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说了算,还是书记说了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大学的组织架构情况。
我们知道,中国的大学一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举凡业务、人事、财务、后勤等等,大事都是校长说了算。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此之后,党委书记走向了前台,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特别是干部任命,都由党委书记决定。这一点,跟省市县等地方的组织架构类似。但中小学并没有参照执行。中小学实行的还是校长负责制。
十九大之后,党建工作明显加强。中小学组织架构的变革就提上了日程。北京市近两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系统梳理和提炼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北京经验”。目前,北京市的部分中小学明显加强了对党委会和支委会的功能建设,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重大的人事、重大的财务等事项的决定,都必须通过党委会或支委会的审议和决定,极大凸显了学校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这就是信号。目前各地进行的都是试点工作,等取得一定的经验后,相信会在全国全面铺开。届时,中小学的组织架构也会和大学一样,突出党组织的领导和决策地位。
所以,将来,在中小学,可以肯定地说,是书记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