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我国礼仪用枪应放弃56式,改用“八一式马步枪”

看到军武次位面《香港警察用上“AK47”阅兵?什么才是合适的礼宾枪?|轻武专栏》 香港警察用上“AK47”阅兵?什么才是合适的礼宾枪?​|轻武专栏 评论 4 军事,有感而发:

文章提到:

东方阵营没什么特别的,我们见的最多的就是前苏联研制的7.62毫米西蒙诺夫SKS半自动步枪,这种枪整体外形流畅,长度适中,人枪结合和谐,易于仪仗兵操枪实施多种礼仪动作。

500

中国在SKS基础上改进的礼宾枪更加特殊一些,主要有56式礼宾枪和56-1式礼宾枪。

而中国的护旗手为了方便在仪式中的动作,则使用镀铬56-1式冲锋枪作为礼宾枪

500

仪仗用枪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礼器。既然是礼器,实用价值自然就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而更多考虑的是美观。

礼仪用枪的选用,是源于自身军队建设以及枪文化(历史意义),所以此前我们用56系列并无问题。

但追更溯源,正如我们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不仅是一个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铭记历史正本清源),

我希望能采用我们八路军自造,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第一支真·自制步枪,人民军队“第一枪”——黄崖洞兵工厂“八一式马步枪”——作为新一代的“仪式用枪”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其中有两件国宝级文物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一件,是我军自行研制和生产的第一支步枪——无名式马步枪(以下简称“第一枪”);

第二件,是将无名式马步枪稍作改进后被彭德怀命名的“八一式马步枪”

500

提起中国步枪的发明创造,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汉阳造、沈阳造、太原造和巩县中正式,其实,这几种五花八门的步枪都是外国图纸、中国仿制的,挨不上中国自行设计、发明创造的边。

中国真正的“第一支自行研制和生产的步枪”,诞生于1939年4月25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由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枪械修造部制造的,主要设计制造者刘贵福由此获得了毛泽东“刘贵福同志,你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的褒奖。

500

“第一枪”诞生的最为难能可贵之处,是它的发明制造者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在设备不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发扬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精神制造出来的。

“第一枪”的发明创造,正是“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的真实例证!

500

由于原材料所限,八一式马步枪的性能和当时世界上的主流步枪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毕竟是根据地能自己生产的一种步枪

从1940年8月1日起至1945年抗战胜利,近9000支“八一式马步枪”装备了八路军,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甚至1949年太原解放时,彭德怀看了从阎锡山军队缴获的步枪,还摇着头说“不如我们的八一式马步枪”。

该枪口径7.9毫米,短而轻,枪身长不到1米,枪重仅3.36公斤,近似马枪,后坐力小,但枪身和刺刀总长超过三八大盖,拼刺刀占尽优势,折叠式三棱刺刀在枪下方,用按键扣合,拼刺时可随手甩出,枪托内还可存放小型修理工具等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虽然我军的步枪几经更改,但是,“第一枪”的优点始终伴随着步枪的发展,比如,折叠式三棱刺刀在枪下方,用按键扣合,拼刺刀时可随手甩出等等。

500

选择合适的礼仪用枪,也需要更多的革命历史考量···


以上内容,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 @军武次位面《香港警察用上“AK47”阅兵?什么才是合适的礼宾枪?|轻武专栏》,@清風明月逍遥客 的“八一式马步枪”是世界步枪“轻型化”的始祖 ”,侵删

500少女前线八一式马图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