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三大商业模式清晰,撑起百度新的增长曲线?
自动驾驶技术如何赚钱?
Apollo商业化落地给百度带来哪些价值?
自动驾驶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大白本期话题,Apollo走上变现之路。
说起自动驾驶汽车,你一定不陌生,对,就是那种酷酷的后现代行为艺术。当下,来自全球大厂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迎来商业化的破局点,开始营业赚钱了。可你想过没有,自动驾驶玩得这么嗨,他们背后的厂商到底用什么姿势才能赚到这个钱呢?
自动驾驶技术如何赚钱?
其实可以解锁的姿势很多,从产品交付的形式来看,比如卖软硬件、卖服务、卖算法技术、卖车。从公司来看,国内外、大小厂都有参与,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因为长期的技术投资、优秀的技术储备以及较早实现规模化变现,百度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怎么说呢?
自动驾驶的上游软硬件供应商,知名的比如英伟达、高通,创业公司比如Mobileye、地平线。中游有一些公司专做车企技术提供商。阿里旗下的斑马智行主要落地在车联网上。华为反复强调自己不造整车,而是用智能化部件和解决方案赋能汽车行业。而百度Apollo提供了包括“智驾、智仓、智图、智云”的拼图式解决方案。
说起Apollo的这“四个智”又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的说,可以把智仓理解成小度助手汽车版,智云是指百度智能云,而智图是高精度的地图。大白看来,智驾是整个解决方案的核心,它涵盖自动驾驶专用计算平台、自主泊车,还有L4水准的辅助驾驶功能。Apollo智舱已经同70多家车企、600多款车型展开合作,超过100万台的小度车载OS前装量产搭载。这些产品就是Apollo赚钱的机会呀。
在发布今年一季度财报后,李彦宏发表了全员信,明确提出了Apollo的三大商业模式:一是为主机厂商提供Apollo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2021下半年的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车上市,未来3-5年前装量产搭载量预计100万台;二是百度造车,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动驾驶方面的创新;三是共享无人车,今年3月百度Apollo在沧州获得中国首批自动驾驶收费示范运营资质,这意味着中国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上路营运了。
Apollo商业化落地给百度带来哪些价值?
怎么理解Apollo的三大商业模式呢?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2025年Robotaxi车队业务的潜在市场总额(假设等于出租车、拼车与租车的市场总和)预期为人民币14581亿元。除此以外,自主泊车及自动导航等自动驾驶服务将带动行业增长。中国自动驾驶服务市场规模预期将由2019年的2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3994亿元人民币,该六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6.2%。
这对百度来说意味着新的营收增长空间和市值想象空间。
无论对于百度还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来说,除了刚才讲到的技术解决方案,接下来处于行业下游的两件事才是重头。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整车厂商,除了原有的蔚来、理想,今年上半年,阿里、小米都上新了造车业务。今年3月,百度联合吉利成立造车公司集度汽车,最晚2024年实现量产。
大白认为,百度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入局,还是因为汽车可以搭载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比如接入自动驾驶,想象空间就很大。普遍认为,自动驾驶的营收模式应该是订阅式服务,像特斯拉即将推出的完全自动驾驶FSD,传闻每月向用户收费超过100美元。
集度可以把Apollo平台的技术优势和汽车硬件的平台优势结合,为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自动驾驶服务。而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订阅式服务收入将几何倍的增长。
也正是因为新的盈利模式,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估值被大幅推升。比如特斯拉目前市值约6000亿美元,蔚来约600亿美元,而刚杀入造车的百度,目前市值不到700亿美元,可以想象未来几年百度股价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智能驾驶行业的另一个赛道,是以Waymo和百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商用车运营,说白了就是做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货车营运。Apollo Go 作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已经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地首钢公园实现收费运营,商业模式已经清晰化;按Apollo计划,未来三年,将在30个城市部署3000辆无人车,为300万用户提供服务。
大白曾经介绍过Apollo在技术层面的领先地位,现在看来,百度在自动驾驶业务的商业化场景已经成熟。经过8年持续投入之后,也进入到了回报期。这三大商业模式,贯穿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货币化价值点,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自动驾驶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前实现低速驾驶和停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你买的车有自动停车功能吗?此外,麦肯锡预测,中国未来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到2300亿美元,约合1.5万亿人民币。
在百度Q1财报里,非广告业务当季同比增长70%。同时,百度IDG业务收入增长迅速,Apollo自动驾驶业务相比去年增长了5倍多。Apollo有望接棒成为百度的新的增长曲线。
大白说的这些是有数据可佐证的。
——2020年以来,百度在服务地方政府的城市智能交通、车路协同市场,订单超过10亿人民币;
——Apollo获得中国自动驾驶测试牌照221张,其中载人测试牌照179张 ,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千万公里级路测积累的中国企业;
——有超过150 万辆汽车上安装了车载版小度助手,而2021年Q1的安装量同比增长了一倍多。
不只是大白看好Apollo。瑞穗分析师认为,将百度自动驾驶业务估值从200亿美元上调至400亿美元。中金研报指出,长期来看,Apollo有望接棒下一级业绩增长动力引擎,甚至给出了539亿美元的估值。瑞信认为,百度自动驾驶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而且获利路径清晰。华兴资本预计,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到2025年将贡献280亿人民币的收入。
如果你对财经知识敏感,你肯定知道这几家机构的分量。大白想说的是,不论按照Waymo这样的技术平台,还是特斯拉蔚来这样的汽车新物种,Apollo估值显然都是一片价值洼地,上涨预期强烈,而且百度的市值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这是AI的红利,也是百度长期投入之后应得的市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