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欧盟背叛中国,可这才是世界的常态

这几天新闻很多,不少都被媒体忽略了。

01

欧盟是什么?

5月20日,欧洲议会投票,结果599票同意,30票反对,58票弃权,压倒性通过一项“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的决定。

500

而且还强调,这是对此前中国制裁欧洲议会议员的回应,如果中国想重启这个协议,必须先取消制裁。

这条新闻在国内几乎没引起什么反应,好像跟我们没关系,要知道,去年底,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时,各路媒体可是敲锣打鼓、普天同庆过的。

可如今人家宣布冻结了,我们却默不作声,这很不好。

有种报喜不报忧的感觉。

其实,通过又如何?冻结又如何?既然之前欢天喜地庆祝了,那今天就扯开嗓子骂呗,何必遮遮掩掩?

说白了,还是对欧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欧盟就是跟在美国后面吃屁的烂角色,别看默克尔、马克龙一天到晚喊欧洲独立,但真跳出来试试?分分钟被美国捏死。

500

所以,中欧投资协定这事本就不会一蹴而就。

前几年懂王上位,屁都不放一个,欧盟跟在后面尽吃灰。再加上疫情前,懂王几乎碾压所有挑战者,连任之路一片坦途。

欧盟这条美国喂了几十年的老狗眼瞅着要饿死,自然想另谋出路找点吃的。

但狗毕竟是狗,哪怕我们给它抛块肘子肉,也未必养得熟,只要它的主人再给个笑脸,扔点骨头,它迟早会屁颠屁颠跑回去。

呸,这条只会吃屁的老狗!

骂爽了,我们说说正事。

今天我想聊聊大国博弈中的定力问题。

早些年,咱加入WTO普天同庆,成功申办奥运普天同庆,连国足连滚带爬进世界杯也要普天同庆。

当然,当时的历史背景就那样,好不容易打开国门,每一步都是“历史性”的,浮躁点,可以理解。

就好像第一次进城打工的年轻人,背着蛇皮袋,见什么都稀奇,第一次吃汉堡,难免爆声“巴适”。

后来慢慢变强了,实力增长了,也有见识了,知道汉堡原来是垃圾食品,普天同庆的事就少了。

去年底,中欧投资协定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主要还是有中美贸易战的背景。

一边是连续极限施压,外加疫情抹黑;一边是柳暗花明,像是雪中送炭。

于是,大伙不淡定了。

500

其实,看得出来,不淡定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还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甚至决策者。

中欧联合从战略上是没问题的,复兴陆权,对冲海权,符合整个亚欧大陆需要。

但具体微操却考验定力。

根据外网透露,中欧投资协定中我方主要有四条:

1.开放大量市场的准入(汽车金融医疗制造业房地产等),取消很多行业里“51%国资控股”的限制;

2.对欧盟承诺经营稳定,换言之,对待欧盟企业,我们不能随意援引《反垄断法》等本国司法大棒,需要和欧洲那边协商通气;

3.不搞强制技术转移,变相维护部分欧洲企业技术优势;

4.把国企的很多市场专有权透明化,特别是国家对国企的补贴。

放开力度不可谓不大,让步是明显的。

当然,中欧投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欧盟也相应地要对我们开放,于我方,既促进增长,又刀刃向内,推动改革。

可有三个问题。

02

战略定力

一是时机选择问题。双方似乎都担心瞌睡乔上台后出现变动,显得猴急。欧盟那边主要是法、德。

欧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小国没什么节操,一旦美国回来,法、德肯定指挥不动(事实证明法德的担心是对的)。所以他们要赶在2020年最后一天通过谈判。

500

我方似乎也急,担心瞌睡乔上台后会改变套路,变单挑为群殴(担心也是对的)。所以,为拉拢欧盟,抛出大肘子肉。

可事实上,在投资协定问题上,相比中国需要欧洲,显然欧洲更需要中国,尤其是疫情过后。

受疫情影响,2019年底欧元区政府债务是83.9%,到2020年底变成了98%;2019年底赤字是0.6%,去年底变成7.2%(均为GDP比例)。没有中国资本涌入,欧元区又得迎来新一轮债务危机。

