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到底能不能得天下?

  不知道从何时起,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了一句颇为流行的口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说这句话的人往往拿高考成绩作为例子来说明其合理性,事实上这是非常可笑的。他们的理由是每年各省高考前十名的排序基本都是由考生的语文成绩所决定的。

  每每看到这种言论就气不打一处来,很想问一句是不是想多了?全省前十?能考到全省前十还在乎什么语文不语文的?

  一般情况下,具备全省前五十名水平的考生都有冲击前十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看临场发挥以及考运了。因此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前提是你得有全省前五十的实力。因为在这个名次内的考生,基本上数理化这种有客观标准的科目根本拉不开差距;而英语的主观题部分满打满算不过35分,占比较小,也很难拉开。

  唯独语文,光作文部分就有60分,加上前面的材料阅读部分,至少有80分属于主观题,变数很大,故而有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说法。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说,语文也很难拉开差距,因为强者恒强,好的学生往往啥都好。在总分一般的考生中语文出挑的考生非常少,理由很简单:语文那么强的真想学好其他的课程一般也不会太难。何况语文想拉开差距的难度远远大于数理化,作文是个人都能胡编几句而数学不会你只能写个解,因此用高考全省前十的例子来说语文重要真的是很搞笑的。

  但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本身是对的,只不过理解的角度需要调整一下。

  最近也有朋友来吐槽,说孩子数学成绩让人恼火,粗心的一塌糊涂。我看了一下这些娃娃们的卷子,就问家长孩子是不是语文成绩不咋地,结果无一例外。

  再次重申,我所有讲的内容是针对普娃(将来能挤进普通高中的娃),天牛不在考虑范围。

  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殃及池鱼呢?

  事实上,语文还真是阻碍孩子进一步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解数学题的过程无非是把文字翻译成数学的语言,而优秀的翻译必然需要精通两种语言,缺一不可。无论对是对汉语还是对数学语言掌握的不够必然会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偏差。

  有些家长觉得语文不就是日常说话么,数学才是要狠抓的东西,所以打小就对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视。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我并不赞成在孩子低幼阶段疯狂补习数学,因为性价比极低——一般而言,年纪越小语言能力越强,但是对数学的理解的过程是很漫长很缓慢的,同样的时间精力用在语文上,效果要明显的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数学按部就班地走,不要急于求成,除非是有升学刚需要提前学数学,否则的话可以先侧重把语文基础打好,然后再进行数学的学习。如果你在孩子语言能力很弱的情况下强行鸡数学,他连语句什么意思都无法理解,怎么可能把数学学好呢?

  有很多朋友在我公众号里留言,说贼老师语文该怎么学,我说等我数学实在没东西写了我就开始写语文吧,包括阅读、写作等等。当然你要等不及,可以看看我以往写的文章,语句是通顺的,逻辑是自洽的,行文是严谨的,遣词是幽默的,立意是高远的,如果偶尔还有本人的手写,那还可以加上书写是美观的。

  语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载体,数学的传承离不开语文的帮助。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目标实在太高大上了,比较实际的是考试中多拿点分,可是为什么你读题的时候总是看错或者遗漏关键信息?这难道不是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么?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花一点时间搞语文和外语,对于后面的数学学习会很有好处,一定要按照科学规律和个体特点,妥善安排孩子的学习进度,不要因为语文拖了其他各科的后腿——毕竟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学科。得语文者不一定能得天下,但是不会考得太差,要多少是多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