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卖身:网络文学飞不出腾讯的“五指山”?
5月11日。
阅文集团发布2021“白金大神”名单及网络文学作家指数。
@陈词懒调 @飞天鱼 @顾南西 @老鹰吃小鸡 @锦凰 @云岌 等6人晋升白金作家。
@大果粒 @德音不忘 @公子安爷 @渐进淡出 @姐姐的新娘 @柳暗花又明 @卖报小郎君 @漫西 @漠兮 @牧童听竹 @偏方方 @神秘的大西瓜 @天瑞说符 @我最白 @咬火 @月初姣姣 @月下无美人 @真费事 等18人晋升大神作家。
这些作者我们不一定都耳熟能详。
但天瑞说符笔下的《死在火星上》、老鹰吃小鸡笔下的《万族之劫》、卖报小郎君笔下的《大奉打更人》一定有所耳闻。
6月3日。
第六届阅文原创IP盛典上。
卖报的《打更人》更是一度斩获“年度最佳作品”、“年度男频人气十强”、“年度东方幻想题材作品”及“年度影视改编期待作品”四项称号。
可谓是“一书封神”。
但别看金字塔顶端的这些作者名利双收。
这是一个早已卷成了DNA的世界。
①起点发迹资本的市场不相信眼泪?▽
1994年。
中国接入互联网。
1997年。
罗森的《风姿物语》开始连载,2006年正式完结。
1998年。
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连载,2个多月就已然完结。
2000年。
今何在的《悟空传》正式出版。
2005年。
雷云风暴的《从零开始》开始连载,2016年更新了最后一章“打包装船”。
《第一次》被公认为“网络小说开山之作”。
《风姿物语》被誉为“中文玄幻小说始祖”。
《悟空传》被广大网民共追捧为“网络第一书”。
至于《从零开始》更是一度“太监”过一波又一波读者。
当然。
《从零》现在又被2011年4月上线的《校花的贴身高手》,以及2011年2月上线的《带着农场混异界》赶超。
《从零》1977万字。
《校花》1923万字。
《农场》3771万字。
而这中间一度出现过《缥缈之旅》《七界传说》《诛仙》《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凡人修仙转》《仙逆》《鬼吹灯》《盗墓笔记》《遮天》《全球高武》《大王饶命》《诡秘之主》……这样的佳作。
最初。
《第一次》还只是在BBS上免费连载,那时的网文市场还没有明确的平台和盈利方式,但多数人都是凭借兴趣创作。
由于网文圈子和受众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作品都具有不错的文学性。
1999年。
榕树下注册成功。
2001年。
龙的天空、幻剑书盟相继成立。
2002年。
由于幻剑的短视、血红、唐家三少等台柱出走,这才有了“起点”的诞生。
2003年。
起点上线VIP订阅制度,从此开启了网络文学商业化的“大门”。
不过由于“付费阅读”是个新鲜事物。
再加上当时的支付手段比较原始。
起点的发展处处受制。
2004年。
起点被盛大收购,靠着盛大集团那分布全国的点卡销售网,起点开始了野蛮生长。
井喷的作品决定了作者必须靠着创意、质量和更新频率才能突出重围。
于是。
YY之流开始大行其道。
2005年。
幻剑与磨铁合作出版《诛仙》等小说,网络小说正式进入主流市场。
2006年。
中国网民1.37亿,更多的资本涌入网文市场。
中文在线宣布成立17k小说网,一口气在起点挖走了血红、烟雨江南、云天空、酒徒等大神和大量读者。
随后。
起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
在这一阵风口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辰东、跳舞、更俗、梦如神机、猫腻、无罪、辰东、月关、烽火戏诸侯……等“新神”迅速崛起。
2008年。
完美时空旗下纵横中文网用同样的方式挖走了无罪、烽火戏诸侯、更俗、方想、梦入神机、流浪的蛤蟆等大神。
好在有天蚕土豆、耳根、蝴蝶蓝及时补上“空缺”。
而这时起点也没闲着。
盛大网络又相继收购了红袖添香、榕树下、潇湘书院、小说阅读网、言情小说吧以及天方听书网、悦读网、晋江文学城宣布成立盛大文学。
在这期间:
血红开启了“日更”。
唐三开创了“不断更”。
订阅、打榜、改编等制度,逐渐把作者“异化”成了一个只会拼创意、拼体力、拼耐心的“码字”机器。
②阅文入局800万作者被迫“卖身”?▽
2009年。
腾讯盯上了网文市场的这块蛋糕。
一出手就挖走了起点创始人吴文辉成立创世中文网,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和起点、纵横、17K坐到了同一张牌桌。
2010年。
全国手机用户数多达8亿。
2011年。
以《步步惊心》《甄嬛传》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先后被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掀起了网络文学掀起改编潮。
2013年。
百度出资1.9亿收购了纵横中文网,整合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成立了百度文学。
腾讯围绕以男性阅读为主的创世中文网和主打女性市场的“云起书院”;移动端应用“QQ阅读”和触屏网站“QQ书城”两大移动阅读产品,以手机QQ阅读中心为代表的综合内容拓展渠道成立腾讯文学。
2015年。
阿里巴巴整合了旗下的书旗小说、UC小说、优酷书城成立阿里文学。
掌阅科技集结旗下掌阅文化、红薯网、杭州趣阅成立网络文学。
同年。
以起点为主的盛大文学宣布并入腾讯文学,整合为“阅文集团”。
自此。
BAT开始跳出PC端网文开始了“大文娱”之战。
2017年。
起点国际Webnovel上线。
网络文学“出海”很快得到了大量海外读者拥趸。
2018年。
阅文收购新丽传媒后,加快了IP版权运营的速度,不仅售出了60多部作品的改编权,还参与投资了包括《庆余年》、《黄金瞳》、《锦心似玉》等10个影视剧,《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10多个动画项目也相继上线和开发中。
