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普数据预示中国社会四大新特点

500

5月11日,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七普数据终于发布了,比之前预订的日期晚了一个月。这个数据能够解释过去这十年里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对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些甚至会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从数据来看,人口结构的问题的确比较大,也就是此前外界说的未富先老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口出生率持续的下降,2020年的新生儿已经下降到了1200万人,虽然没有像之前一些传闻说的那样,直接跌破1000万的关口,但这个数据也已经相当惊人。同时则是60岁以上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已经达到了2.6亿人,未来养老矛盾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第二,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过去十年全国房价大幅上涨,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为中国经历了一轮高速的城镇化过程。如果加上人口流动,也就是人口向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都市群的集聚,就更清晰了。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过去十年里人们普遍感觉农村日益萧条,人口减少,而城市房价却一直在持续上涨。同时,作为主要人口流入地的城市在调控房价时,采用的主要措施都是户籍和社保。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进程正在明显放缓,高房价已经成为更进一步的城镇化的门槛。上一个十年进入城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还能够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站稳脚跟,但因为现在房价已经比较高了,门槛也比较高了,后面很难再出现之前那样的大规模的城镇化。这也意味着,除非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否则房价很难出现之前那样的涨幅。

500

第三,从各省区市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人口绝对数下降,其中黑龙江达到了660多万,其它的甘肃、山西、吉林、辽宁等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意思的是,黑龙江的性别比例基本男女持平,吉林和辽宁出现倒挂,也就是男少女多。但因为人口流动的因素,这些地区的性别比例实际上仍然未必均衡。

另一个对人口性别比例影响比较大的原因在于,2014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即便是一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地区,对女孩的接受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第一胎如果是女儿,也可以接受,因为还可以生二胎,之前完全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些地区的人就很难接受女儿。所以,二孩政策对改善性别结构有一定的贡献,这也是2020年的性别比例比2010年有所改善的原因。

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则是彩礼。比如甘肃,在过去的十年里,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实际上并不算太严重,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高彩礼问题。为什么呢?七普数据也已经做出了解释,在过去的十年里,甘肃的人口减少了55万人。这还需要考虑到甘肃是一个存在着较多少数民族的省份,而少数民族的人口是不受计划生育影响的。这就意味着,甘肃的汉族人口的性别比例和流出情况可能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加严重。正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出,而且男性承担着主要的结婚成本,所以甘肃的彩礼问题比较严重。

第四,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这也就意味着,在过去十年里,高等教育仍然保持了高速扩张的态势,但同时恰恰是在这十年里,中国经济增速先从十时代进入八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六时代。也就是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而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在减少,也就等于高等教育的边际收益在下降,从而出现了全社会的“内卷”焦虑。

500

第五,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数据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也能够掩盖很多问题。如果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中部地区要比西部地区发达,人口吸引能力也比西部更大,但是过去十年里中部地区人口占比下降,西部却增加了,原因何在呢?

同样是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众所周知,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比如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市,所以,西部地区的人口结构中,少数民族占比提高的幅度明显会比全国平均数要高。像新疆、宁夏和青海等省区,汉族人口流出,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汉族人口占比会更低。

第六,目前社会上最为关注的新生儿数量减少的问题,现在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问题可能比数据反映出来的更加严重。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90后、00后逐步进入育龄,新生儿数量进一步下降也没有什么悬念。

总体来看,人口红利已经基本结束,就像任泽平说的那样,我们曾经享受了多大的人口红利,接下来就要准备承担多高的负担。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逐渐进入老龄阶段,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的问题会更加严重。也是因此,将退休年龄逐步延迟到65岁几乎没有多少悬念,将会比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来得更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