相关单位要将舰载机、弹射/拦阻装置等子系统相对成熟之后再进一步安排。现状看上去也确实如此:不仅蒸汽弹射器、飞机拦阻装置等设备苏联此前从未接触过,好不容易有个米格-23作为舰载歼击机的母型,现在也不要了;看上去“高大上”的东西,其实统统是画在纸上的大饼,这可怎么行?

 

500

▲哪怕是长成这样的陆基型T-10-1,也要等到1977年5月20日才首飞,这时候别说1160,就是“借尸还魂”的1153都离凉不远了……

 

而没过多久就再次浮出水面的1153工程,某种程度上则是1160的“借尸还魂”,除了尺寸与排水量稍微小了一圈之外,舰载机配备也有一定的变化:取消了舰载战斗轰炸机与截击机,舰载反潜机也没了,只剩下苏-27K舰载歼击机和卡-252直升机,同时还把米格-23以米格-23K的型号“请”了回来作为备份。

然而这并没有好看到哪里去,此时的苏-27K仍然只是一张“纸饼”,毕竟直到1975年,T-10原型机应该长啥样还没定下来;而考虑到从方案到预计建成所需的时间,到那时候的米格-23K就更显得落后而滑稽不堪了。这也正印证了乌斯季诺夫所宣扬的论调,即苏联在常规起降舰载机及航母方面难以对美国形成优势。

 

500

▲涅瓦设计局的1153工程航空母舰模型,此时的舰岛倒是有了几分后来取代其生态位的1143.4“巴库”的味道——事实上“巴库”也的确有所借鉴1153研制的经验

 

虚幻的“垂直起降弯道超车”

乌斯季诺夫力推垂直起降飞机的这一主张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尽管在短距/垂直起降飞机领域,苏联并非是最先开展研究的,但是在接近实用型号的研究上,苏联却并没有慢太多。1960年,英国霍克P.1127垂直起降验证机首飞,仅在4年后,苏联的雅克-36垂直起降验证机也完成了首飞,而二者各自发展而来的实用型号“鹞”式(1967年首飞)与雅克-36M(1970年首飞)的首飞节点仅相差3年。

500

500

▲雅克-36仅仅比P.1127晚问世了4年 

由于雅克-36M从研制之初就以舰载机为目的,1977年8月11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批准海军采用雅克-36M,并定名为雅克-38,此时的雅克-38已经以雅克-36M的名义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交付海军,而且先后在“莫斯科”号与“基辅”号上进行了起降试验,反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号的舰载垂直起降飞机(英国海军订购的“海鹞”在1978年交付使用)。依托装备上的“领先”,苏联似乎即将在海军垂直起降飞机领域,探索出许多独特的战术战法——至少比起此时仍然“百鬼夜行”的常规起降舰载机看着现实,这些都让乌斯季诺夫支持垂直起降飞机的信心更足了。

500

500

▲在实用型号上,雅克-38比空军型BAE“鹞”GR.1晚首飞3年,虽然在服役晚了八九年;但却抢在了舰载型“海鹞”之前,到这一步,跟踪得还算有效

 

然而在这个“世界第一”的光环之下,苏联垂直起降飞机的真实情况却远没有那么光鲜。虽然雅克-36比P.1127首飞仅晚了4年,但首飞时的P.1127已经与“鹞”式战机总体布局和构型基本一致,雅克-36却仍然顶着个“猪鼻子”,更不要提其基本不具备作战能力;后来的雅克-38虽在研制时有着雅克-36M的名称,但已经完全是两种东西了。

