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兵不血刃击溃伊朗?
伊朗号称是中东大国,更是什叶派的领袖国家。随着伊拉克实力的大幅缩减,伊朗趁机坐大,不停的扩张自己的实力和势力范围。伊朗在叙利亚内战中是支持巴沙尔的中坚力量,没有伊朗在叙利亚的鼎力相助,巴沙尔也许早就陷入兵力枯竭的崩溃境地。伊朗实力的增强让中东多个地方爆发相当规模的大战,故而从平息战争的角度看,如果能兵不血刃击溃伊朗则必然能减少很多本来不必发生的代理人战争。
按着孙子的说法,不战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故而要兵不血刃击溃伊朗首先要找到这个国家的致命弱点。伊朗的致命弱点到底为何呢?依我看不外乎是粮食和美元。伊朗如今拥有八千万人口,若是按着常规的估算,则八千万人口一天要消耗大约4万吨粮食,则伊朗一年大致需要1460-1500万吨粮食。伊朗历来是个农业国,25%的人口直接是农民(2000万人靠种地为生)。有一种说法是伊朗自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其粮食产量已经翻了一番。但伊朗1980年人口不过3835万人,若是按着目前高达八千万人口算,则粮食翻一番也不过是弥补了增加人口的口粮而已。2005年伊朗的大米产量是242万吨,种植面积为51.5万公顷,则彼时伊朗的大米亩产为313公斤。若以中国江浙一带亩产500公斤及70%的出米率,则适合水稻种植的鱼米之乡亩产量之均值也不过350公斤左右。而伊朗作为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之贫水国家,则其亩产所能提高的限度已是很小。2005年伊朗人口为6846万人,而2016年伊朗大米产量为290万吨,该年伊朗人口为7910万人,十年内伊朗人口增加15.5%,而伊朗的大米产量增加19.8%。若是将眼光转向小麦产量,则2004年度伊小麦产量已达1400万吨,但据《伊朗日报》消息,2016年12月12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出席仪式,庆祝该国小麦产量达到年产1150万吨,实现自给自足。也就是说经过美国的制裁,十二年间伊朗的小麦产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减产17.8%。但这1150万吨小面加上290万吨大米已有1440万吨总量,这倒是基本可以让伊朗粮食自给自足了。
但问题是一个传统农业国为何能在近30年中粮食产量翻一番呢?伊朗的自然气候是不大可能按人的意愿转变的。故而伊朗粮食增产的因素不外是化肥的使用、耕地的扩大、种子的改良、农业机械化的提高。2018年10月25日伊朗农业官员表示,由于国内小麦丰收在望,伊朗政府不再需求进口小麦。而伊朗最大的小麦进口是在2011年,当时进口量为260万吨。鲁哈尼曾经提到2013年时伊朗几乎要陷入粮食危机,一些省份的小麦只能供应几周的需求。如果与伊朗的国际行为对照就会发现,正是在2013年10月16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谈判,伊朗提出解决伊核问题新方案。但随着川普的上台,伊核协议被直接废除,伊朗面对全面制裁之最大软肋之一就是自己的粮食产量。客观的说,如果要加速伊朗的妥协速度,则必须全面禁止对伊朗输入化肥、种子技术和一切农业机械,同时对向伊朗出口的粮食的行为也要禁止和制裁;而且还要对伊朗的农业出口优势项目予以无情打击,比如无花果和葡萄等。(用以彻底压缩其除了石油之外的美元收益) 要知道伊朗现在有近70%的人口在城市,25%从事工业,45%从事服务业。因此伊朗所谓之农业自给自足其实就是指着70%的城市人口有饭吃同时政府对农民的粮食收购量不会对农民的生存产生不良影响。而从这个角度看,伊朗每年小麦收购起码要达到1100万吨左右。2017年伊朗从本国农户手里收购了900万吨小麦,低于计划收购量1100万吨。这个收购计划的失败导致2017年12月28号,在伊朗的东部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突然爆发了示威活动,最起初的原因恰恰是当地的鸡蛋涨价。根据伊朗有2400万左右农村人口的现实看,伊朗如要为城市居民提供1100万吨小麦,则农村人口也需要留下至少300万吨。也就是说仅仅按照人口8000万不增长的静态模型分析,伊朗想要社会稳定年小麦产量最好是维持在1400万吨这一下限,否则伊朗就必须降低家禽的饲料供给以节约粮食。如果再在考虑到伊朗是严格执行伊斯兰教法的不得饮酒买酒酿酒的国家,则伊朗事实上已经将粮食节约的潜力提前释放了。这样为了保证粮食供给,伊朗在面临大制裁的条件下唯有扩大耕种面积和增加农业人口。
但可惜的是伊朗的可耕地只占国土的10%。(中国为16.13%,美国为18.22%,俄国只有7.28%,而乌克兰高达55.3%且全是黑土)这里面还有一半的耕地是靠天吃饭的。故而就算伊朗可以扩大耕种面积,但只要处于化肥、种子、农机短缺的环境,则伊朗农业一时的增长是以牺牲土地自身肥力为代价的。据世界粮农组织估计,2018年伊朗的粮食储备将下降到570万吨,而2017年为840万吨。这个数字在2016年为1040万吨。也就是说在严格的制裁下,伊朗现有的粮食储备加每年的产出最多就能较稳定供给不到两年。《礼记·王制》曰:“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贾谊曰:“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故而超级大国若是以粮食为武器,采用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必可使伊朗在两年内屈服。孙子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历史地看,有粮食的一方总是比缺粮食的一方更占有优势;刘邦和项羽是如此,轴心国和同盟国是如此,美国与伊朗更是如此。
不饿肚子人是不会认识到粮食之宝贵的。最能提升粮食价格的办法无疑是制造大饥荒,而能彻底击败对手的策略无非是让敌人每个个体都遵循其生物本能来行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只要能彻底击溃伊朗,则叙利亚的问题就解决一半,而此时这两国那些嗷嗷待哺的饿人们不正是美国粮食大倾销的最佳对象吗?如此使用具有成本优势的粮食彻底击垮这两国的传统农业,同时将他们的石油和矿产资源纳入美元支付和计价的体系。这样不就既出口多余的粮食同时又为美元输出找到了实物担保吗?如此政治、经济、军事都是胜利,凭着这个政绩当下一任总统还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