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着点吹她电影咖吧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2021还未过半,又一位演技派“口碑扑街“了。

刚收官的《生活家》,刘敏涛在里面饰演一位乐观积极的单亲妈妈。

可能过于想表现人物情绪,以至于表情格外丰富。

500

总让人出戏到她的《红色高跟鞋》名场面。

500

因此,剧刚开播不久,就有不少网友纷纷心痛喊话:姐姐,醒醒。

500

但相比于刘敏涛,网友对剧里另一位演员文淇的演技评价,反倒更让飘觉得玩味。

因为无论褒贬,都会带着“电影”二字。

夸她,是“无惧电影、电视平台之别”——

500

贬她,是“电视剧更难演”——

500

这真是每一个“电影咖”转拍电视剧都必经的争议。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电影咖拍电视称之为“下凡”,说起来呢,都是降维打击。

可事实是,无论大花小花,都是翻车的居多。

前有汤唯和章子怡,在古装大女主戏上跌了跟头。

之前凭借《少年的你》里惊艳众人的周也。

500

今年转战电视,也因为五官横飞引过群嘲。

500

既然在大众的印象里,电影咖的演技向来都比电视演员好。

那怎么一拍电视就光华全失呢?

是电影咖真的不适合电视?还是这群演员的演技本身被高估?

飘今天,来和大家全面分析一下原因。

500

首先,先解释一下观众为什么会觉得电影咖的演技更好。

飘想应该有三个原因。

一是“天时”。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就比电视更注重细节的表达,及观众的沉浸感。

因此,对演员的演技,自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想想大银幕上那些面部特写。

500

当演员传达足够精确的情绪力量时,势必会比电视更易创造出演技的高光瞬间。

二是“地利”。

比起电视的拍摄时间,电影要长得多。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

近些年来,集数最多,最受好评的电视剧《甄嬛传》。

一共80集,也才拍了四个半月。

而片长仅两个多小时的《金陵十三钗》,就足足拍了五个半月。

还不包括前期对新人演员训练和培养的时间。

500

而这明显长于电视的拍摄时间,拿来做什么呢?

除了打磨镜头,大部分都被张艺谋用来调教演员演技。

多年的导演生涯让张艺谋始终坚定一个观点,哪怕演技再生涩,只要重拍次数够多,总有一条ok。

500

《金陵十三钗》的主演,除了贝尔,几乎都是新人,还有一半是小朋友。

而张艺谋硬是从熟悉镜头开始,一点一点,不厌其烦地给他们抠戏讲戏。

500

这才有了成片全员演技在线,惊艳众人的十三钗。

500

而这,或许也能解释一部分,为什么新一届“谋女郎”刘浩存,演技再不受大众待见,张艺谋还是乐意用她。

因为对于张艺谋来说,演技可以靠时间和调教补足。

一张有灵气的电影脸,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500

“天时”,是电影本身就要求演员的演技在线;

“地利”,是电影比电视更充足的拍摄时间;

但要说最能激发演员演技的要素,则是飘要说的第三点,“人和”。

导演的力量。

没错,虽然说出来可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事实如此——

很多演员在电影里演得好,并非他们开了挂,而是被好的导演花时间心思调教出来的。

500

或者说,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就是挂。

就如一个优秀的组织者,负责调控串联起电影构成的每一个零件。

他们远比演员,更懂得影片需要怎样的情绪与表演。

因此,除了充足的时间,导演的调教水平,也是演员呈现演技的一大关键。

在拍摄《妖猫传》时,陈凯歌曾向饰演杨贵妃的张榕容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演要求:

不要往实里演,要往虚里演。

张榕容第一次听到时都傻了。

但随着对角色的深入,她开始逐渐体会到导演那“似有若无”的意思。

杨贵妃之于这部电影,不仅是一个角色,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因此,越虚无,反倒越震撼。

就拿明知“尸解大法”是假的,自己会死,却还是装作相信唐明皇的那段来说。

陈凯歌告诉张榕容,不能哭,最好连临别那一瞬间的悲都可以免去。

500

因此张榕容那滴美人泪,直到拍完才流了出来。

500

但也正是陈凯歌这种独树一帜的表演指导。

才有了《妖猫传》里那个以不语胜千言,一个眼神装下整个世界的杨贵妃。

500

陈凯歌是往虚的指,曾国祥则实诚得多。

在《少年的你》的拍摄前期,周冬雨始终不能进入陈念的世界。

500

于是曾国祥就一直在给她讲自己的经历,看大量相关的记录片,甚至给她找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讲解。