500

▲航程短、火力弱的雅克-38事实上难以支撑乌斯季诺夫的梦想

尽管名义上比雅克-38晚服役一年的“海鹞”错失了首款实用舰载垂直起降飞机的头衔——实际上早在1963年,P.1127就已经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进行过舰上起降试验——但“海鹞”却装备了大名鼎鼎的“蓝狐”机载雷达以及AIM-9L空空导弹,其相对完善的航电与武器系统使其综合作战能力比起雅克-38高出了一个台阶。反观雅克-38,其性能与早期可靠性饱受苏联海军飞行员的诟病,而且雅克-38并未装备任何雷达,对空导弹武器也只有名声不佳的R-60,只能被分类为“舰载垂直起降强击机”,要是按照制空战机标准跟“海鹞”对比起来,就更是自讨苦吃了。

500

500

▲装备“蓝狐”雷达的“海鹞”FRS.1与装备“蓝雌狐”雷达的“海鹞”F(A)2在综合作战能力上几乎都能稳压同时代的雅克-38与雅克-38M

由于航程短、火力弱,雅克-38因此获得了比米格-29“机场围墙保卫者”嘲讽意味更强的“桅杆保卫者”绰号,这一尴尬境地直到雅克-38M也未见有任何改善。总之,此时乌斯季诺夫认为的,苏联在垂直起降战机技术方面已经实现“大力突破”,其实难免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也许只有大洋彼岸罗克韦尔为美国海军研制的XFV-12遭遇的彻底失败,才能让人聊以慰藉。

 

500

▲XFV-12:“废物竟是我自己.jpg”

作为卫国战争中最年轻的飞机设计师,在活塞式歼击机时代缔造了传奇的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雅科夫列夫,此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十足的“怪人”,原苏联科学院院士叶甫根尼·亚历山大耶维奇·费多索夫曾回忆与雅科夫列夫共同设计雅克-28和50年代去雅克设计局讲课时的经历,在雅科夫列夫的设计局,“所有窗户的窗帘都要拉到一样高”、“副总设计师们要像白桦树一样站得整齐”都让费多索夫大为吃惊。而这种性格似乎也让他的作品和乌斯季诺夫对垂直起降飞机的偏爱一样,逐渐“跑偏”起来。

在米格-25问世之后,雅科夫列夫还声称自己要研制“速度5马赫的高超声速歼击机”;而在1970年代苏联新一代歼击机的型号选定时,雅科夫列夫还拿出了基于雅克-45的方案与苏-27和米格-29竞争——这种继承了雅克-25/28,发动机位于两翼上的设计确实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复古”印象……总之,在1143工程发展当中,他似乎也并没有像乌斯季诺夫所说的那样,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垂直起降飞机上进行“大力突破”。等到这位设计师的天才再次凝结而成的雅克-41首飞时,时间却已经悄然来到了1987年……

 

500

▲雅克-45I,也有人将其称作雅克-47,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是一种用于与苏-27、米格-29竞争,用于对抗美国空军F-X计划的战斗机……只能说不愧是怪人想出来的方案

 

梦魇:“一核核不起,二核就解体

问题也不仅仅是飞机。在戈尔什科夫的计划中,1160是与美国海军“企业”号对标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虽然相比美国,苏联建造航空母舰的经验相当薄弱,但另一方面,苏联却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核动力水面船只——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不过到了1970年代,反而是一度鼓吹“全核舰队”的美国海军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核动力水面舰艇建造经验。

500

▲列宁格勒海军部造船厂建造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水面船舶,然而1960年代,“全核舰队”的建设让美国在核动力船舶的数字上很快超过了苏联

由于1160最终方案的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0000吨级,如此规模的大型舰艇原则上只能在黑海造船厂0号船台建造。然而在80年代末的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项目之前,苏联具备核动力船舶建造能力的船厂有列宁格勒海军部造船厂(“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建造单位)、波罗的海造船厂(1144“伏龙芝”型核动力巡洋舰建造单位)以及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负责为苏联建造核潜艇),却唯独没有黑海造船厂。

