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脱贫的小县城,要怎样才能留住7种猫科?
夜色渐深,炉火渐凉。我躺在牛棚的木床上,脑袋开始隐隐作痛。辗转反侧小半宿,还是压抑不住胃里的翻腾。
糟了糟了,我急忙爬起来,摸黑跨过吉(shan)吉(he)大(da)鹅(hai),蹬上鞋子,试图以最快速度冲向门口。
抬起门闩,千钧一发的瞬间,“哗啦”,胃里的翻腾被释放在屋外。没有过分狼狈,幸好幸好。
白天的牛棚。一般需要放牛时,这里才临时有人居住
摩托车把我们从村子运上来,还要带够食物和被褥
这是到达新龙的第二天,我和吉吉、大鹅、滔桑开启了深入新龙山野的副本任务——给当地巡护队员做培训,回收红外相机,同时看看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
没按捺住过剩的兴奋,我们下午带着家当断断续续爬到营地后,傍晚又溜溜达达去山谷了解周围环境,晚上则继续夜巡找兽。
事实证明,刚上海拔还是不能太浪。放任我在它4300m的地盘撒欢半天后,高原带着高反走来,开始教我做人。
害,我这怒其不争的身体!
大山深处,除了星空,就只有牛棚亮着点光
(毫无疑问,拍照这会儿还生龙活虎)
屋外的林子静悄悄的,偶尔听见几声像是白唇鹿的叫声。
看了眼表,凌晨三点。星空还是那么好看,夜色依旧浓郁,没有一丝丝变亮的预兆。只希望满山植物在太阳出来后快快进行光反应,救救缺氧的孩子。
明天说什么也不能乱动了,不行就下山回村里狗着吧,该怂就怂!
然而打脸来得实在太快。终于熬过灾难性的一晚后,我大胆地认为自己又可以了!?故意忽略掉几小时前的痛苦,带上家伙,准备趟林子。
一起去营地周围溜达趟林子的滔桑和吉吉
(大鹅的高反症状出现得最及时,早已变成一只瘫鹅乖巧留守牛棚)
江湖上对这种“自讨苦吃”、“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不正常行为人类还没有统一定论,但根据不靠谱经验归纳,野外科研工作者、野生动植物爱好者、户外爱好者……常会出现此类症状。
这时候不免在想,如果是正常人类,也会有如此强烈的意愿来探索这片山野吗?“生态旅游”这样一个概念性的标签,究竟能够落实吗?
毕竟,比起左邻右舍317、318国道沿线的各个明星目的地,隐藏在雅砻江河谷两岸的新龙,实在是太少人知道了。
沿着雅砻江一直开,就到了新龙
关于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其实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比如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一定要开发旅游,留一片世外桃源不好吗?许多“宝藏目的地”被开发成大众旅游景点之后的命运,不言而喻。
而旅游就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环境影响。那么新龙这片区域,能够承载多少人涉足呢?
旅游也将带来不可逆的社会变化,除了对环境负责,如何对当地生活转变的过程负责?
这里生境类型多样,草甸、灌丛、针叶林、远处的流石滩,一眼望穿
生态旅游的设想
从“生态旅游”概念提出的背景来看,它源于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和认可。
生态旅游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旅游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来说,生态旅游是去大自然里撒欢,看看绝美的风光和神奇的野生生物,但需要把持好自己,对环境负责。
就生态旅游自身的期望而言,它还肩负着“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当地发展”两项基本任务。
有许多地方都拥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它们美得各有千秋,但也都穷得不相上下。
新龙的某个山沟沟里。
中华斑羚:被发现了!生无可恋脸.jpg
对于新龙来讲,这里一方面拥有着发现了7种野生猫科动物的山野。(戳:新龙县为什么能有7种猫?)