500

这才使得周冬雨进入角色,完成角色。

而如果说曾国祥是周冬雨一个人的伯乐,那么王家卫就是塑造演员的大师。

梁朝伟、张曼玉等人自不必说,通过王家卫的镜头才开启的“封神时代”。

最让飘惊叹的是《爱神·手》里的巩俐。

在这之前,巩俐可神可妖,可文可土,可落魄可高贵,可以是高粱地里野合的女人,也可以是花满楼里豪迈的头牌。

但只有在王家卫的镜头下,我们才能看到这么色气性感的巩俐。

500

顶级演员,导演稍微一点拨就能提升一部好戏的魂。

尚可的演员,导演用对,找对方式指导,亦能给戏添彩。

而即便是差上不少的,也非完全无法弥补。

Angelababy。

内娱抠图、替身、眼药水演技第一人。

500

可即便恶名如此,谁都不能否认她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里的艳绝四方。

500

但这样的眼神,这般的神态,其实都是导演徐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给她抠出来的。

刘嘉玲就曾爆料,徐克特别喜欢亲身示范:

每次演之前他都会先走一遍,像华丽的转身、眼神的表现他都很到位,我就会偷师,Angelababy曾说他比女人还女人。

500

所以你不会想到,这卧榻之上,媚态万千的长安花魁。

竟是徐老怪一次又一次“辣眼”行径的情景重现。

500

而这种手把手,身比身的指导,在电视的拍摄现场却是很少见到的。

当然,也有特殊例子,比如导演尚敬。

在拍《武林外传》时,几乎每一个他想要的动作乃至表情,都会给演员亲自示范。

500

可以说,《武林外传》的成功,除了剧本,导演尚敬拍摄现场的指导也功不可没。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编剧,同一个剧情宇宙,《龙门镖局》终没能达到《武林外传》高度的原因。


500

解释完观众为什么会觉得电影咖演技好。

我们再来聊聊电视、电影对演员演技的不同要求。

是的,有很大不同。

电影对演员演技的高要求,其实是因为大屏幕更能展现人物的表演细节。

屏幕越大,情绪越足。

而好的表演,往往一个眼神,一声颤抖,就要包含着一重,甚至好几重难以言说的情绪。

观众坐在电影院,看的是人物情感。

但电视却不同。

作为用于娱乐下饭的消遣,观众更多是在看故事。

所以,电视演员的演技就该为剧情服务。

有时候外放一点,直白一点,反而更能吸引电视机前,因做着家务而走神的观众。

500

所以你看。

我们认为的演技高低,有时候,不过是两个平台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不同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电影咖在电视里呈现了电影级别的演技时,还是会提升整部剧的格调。

就比如《如懿传》。

尽管前期妆发误人,但随着剧情发展,周迅打的第一个翻身仗,就是她的独角哭戏。

在初次见识到宫斗凶险,如懿回到宫里,一个人坐在夕阳照射的门口,托腮默默。

想着今后的日子举步维艰,六亲无靠,不由得落下泪来。

500

可以说,即便是没看过剧,不知道情节,光看这个镜头,就已经能感受到人物的委屈与迷茫。

而演技更为封神的时刻,则是被贴身宫女诬陷时。

在这段戏中,周迅没有说一句话。

但仅用眼神的转变,就将如懿在面对信任之人背叛时的惊讶、恍惚、无措、愤怒、失望、恐惧完全表现出来。

500

可即便是这样的“神仙演技”。

习惯了电视演技的观众,也有不少get不到,认为周迅演得有些僵硬、面瘫。

500

更何况,不是所有的电影咖都是周迅,在两个平台,都算驾驭得挺好。

有些电影咖的发挥,比想象中依赖导演。

当习惯于走内心戏,忽略面部神情输出的她们,没有导演启发时。

自然也会因为过于“面瘫”,而翻几回车。

500

电影咖演电视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而与之对立的——

则是当演惯电视的演员去演电影,多数电视演员都会因为经年累月的表演习惯,显得程序化。

就像李少红评价杨幂时说的:

快乐就是哈哈哈

痛苦就是哇哇哇

她不过脑子

500

这种表演方式,虽然也完成了情绪,但之于观众看过也就忘了。

创造不出惊喜,也塑造不了人物。

和杨幂很像的一个例子,是李一桐。

出道以来,她一共拍了16部戏,且15部都是主角。

但除了黄蓉,至今都没能再出一个能让大家记住的角色。

为什么?