反观中国,去年疫情爆发后,欧美到处封锁中国,一度搞出个“疫区商品”概念,貌似要围剿中国商品,再加上武汉一封城,很多经济学家都嘀咕“完了,完了”。

可没想到仅仅过了3个月,疫情被咱基本拍死,反而是那些隔岸观火的“王者”,被疫情摁地下摩擦,拉跨得不行,“青铜”实锤。到年底一合计,中国经济成唯一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

今年同样如此。2021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减少1.8%,环比下降0.6%。而中国,同比增长18%!

所以,从去年中国举全国之力摁住疫情开始,中欧投资协定主动权就已经到我方,未来一两年内,这一主基调不会变。

但这种优势并未体现到谈判内容上。

为了赶时间,咱们抛出肘子肉,明显操之过急。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如今形势和懂王时代完全不同,饿它半年,要搞定欧盟这条吃屁的老狗,没准就是一两个馒头的事。

二是战略反制问题。博弈中的定力除了选择出手时机,还体现在是否留有后手,俗称“战略反制”。

这个后手指的不是具体条款,而是步骤缓冲。具体条款咱没法讨论,不了解,说不定咱们还有让步空间,用作战略反制,成竹在胸。

但步骤是看得见的,貌似有些被动。

去年年底,中欧投资协定刚通过,这边就开始敲锣打鼓庆祝,收割一波热搜。

大部分人以为这事就成了,结果一了解才发现,还需要欧洲议会审议,最早要2022年才能完成协议签订(去年年底欧盟轮值国是德国,明年上半年轮值国是法国,主要靠这两国推动,中间小国轮值没卵用)。

如此就挺尴尬,相当于中国已经通过了,却要等欧盟批。凭什么?

双方协议等一方审批,这不是战略被动?现在这个条例放那,欧盟可以签也可以不签,但是让步已经做了,是不是把主动权拱手让出去了?

你议会要审批,我人大还要审批呢!

有谈判经验的都知道,不到最后一刻,别透露自己底牌。跟欧美国家打交道,就得跟俄罗斯学习,人家斗了几百年,有经验。多设几道对等关卡,你不开心,我还不乐意呢。

500

谈判的时候是开心,回去可不一定,人大的人好凶,情绪还不稳定,能不能成,不好说。

谈谈停停,甚至打打谈谈,这才是常态。

大国博弈,能不能成并不在于赶不赶早,而在于博弈方式。

战略定力就是定海神针。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这事,反正个人觉得教训挺深。

03

大国博弈新常态

三是规律认知问题。

战略定力的表现是上面两点,但根源却是对大国博弈规律认知问题。

就在欧盟议会投票前一天,也就是19日,美国国务卿称,华盛顿已豁免对参与俄罗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公司及其执行长的制裁,并称此举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这话真是,翻来覆去都能讲。懂王在的时候,说北溪2号是资敌工程,要停止,不停就制裁。那时候,宣传制裁参与北溪2号企业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搞得美德关系很僵。

如今,新人换旧人,撤销制裁也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了。

别怪人家两面三刀,也不要以为那是强颜欢笑,两种做法确实都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这里的差别是,禁止德国和俄罗斯搞北溪2号天然气是为了在打击俄罗斯的同时推销美国自己的能源,牺牲的是德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如今取消制裁,示好德国,就是为了拉拢德国,以及背后的欧盟,目的建立反中联盟。

其实这一战略观云都已经说烂了。离间欧盟与中国的关系,离间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是美国国策,它绝不会允许亚欧大陆形成统一力量。