一方面又是一个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十八线小县城。
2020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官宣新龙县等31个县(市)脱贫。即便如此,2020年新龙县的人均GDP(2.4万元)相比国内均值(7.2万元),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根据以往经验,对于资源丰富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旅游可以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增长。而旅游也能带来关注,吸引更多外界资本投入环境保护。
因此,对于新龙来说,“生态旅游”或许是一个能够兼顾发展和保护的尝试。
新龙生态旅游探路小分队
听说这片林子有豹有熊,紧张中又透露出一丝兴奋
“生态旅游”并不算一个新概念,它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许多地区都有了实践。
像哥斯达黎加、尼泊尔、肯尼亚等国家,生态旅游则是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
拿肯尼亚来说,坐着越野车在非洲大草原寻找狮子、大象、犀牛等等——这种基于野生动物游猎(Safari)的旅游活动,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
肯尼亚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当属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一定程度降低了周边社区放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旁边的马赛村
他们将放牧范围缩小至保护区以外,但通过接待游客、售卖特色手工艺品获得了直接收入
(更多国外生态旅游案例,戳这里:去过90个国家的他,有本旅行秘籍想告诉你!)
因为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这里所有的旅游收入都能用于当地发展。
马赛马拉及周边地区的公路、清洁水源、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一点点被建设起来。
为了能让当地人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这里还衍生出了有关旅游服务的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例如动物向导、游猎司机、酒店厨师。
虽然生态旅游的好处不一定能直接体现在收入上,但当地居民觉得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也是在解决贫穷的困境。
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世界深入人心——小猎豹萌化!!!
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但不可避免,生态旅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环境影响。
为了接待日益增多的游客,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已有超过100家酒店和帐篷营地。
虽然部分酒店采用了环境友好的方式来解决废水污染、土壤侵蚀和能源使用问题。但实际上,修建人工设施本身,也是在侵占动物栖息地。
1973开放的Mara Serena酒店,位于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2018年,酒店加入肯尼亚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Kenya, EK),参与环境审计
人类活动增加,会直接影响到一些区域植物的生长。
比如由于受到车辆碾轧和行人践踏,原本优势生长的植物有可能减少,而耐践踏的植物反而增多。
长期来看,会影响到土壤结构,进而导致植物生长环境变化,影响动植物种群。
在马赛马拉,保护区明确规定:车辆必须按照已有的道路行驶,不能随意在草原上穿梭。
但有些游客还是会为了更好的观察及拍摄角度,强行将车开进草原,贴近动物。这不仅会对植物造成侵害,也会惊吓到动物,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活。
并不总是有这么好的机会,刚好在路边看到打瞌睡的狮群
而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去年冬天拍鸟人追逐短耳鸮和大鸨事件,就与上述的生态旅游不文明行为有着惊人相似(关于大鸨事件,戳这里:北京城市副中心,受伤的国一大鸨咋样了?)。
一只短耳鸮引得十几辆车从四面八方追堵围观
人类的过多介入,势必会影响到野生动物的行为和生理。
很显然,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扩张,环境很有可能受到损害,丧失可持续性。这便会和生态旅游的初衷相违背。
而山地生态系统尤为脆弱。因此,无论在开发旅游前,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充分考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估,了解生态旅游带来的动态影响。
还是新龙的某个山沟沟里。豪猪:只要溜得够快我就看不见你
生态旅游对当地人的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能够带动发展,从GDP中看出数字增长,但通常直接受益者有限。
一旦开发旅游,便不只和当地社区有关,还会有更多外来投资者参与。
相较于投资者和开发商,大多数当地人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也缺乏商业运作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很容易产生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
在马赛马拉,当地人或多或少参与了生态旅游相关业务,但是他们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工作,收入极低,平均每月不足100美元。
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也意味着缺少话语权,被边缘化。
