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队:既要脱中化又要与大陆相对抗

      

   本月十日,台湾当局「国防部长」邱国正在「立法院」回答国民党籍「立委」陈以信的质询时证实,自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国军」现行陆军澎湖、花东指挥部、第六、八、十军团的全衔正式废止,并先行改称第一至第五作战区,未来各作战区指挥官任务就是协同三军作战,这一举动将改变台湾当局由陆军将领担任战区指挥官的现状。邱国正称,希望借此让作战区指挥官可以统筹陆、海、空三军,加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

     目前台湾当局的「作战区」编制,是「国军」赴台后,沿袭在大陆时期沿用的军制并因应台澎防卫作战制定,共分为五大作战区,以陆军为主。其中第一作战区是陆军澎湖防卫指挥部「镇疆部队」、第二作战区为陆军花东防卫指挥部「正义部队」、第三作战区为北部桃园的陆军第六军团指挥部「前锋部队」、第四作战区为高雄旗山的陆军第八军团指挥部「干城部队」、第五作战区则为台中的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昆仑部队」。除一至五作战区外,还有作战分区,如台北关渡指挥部就称之为台北作战分区;兰阳指挥部则为兰阳作战分区。这些作战区共同构成台湾当局的战时编制。

而台湾军方的改革计划,虽然并未正式公开公布,但根据邱国正的答询内容,大致上可以理解为,台湾「国军」的作战区编制将更改为:第一作战区:陆军澎湖防卫指挥部改制;第二作战区:陆军花东防卫指挥部改制;第三作战区:位于北部桃园的陆军第六军团指挥部改制;第四作战区:位于高雄旗山的陆军第八军团指挥部改制;第五作战区:位于台中的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改制。此外,原台北关渡指挥部改称「台北作战分区」;兰阳指挥部改称「兰阳作战分区」。

民进党的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声称,改名更符合现代国家军事指挥链上的需求。以往各军团司令直接指挥地面部队,包括各联兵旅、炮兵、化工兵群,海空部队则须透过另外协作机制申请支持。未来打破编制限制,由作战区指挥官统筹指挥调度该作战区地面部队、飞行部队、水面部队,发挥最大防卫系统。这也能落实「平战一体」,整合后备动员能量,发生紧急情况时,各作战区指挥官可直接结合军事动员、后备旅、后备军人投入所需战场,大大缩短时间。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从表面上看,原作战区与战区在地理区域划分上没有什么分别,但其实最关键的「变革」则是「去陆军化」,废除「国军」从大陆时期沿用到台湾的「军团」军制,并因此而进一步废除现行的陆军军团及防卫指挥部的指挥官同时身兼五大作战区指挥官,均为陆军中将编制,平时以军团或防卫指挥部为主要职称,当需要救灾或作战时,会以作战区相称的模式。也就是说,「国军」将正式脱离迁台后所遗留最后一个自大陆沿用至今的军制。这意味着台湾的作战方式以陆军为主向三军联合作战转变,陆军将领垄断战区指挥官的现状将被打破,以后会有更多海军及空军担任战区指挥官。

实际上,过去是「军团」指挥「军」与「师」,后来军与师编制废止,只有陆军军团还在,并由陆军中将担任指挥官;西部三个主要作战区,其中两个作战区队徽就是大陆「秋海棠」图形(按:「中华民国地图」是包括外蒙古,其形状酷似「秋海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因不包括蒙古国而有如「雄鸡」有别)。因此,此举遭到外省籍的退役军人质疑,民进党当局是要在过去推动「文化台独」和「法理台独」的基础上,实行「军制台独」,并将「国军」蜕变为拱卫「台独」的武装力量,从根本上改变其除了反制大陆解放军之外,也含有的维护国土统一的性质定位。

因此,曾任陆委会副主委的张显耀就指出,他不懂「国防部」到底在干嘛,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无足轻重、划错重点的次要问题。他认为,目前最要紧的应该是看清美国已经「放弃第一岛链」,转守第二岛链。换言之,北京若决定武统,绝不会敲锣打鼓,而会力求在最短时间、最小伤亡内解决「台独」问题。军团改名称或「去中国化」之类的动作完全是划错重点、在防卫安全议题上也是无足轻重的次要问题。

也有人认为,台湾军方此举,也含有要与大陆军方「别苗头」之意。既然大陆解放军的军制改革是将七大军区改制为五个战区,并将陆、海、空、火箭军等全部军种包含进来,实行立体作战指挥,台湾军方也参考美国军方体制的经验,实行平战结合的战区制,并对应于大陆的五个战区,以凸显台湾军方的唯一作战任务及假想敌,就是大陆解放军。

倘台湾军方果然是有此想法,就将大谬。因为这种专门对抗解放军的设定,不但是在政治上含有「一边一国」的意思,而且在军事上,也是不能与解放军的战区相比的。实际上,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战区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界线与独立性,其界线是以要塞或自然障碍划出,有时甚至是在海外,因而战区是指军事行动发生的大型区域,包括陆地与海洋。

因此,相对于军区是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领导辖区内的诸军、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技术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战区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作战,强调的是陆海空、火箭军、电子对抗等联合作战,有利于各个部队协同作战,大大提升军队战斗力量。至于军队建设等方面的事情不再由战区管理,职能更加专一,有利于提升作战力量。大陆地区由于幅员广大,一个战区所位于国土的面积,已经相等于一个中型以上的国家。

但台湾地区幅员狭小,整个台湾与邻近海空域只可能属于同一个战场。将整体面积不到大陆战区所辖面积十分之一的台湾地区,分为五个战区,战机起飞后很可能已进入另一个战区,战舰在海上无须航行多久也会转换战区,硬是把空军与海军划分成五个作战区,对作战指挥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难怪,有岛内网友质疑:「这样打仗就能赢?」还有网友称,小小台湾哪来这么多「战区」,两艘航母就死锁了。还有网友讽刺,台军改啥名称都没用,没战力就是没战力。

     (发自湘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