关键是哪边更重要。显然,瞌神认为,围堵中国才是重中之重,为此可以放缓对俄罗斯的死掐(德俄捆绑太深,瞌神无从下手,等默大妈离开后,会有变化)。

去年,还没上位的瞌睡乔团队就明确反对欧盟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

走马上任后,瞌睡乔立刻放下波音和空客的争执,示好法国;紧接着又赦免北溪2号,示好德国。

可以预见,接下来,瞌睡乔团队会继续公关欧盟。目的是变单打独斗为群殴,建立反中同盟。

500

最近,瞌睡乔已表示,要在6月份,英国举行的G7峰会上与盟友讨论气候问题。

可以预见,炒作人权问题、病毒溯源问题后,美国最终会在气候问题上摊牌。

今年11月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届时,美国,这个正式成员都不是的“观察员”,肯定会联合要求中国加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甚至会以取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获得的优待为条件施压,进一步撕裂欧盟和中国。

这是瞌睡乔的阳谋。

当然,好不好使难说。因为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权益,是替所有发展中国家发声,背后有老铁支撑。而且欧盟是一群老政客,早过了躁动的青春期,不会被美帝轻易煽动。

于欧盟,不清楚美帝的意图吗?当然清楚。美国给好处,不拿白不拿,甚至也想跟着美帝一起浪,从中国身上割块肉下来,但现实不允许。

疫情期间,美帝哗啦啦印美元,一年印了有史以来所有美元里的五分之一,新进核动力印钞机,华盛顿棺材板都掀了。

为了对冲美元开闸带来的冲击,欧盟内部也没少印,银行利率全是负,各国政府债台高筑。

实体经济半死不活,全靠金融市场吹泡泡苦撑,怎么浪?

目前,全世界经济形势就中国还算靠谱,不投资中国难道放到印度去?

可是,一个成熟的商人(政客)他不可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欧盟不可能为了中国和美国闹僵,无论意识形态,还是经济结构都不允许。

在睡神抛出橄榄枝后,用一个看起来对华强硬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比心,实属正常。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欧洲人在和我们商议投资协定的同时,早就想好拿这个协定向美国人漫天要价,这种骚操作和伊朗几乎一模一样。

至于俄罗斯,正偷乐呢,本以为纳瓦尔尼事件,乌克兰危机会导致北溪2号无限期搁置,可才过了几天,就凭空掉下大礼包,大毛都乐傻了。

500

这几天在小弟白俄罗斯截停飞机的事上也不表态了,和欧盟明显没了之前的剑拔弩张。

它会为了中国拒绝美国示好吗?

所以,哪有什么盟友?不过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罢了。

美国、欧盟,中国、半条命的俄罗斯(简称三个半),看起来是两组力量,但绝不是两个阵营。

就目前的情况看,欧美的技术和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俄罗斯的能源,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这是当今世界工业链几个重要环节,谁都承受不起断裂的打击。

所以,谁要说完全把其中一个剥离,那肯定是德云社派来说段子的。

今天的三个半,就像三体,谁也离不开谁,谁也靠近不了谁。

有人说,中俄要联盟啊?我嗤之以鼻,多蠢的棋手才会把中俄逼到联手?

又有人说,中美会完全脱钩,俄罗斯和欧盟会分道扬镳。想啥呢?看爽文啊?

世界经济现状决定了,未来十年内,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的关系不会有质的变化。

他们的远近亲疏将左右着世界地缘格局。

认清大国博弈的规律很重要,使我们不至于太乐观,也不至于太悲观。

04

尾声

未来很多年内,中美博弈将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会自动把舞台清空,旁观两家的表演。

欧盟不甘心就此衰落下去,俄罗斯也不会满足于卖土特产,还有雄心勃勃的阿三,日薄西山的小日本,甚至贼心不死的越南,都会在某个时刻跳出来搅局。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定力面对这一切。

我们可以为了天问一号升空欢呼,也应该为了袁爷爷的逝世难过,但没必要因地缘政治远近亲疏不淡定。

中美之争不同于美苏之争,也不同于美日、美德、美英之争。

我们甚至不准备跟美国争,我们的目标是不断超越自己,是星辰大海。

这个过程可能会引来西方的妒忌,甚至围攻,但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中国复兴最大的资本是自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及勤劳的人民,没有这些,外部环境再好也发展不起来,有了这些,外部环境自然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定力,这就是国运。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观云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