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爬雪山励志视频的背后其实一点都不美好

熊妈妈和小熊爬雪山的视频你最近刷到过吗?

就是这个:

500

小熊几次尝试,又滑下,最终靠自己爬上雪山。

本来是一个人生不易的好故事,然而微博认证为果壳网编辑、科学松鼠会成员、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生的@Ent_evo却指出了里面一个奇怪的细节:

500

​在视频的大约44秒处,当小熊快要爬上山顶的时候,母熊做出了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动作——猛力向小熊挥了一爪。这一爪力度和摇晃幅度都太大,距离也太远,明显不是为了把小熊拉上来(而且熊掌也不能像人类那样拉手)。它当然没有打中,但却让小熊滑落了更远的距离,又花了一分多钟才爬了上来。这个动作并不是毫无道理。

阿尔伯塔大学灰熊研究者 Clayton Lamb 指出,这极大可能是因为母熊感受到了她身边存在威胁,把小熊推开以免波及。

什么威胁呢?

拍摄这一幕的无人机。

这个视频的拍摄者不明,但有很多迹象表明这是无人机所为(特别是,镜头视角出现了多次大幅度垂直升降)。Lamb 指出,这个场景本身就很可疑了,小熊这么小,正常母亲不会带它攀爬如此困难的悬崖,除非迫不得已。

视频中母熊并不是专注地看着小熊,而是屡次抬头朝向镜头的方向,明显在被吵闹的无人机干扰;而在小熊第一次即将爬到山顶时,镜头大幅度拉近,这肯定伴随着无人机本身的快速逼近——这个行为极容易被母熊认定为攻击行为,大概出于这个原因她才会做出把小熊推开的举动。

而这当然远不是无人机第一次出现这种问题。不了解动物行为、缺乏相关训练的人随意使用无人机过近距离拍照,会把动物驱赶到危险的地区,会干扰它们的狩猎,会引发紧张和焦虑,在多个层面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而拍摄者自己毫不知情甚至乐在其中。大象极容易被无人机影响和干扰(可能是因为把无人机的嗡鸣声理解成了蜂群),以至于有些牧场主把无人机作为驱象装置;而2015年Current Biology一项针对美洲黑熊的研究发现,当无人机飞过时所有的熊都会心跳加速,极端情况下有一只黑熊的心跳从每分钟41拍骤增到每分钟162拍,1小时之后依然维持在120拍以上。

观察动物行为没有错。从动物行为里读出温馨故事也没有错——只要记住这故事是人的创造而不属于动物本身。但是,一位母亲在人类的骚扰下被迫涉险转移,连累孩子冒生命危险,还被其他人类当成是勇敢毅力温馨可爱的故事,这不管怎么说也太过讽刺了。

500

按照这位网友的说法,母熊是感觉受到无人机的威胁才带着小熊爬雪山的。

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赞同这一说法。

500

随意使用无人机观察野生动物有时也会是一种骚扰和伤害。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