这对于在推进航母计划上近乎要“分秒必争”的戈尔什科夫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一方面1160不可避免地要与1143争夺船台——引发与乌斯季诺夫的正面冲突,一方面要在黑海造船厂建造核动力战舰也不是一道命令就能解决的。直到1976年,苏联部长会议终于原则上批准实施1153工程后,黑海造船厂才开始包括适配核动力船舶在内的船厂改建措施研究;然而随着1153工程的再次叫停,直到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建造,才勉强具备了核动力装置的装配与安装能力。

500

▲这之后就是“国家等不起(也可以说对不起)核航母”的悲情故事了

作为经过多轮交锋与妥协之后的产物,最终成为1143.4后续舰的1143.5在制定舰载机方案时的情况总算舒心了些:可能是因为乌斯季诺夫心心念念的雅克-41实在无法保住节点(甚至都没能在乌斯季诺夫生前首飞),而T-10(不是T-10S)与米格-29也都于1977年先后首飞,自此戈尔什科夫所期望的常规起降固定翼舰载机再也不是一张“纸饼”,1143.5终于得到了最后的“放行”。

 

500

▲雅克-41的首飞在1987年3月9日由其第二架原型机“白色”75号机执行,但乌斯季诺夫早已在1984年12月20日离世,1991年9月26日,“白色”75号首次降落在载机巡洋舰“巴库”的甲板上,此时苏联已经时日无多了……

500

▲俄罗斯网友在涅瓦设计局内发现的某型载机舰方案模型,尽管从外观上来看,缺乏“俄式重火力”的它也许并非苏联/俄罗斯计划自用型号,更可能是为了盘活雅克-41外贸市场而生,但假如有这样一艘满载雅克-41的舰艇,再将巡洋舰火力补全,也许正是乌斯季诺夫心中苏联载机舰该有的模样?无论如何,都没人可能再知道了

1982年9月1日,命名为“里加”的1143.5正式在黑海造船厂0号船台开工建造,苏联海军总算等来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尽管为了向乌斯季诺夫许诺一定会将未来的主要舰载机预留给尚未准备好的雅克-41,方案最终放弃了弹射器;尽管为了项目能够尽快落实,没有再强调使用核动力;这些都导致最终完成的1143.5仍然像一个“怪胎”,但这已经是戈尔什科夫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500

▲1985年12月4日,已更名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号的1143.5从黑海造船厂0号船台滑道下水,不到3年后的1988年5月13日,曾大力推动苏联航母发展的戈尔什科夫离世,而此时离再次更名“第比利斯”后的1143.5开展舰上起降试验还有1年,最终加入北方舰队,更是还有2年多的时间

500

▲谁也不知道,苏联海军航空母舰的最终成果,还能继续独自陪伴俄罗斯多久

苏联战后航母发展中的曲折,固然有着苏军“陆强海弱”传统,乌斯季诺夫个人偏爱,乃至西方鼓吹“航母无用论”进行“战略忽悠”等因素的影响,也有着苏军预想作战方式、思想与地域和航母本身作战样式的相对冲突;但仍然不可忽视的是,苏联自身造船工业能力的限制、以及航空制造部门难以按时提供合适的舰载航空兵器(无论是早期戈尔什科夫所看好的苏-27K,还是乌斯季诺夫的“最终选项”雅克-41,都曾是“纸饼”,长期稳坐钓鱼台的,怕是只有卡莫夫了),论证上却往往与实情脱节才最终导致苏联的航母之路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500

▲至于这个“爆改”梦想……反正他们自己是实现不了

昔日的红色帝国,凋零在了那个冬天,而苏联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改名为“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的1143.5,也是苏联最后一艘完工的航空母舰,已经孤独地陪伴了俄罗斯海军三十个春夏秋冬。尽管俄罗斯直至最近都在不止一次地宣称,要再一次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各种方案、模型也层出不穷,但回望戈尔什科夫近30年海军司令员生涯中,苏联航空母舰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今天的俄罗斯,真的准备好了吗?

500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今天的俄罗斯,真的准备好了​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