因为演技平庸。

这些年来于不同剧组的无缝转场,已经使她逐渐成为一个“剧组老油条”。

你无法指责她的演技差,但也着实没好到哪去。

500

这一类演员,在电视圈或许还能生存,但一演电影,无异于自取其辱。

甚至,哪怕在演技公认不错的孙俪身上,这种平台的错位感也很明显。

你无法否认孙俪在《影》的演技是合格的,但总感觉和整部电影格格不入。

500

其根源,反而在于她的表演太过稳健,缺少一些惊喜。

就像《甄嬛传》里,公认彰显孙俪演技的一幕——

皇上驾崩。

500

“崩”字出口,两滴眼泪直接掉下。

不错,封神之泪。

但很明显,这也是孙俪自己设计的。

在表演的过程中,她心里从头到尾都掐着表,控制着自己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

这样的表演方式,堪称“技巧派”之大成。

却也有些落了刻意。

而电影中更令人惊喜的表演,却不是这样的。

《喜欢你》里有段戏是周冬雨醉酒后掉到金城武的阳台。

周冬雨纠结点在于,不想把所有的醉酒戏都演成一个样子。

因为当时正流行《釜山行》,她便将丧尸的动作融入醉酒行为当中。

500

导演陈可辛对此也是支持的。

他一直鼓励周冬雨用自己的方式表演。

爱干嘛就干嘛,我会根据她的反应来修改本。

而说到底,这样随心而动的表演方式,能力之外,也是电影演员才更容易养成的习惯。

演技服务平台,市场决定需求。

电影重发挥,电视走流程。

搞清楚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演员跨平台创作,成品质量尴尬的根源。


500

最后,再说说另一项与平台无关,但确实影响演员塑造人物的关键——

演员的可塑性。

顾名思义,演员是否合适塑造各种角色。

有个关于章子怡的趣闻。

很多人以为是章子怡饰演了玉娇龙,殊不知,是章子怡改变了玉娇龙。

500

据说当年拍《卧虎藏龙》时,章子怡并不符合最初剧本里的玉娇龙。

李安没有办法,只能不断改剧本,让角色接近章子怡自身的气质性格。

这才有了如今这个倔强神秘,又颇具吸引力的玉娇龙。

章子怡和书里描述的、我希望的、以及剧本里的玉娇龙都不一样,山不转路转,于是顺着她的特性发展,结果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经验。 

可见,章子怡的气质之硬,就连李安也无法改变。

500

可想而知。

这样一张哪怕在年轻时都写满着野心和欲望的脸,怎么可能浸淫娱乐圈20多年后。

还能演出《上阳赋》里那个,才到及笄之年的上阳郡主呢?

500

但,虽说在“少女路线”上走偏了,但也不意味着网友就可以以偏概全。

一举推翻章子怡所有的演技成就。

哪怕是《上阳赋》,到了剧情后期,例如萧綦给王儇上药时。

500

成年人的情感克制,倔强矜持,还是让观众真香了章式禁忌光芒。

500

同理,因《麻雀》哭戏而引发群嘲的周冬雨,也是挑错了剧本。

500

剧情简介里概括她所饰演的徐碧城一角:“浪漫多情气质出众”。

显而易见,这些形容词与周冬雨的生活隔着十万八千里。

虽然这个道理,周冬雨直到近两年,才给悟出来。

500

而当我们明白了电视电影拍法的差别,对演技的需求不同,以及演员和角色的适配性后。

网上许多关于平台的演技争议也就都能引刃而解了。

固有印象如,“电影咖都比电视演员演技好”——

只是拍的次数多,花费的时间长罢了;

以偏概全如,“《上阳赋》全程尴尬,章子怡演技是否被高估”——

只是这个角色不适合章子怡;

洗白说辞如,“《大明风华》演技被邓家佳碾压,是因为汤唯更适合演电影”——

不好意思,这部剧汤唯演得就是差。

500

而再严格一点审题。

其实这些将电影电视对立放置的问题,从提出之初就是不对的。

因为演技好坏无关平台,只在于演员是否塑造好了一个人物。

有的演员,既能在电影的拍摄中有着灵光闪现的表演,又能在电视剧的日常中持续输出高规格的演技。

但在一类平台,一种演法里做到极致的,也未尝不是一种本事,不是一个好演员。

500

正如陈道明所说:

在这个行业里,我不认为演电影就高级,演电视剧就低级。对演员来讲,面对的都是人物,结果只有好坏。 

——《外滩画报》

而作为观众,高看电影演员,或贬低电视演员。

甚至乐此不疲地,恨不得将各类演技搞出个鄙视链出来。

如此看问题,不仅局限了演员,也局限了自己。

电影一定比电视高级吗?

隐忍演法一定比炸裂演技好吗?

“一定”,无论放在何时何处何种语境,都是个危险且傲慢的词。

对演员而言,所有的拍法、习惯、戏路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立住人物。

而我们对演技的唯一评判标准,也同样是看人物是否立住。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