2019年。
第四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举行。
《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
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01.7亿,网文作者数量达到1936万人,签约作者数量达到77万。
女性作者数量提升较快,超越了男性作者。
统计数据还显示:
网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
2020年。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用户数量达到了3193.5万,海外市场规模达到了4.6亿元,虽远远低于中国市场的201.7亿元,但发展前景广阔。
盛世之下。
起点。
又或者说是阅文也并非一帆风顺。
虽说《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网络作者平均收入5000以上。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较于赚的盆满钵满的头部作者。
大多数人可能连低保都拿不到。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
2010年拂晓晨星(17K);
2013年海千帆(奇幻);
2013年十年雪落;
2014年小九儿许云鹤;
2015年贼道三痴;
2019年格子里的夜晚;
2020年剑游太虚。
相继“英年早逝”。
但阅文依旧我行我素。
去年。
“黑暗之心”吴文辉等起点元老离职之后。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随后就推行了“霸王合约”(吴时代已推出)。
作品直至作者死后50年版权都归阅文所有;
作者与阅文不再是合作关系,而是受阅文委托创作,著作权归阅文所有;
作者与阅文非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作者不享受集团福利;
阅文若对作者作品不满意,可以由阅文方面找他人续写作品;
合同签订后作者得到的收益是扣除运营费用以后的“净利润”分成。
这才有了著名的“五五断更节”。
遗憾的是。
这才过去不到一年。
5月5日那天作者们该断更的断更、该更新的更新、甚至还有人加更。
那么。
这800万人为什么还是签了“卖身契”?
@张白马真的是人类
一方面是因为平台坐拥大量流量,与其去其他平台“养老”,不如在起点“搏一把”;起点至少还有“成神”的可能,其它小平台几乎无望,很多作者根本就没有选择。
另一方面唐家三少光2019版税就有1.2亿,这些大神又或者说是“头部作者”他们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议价权,拿得也和我们不是一份合同,自然就不会帮其他人说话。
最后一点。
没有“有力量”的发言。
我们根本就撼不动阅文这头资本“巨兽”,再加上一大推专业人士整天研究怎么“合规”“合法”压榨作者,很多舆论阵地还有企鹅爸爸“护短”。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③腾讯控股网络文学没有明天?▽
5月15日。
是起点的19周年庆。
随后。
阅文发布了名为“大阅文”的新战略。
程武表示:
“大阅文”是“基于腾讯新文创生态,以网络文学为基石,以IP开放为驱动力,开放性地与全行业合作伙伴共建IP生态业务矩阵”。
@深燃
而要打造“大阅文”。
程武表示公司接下来会重点提升三方面的能力:
挖掘更多IP产业人才——包括漫画家、导演、编剧等,要打造IP产业的“人才基建”;
加强自身IP运营能力——摒弃业内无序开发乱象,坚持“先规划、再开发”提升IP运营质量;
建立统一的视觉体系——打通各封闭环节,用动漫、影视和线下消费品等多种形式放大内容影响力。
之所以要从阅文进入大阅文时代?
是因为阅文赖以生存的在线付费阅读等基础业务,增长陷入瓶颈,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免费阅读、短视频都在积压网文的生存空间。
阅文还能挖的就只剩下IP了。
当然。
阅文也没“放过”现在的起点。
比如年初的时候,起点客户端章节后面的广告就一度从15秒飙到了40秒,最近似乎又回到了21秒。
而后。
章节下面甚至可以进行“众筹打赏”了。
阅文这么搞下去。
把起点从一个纯粹的网文创作平台变成了现在的“IP生产工具”,成为腾讯大体系中“出产”IP剧本的一环。
失去了独立性的起点。
正在被迫背负腾讯系的“私欲和贪婪”。
但或许这才是资本的玩法。
去年5月阅文的股价只有31港元、现在已经90了,市值916亿。
腾讯这么搞。
其实也不难理解?
资本的本性是贪婪的,资本家更是无利不起早。
特别是当资本的体量大到无法刹车的时候,它和它背后资本的“趋利性”只会逼着它往前开,直至坠崖。
到了那个时候。
资本们早已吸足了“血”,大不了在最后一刻跳车再起炉灶。
可怕的是: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网文作者却没有那个资本和能力跳车,只能跟着起点一起走上那条不归路。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现在的阅文就相当于拿了一个服务器,换了作者整个创作生命。
不可否认:
腾讯系的流量真的很猛。
大多数人都被周遭的社交关系“绑架”得无法动弹。
所以。
现在我们不要指望别的。
或许。
只能期待反垄断之火燃烧到这里。
只能向法律寻求最低限度的公平。
被投诉了。感觉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