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吵了,俺山东济宁人,看到有人误解俺们的礼仪文化有点不得劲
【本文来自《山东的酒桌座次你懂吗?酒桌文化该摒弃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山东济宁人表示:
“主宾的位置不一定是宾客中最重要的人,但一定要是宾客中酒量最大的人。”
这句严重不对,主宾的位置一定是客人中最重要的人,这个是不会变的。主客双方的宴席这个基本不需要讨论,聚会式的宴席,倒是经常会谦让一下,但最终也必然是年岁最长地位最高的人就坐。
(特殊情况:新婚女婿,在平辈家庭聚会中应就坐主宾以示重视,但仅限于第一年。后续基本仍然按年岁论。)
实际上,主人这一方,倒未必是摆酒的人担任主陪,请既有脸面也有酒量的大哥担任主陪,摆酒的真正主人担任副陪倒是经常发生的,但不会由虽然酒量大但是地位低的小弟代行主陪,毕竟迎客嘛,在外交对等的基础上,提高级别是重视,降低级别就失礼了。
喝酒以把人灌倒为目的这样的酒风其实现在而言不怎么有了,都讲适量,尽兴就好,实在不能喝的也没什么。但无论喝多还是喝少,主人一方必须保证一个酒量大的在场能够控制局面——最后能有个明白人结账。
题外话:圆桌的分主客双方坐法其实是西方的礼仪,如果是聚会,则一般而言按地位高下从主位往下排,晚辈小弟坐门口,协助上菜倒酒。如果是方桌,则沿用中式坐法,四人桌参见鸿门宴中的座次,八仙桌的话,主人和主宾坐正面。
抛开喝酒的事不谈,任何事都有基本礼仪规程,杨国委在阿拉斯加逮着布林肯一通狂喷,过程无非是:1,美方发言超时。2,你超我也超,杨王二位一通狂喷。3,美方觉得我就超了分把钟,你超了半小时,我得再说几句捞捞场面。4,既然你多说了一轮,那我也得再说一轮,于是杨国委又喷了一轮。包括餐桌文化和外交礼仪在内的很多仪式程序本就是相互尊重的具体体现,我个人以为没必要排斥,只需要警惕不要走入形式主义和极端化就好了。山东人喝酒的确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体现出了不喝倒就是不到位的极端化倾向,那的确是不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