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歼20国产发动机终于成了:未来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

来源:图说军事  

500

近日,国内某专业科技媒体介绍了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航空发动机集团专职型号总师刘永泉同志的先进事迹。刘永泉总师自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沈阳发动机研究所(606所)工作,经过部件室、实验室、总体室的锤炼,历经34年的努力奋斗,从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最后成长为606所的总设计师。该文首次披露了刘永泉总师负责研发的多个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的一些具体情况。随着我国歼20,“鹘鹰“等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以前的友好国家对我国的发动机技术封锁也变得越来越严密,采取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用于推比10及以上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现在就算我们愿意出大价钱去买,对方也不会卖给我们。

500

航空发动机设计涉及材料学、流体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结构力学、工艺学、自动控制和电子设备等工程领域的所有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乃至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目前能独立研制生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等少数几个国家, 曾经雄心勃勃的印度经多年努力后已初步放弃自行研制计划,转为与美、法合作研发战斗机用涡扇发动机。刘永泉总师称,“弯道超车“赶上航空发动机发达国家是每一个航发人的梦想,但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建立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航空发动机每一代的发展大约只有1/4的技术是全新的,如果超过这一界限,大量引入新技术,就会受到不尊重科学规律的惩罚。

500

例如涡轮单晶叶片,高温粉末合金涡轮盘的加工制造方式不经过数万小时的试验,是没法摸索出来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这些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中,通过试验改进获得的。即便是美国、英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发超级大国也不能例外,这也是我国在太行基本型采用定向柱晶叶片,变形高温合金涡轮盘这些看似落后技术的原因。在太行发动机改进型号上,刘永泉吸收了太行基本型的经验教训,为降低风险,要求“早试、多试、严格试”,“论证、设计、改进”反复迭代,选择最苛刻的条件,测试最强的极限边界,严格遵守军方制定的航空发动机最新军用标准——GJB 241A-2010。该标准参照美国发动机最新军标JSSG-2007B,按实战标准出发,要求极为苛刻。

500

例如为模仿战时发动机被弹片击伤,润滑油全部泄漏或失灵,该标准要求发动机无润滑油时需保持中间推力30秒(俄罗斯的AL-31仅为15秒),30%推力时发动机需工作半小时。这里,不少试验在我国是首次进行,甚至连试验设备都没有,只能先从设计试验设备入手,接着制造、调试,有的仅设备调试工作就要花好几年时间。该文首次披露,刘永泉是太行发动机的单发派生型号(或称为涡扇-10B,此外还有涡扇-10B TVC型号和涡扇-10C型号)总设计师,通过采取先进气动和结构设计技术来提升发动机推力和性能,并采取了大量技术措施提升可靠性水平,实现了涡扇-10某型号研制的成功完成,为双发主力隐身战斗机提供了第一种重要动力装置,为该战机的配套发动机——涡扇-15A和涡扇-15B等后续项目研制争取了时间,同时也为歼-16B、歼-11D、歼-15B等战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为提高歼-10C战斗机的飞行安全性,针对单发飞机风险高的特点,将安全性设计放在首位,在设计,制造,生产上都为单发发动机专门进行了优化,同为也为发动机发生故障时设计了专门的单发发动机故障对策模式。

500

该文也首次披露,刘永泉是我国变循环发动机预研型号总师。变循环发动机是第五代战斗机改进型,未来第六代战斗机的理想动力,既可大幅提高飞机的超音速巡航和拦射能力,又可降低中低空飞行和亚音速的耗油率。该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举全国之力形成研发网络,突破了下一代发动机高负荷、高效率和高稳定性压气机气动设计,高温升、高稳定性主燃烧室燃烧组织技术,高耐温能力、高效率涡轮气动和冷却技术,核心机部件匹配技术以及下一代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工程应。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更让人可喜的是,已完成国内首次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关键技术整机验证,取得了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500

更让人欣喜的是 ,该文还首次披露用于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或命名为涡扇-30先进发动机)。作为涡扇-30的总设计师,刘永泉主持中等涵道比发动机总体技术方案论证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提出中等涵道比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为加快研制工作,采用了提升关键技术成熟度的方案和验证策略,搭建了中等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低压部件、系统的关键技术验证平台,突破了高抗畸变能力风扇、低消耗量滑油系统等10项关键技术,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两轮设计验证。我国轰-20采用先进国产动力的愿望不久就能实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