以往研究表明,如果缺少参与重大决策的机会,不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一起成长,那么当其他外部力量撤出时,当地人便也会随之丧失继续维持生存的能力。
马赛村售卖工艺品的妇女和儿童
生态旅游也会对传统社会分工造成冲击……男性、女性角色如何重新定位?能力和地位谁更优先?怎样公平进行利益分配?这些问题,都会给当地社区带来不小的挑战
回到新龙。
这里的许多年轻人都会出去打工,长期在外。想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其实并不容易。
并非每个当地人都了解家乡的情况,也并非每个人都想留在家乡。
我们这次去见到的巡护队员中,彭措汉语最好。他喜欢四处游历,对于他来说,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有意思。
他也很喜欢和我们聊天。在新龙的几天里,彭措一直在充当我们和巡护队员们的翻译。其他队员可能担心自己汉话说得不太好,都不怎么和我们交流,显得有些腼腆。
不过,要是问彭措在哪里见过豹子,他也要问问阿多。
说起对山林的了解、对动物的敏感,眼神锐利的阿多实在令人叹服。
阿多大多数时候都在山里放牛,没有人比他更为熟悉这片山了。
阿多指着远处山坡上的草甸,说看到了岩羊
我们努力用相机、望远镜一顿搜索,终于找出了那只模糊到不足一个像素的身影
去山里寻找动物前,吉吉一直试图引导队员们主动规划线路、安排活动时间。
如果生态旅游得以开展,作为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的经验将十分宝贵。
不过目前为止,对于旅游、活动这些事情,他们似乎还不是特别关心,也没有多少概念。这次出来,更像是和朋友们一起游玩。
什么是快乐星球?来到这里你就知道
一起找动物的时候,我们被神秘力量驱动,形成了精准帮扶小分队。队员们分别看护我们趟林子,我们也帮着他们使用相机。
巡护队里有两台公用相机,但之前使用频率并不是很高。许多队员机会拿到相机,也不太明白如何操作。
这次培训,也是希望相机在他们手上可以发挥出更大作用。
练习使用相机的阿多
队员们常在山里跑,有更大几率目击各种野生动物。用相机可以记录和收集珍贵的一手资料。
而若能拍到清晰的动物照片,这种满足感,或许也会激励他们投入更大热情。
将才正尝试拍摄远处灌丛中的大噪鹛
责任所在,好几名队员特地从外面赶回来参加培训。可惜这份工作尚未给他们带来明显的直接收益。但若说起“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他们当比我们这些外地人更有动力和情怀。
然而情怀虽然可以让人快乐,却不一定能让人吃饱饭。
他们还需要力量来帮助改变,从而有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培训巡护队员使用电脑储存照片,没想到卡在了汉语转藏语的电脑语言系统上,只能先采取记录步骤的笨办法熟悉操作……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思考新龙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能性,或许还难以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
生态旅游出现过诸多问题,也蕴藏有无限希望。如同在高反的夜晚仰望星空。
如果生态旅游真的会在未来进行尝试,我们期待的,应当不只是一个口号。
p.s: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大脑其实非常混乱。作为自然爱好者、普通游客、曾经的旅游从业人员、环境与发展专业学生………各种角色的声音在脑海中此起彼伏地冲撞,一度难以下笔。
后来我想(不能再拖了T_T),这种复杂情绪本身,或许也是一种答案吧。
注:本文中使用图片均由作者夏心悦拍摄,2020年10月,心悦曾经作为猫盟的志愿者前往新龙,进行生态旅游的探线尝试
站在这里,就可以和新龙的雪豹拥有同一视角
参考资料:
Coria, J. and Calfucura, E., 2012. Eco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Ecological Economics, 73, pp.47-55.
Culturalsurvival.org. 1999. Ecotourism in the Masai Mara: An Interview with Meitamei Ole Dapash. [online] Available at: [Accessed 10 April 2021].
Dowling, R., 2000. Global Ecotourism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Millennium. World Leisure Journal, 42(2), pp.11-19.
Drughi, O., 2018.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Ecotourism on African Wildlife - BookAllSafaris.com. [online] BookAllSafaris.com. Available at: [Accessed 10 April 2021].
Manyara, G. and Jones, E., 2007. Community-based Touris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 Kenya: An Explor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as Avenues of Poverty Reductio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5(6), pp.628-644.
Okech, R., 2008. Ecotourism and the Economy: Case Study of Mara & Amboseli in Kenya. Journal of Tourism, 5(5), pp.9-13.
Shah, Parita. (2019). Benefits of Protected Areas to Adjacent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Ma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 In Kenya. Africa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s, 3, p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