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一场关于影视剧创作减法的极致表达

©剧焦一线原创

文丨知宴

编辑丨李芊雪

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五四青年节之际,《理想照耀中国》开播,该剧通过不同时期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借由“青年理想”串联起内核,向新时代青年发出关于“青春与理想”的时代呼唤。

500

 

目前,《理想照耀中国》首播收视率斩获CSM全国网00后上线综合组第一,热度不断攀升。很多网友看完纷纷表示,“这剧太好哭了!”“画面有电影质感”“主旋律剧就这么拍,绝对好看!”......

 

《理想照耀中国》作为一部拼盘剧,尽管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却将故事主线紧紧地凝聚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之中,让观众看到了照耀中国的从来都不只是英雄人物,还有无数个平凡人的理想。而其中,普通人的内心世界也正是《理想照耀中国》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

  1   

形散而神不散

 

作为一部承载重大时间节点传播任务的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沿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拼盘风格,尽可能全地截取了时代的横断面,呈现出不同时代的普通人对于理想的定义。

 

不仅如此,《理想照耀中国》还去除了叙事方式的束缚,更加重视于对于主题的把握,40个单元故事里,既有偏向写意风格的《真理的味道》,偏向纪实风格的《磊磊的勋章》,也有采用儿童视角的《叛逆者》,融入喜剧元素的《秀才遇到兵》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

这些单元剧虽然风格各异,却又通过无数个鲜活的故事将“青年理想”的内核深度串联。

第一集《真理的味道》中,开头昏暗的天空,风筝飞不起来,喊着雨下大点的疯子,带着孩子匆忙赶路的娟子,火车上被分成三六九等的人,烧书的江流......短短二十几分钟,不仅呈现了一个世道混乱、国事不堪、民众苦难、思想纷杂的昏暗时刻,还将底层民众那种极致的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随后,陈望道就在这片黑暗里把光明的火种引领到民众面前。

 

500

第二集《守护》讲述的是上海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张人亚将珍贵资料托付给父亲,父亲孤守秘密等待儿子,却未等到儿子归来,新中国成立后,张父帮儿子将珍贵的资料上交国家的故事。其中,张父上交的珍藏资料中,便有一本《共产党宣言》,与第一集《真理的味道》中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贡献遥相呼应。

 

从《真理的味道》到《守护》,《理想照耀中国》讲述的不仅仅是关于理想与信仰的传承,更是无数个仁人志士在那个战火纷争民不聊生的年代对于家国情怀的坚守。

 

相较于前两集在时间线上的紧密联系,第三集《磊磊的勋章》的背景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讲述了一位怀揣冠军梦的男子柔道运动员,在国家的需要下转变身份,成为国家女子柔道队男陪练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了世界冠军背后的无名英雄,也感受到无数个“刘磊磊们”无私的奉献与付出。

 

500

这些单元剧关于时间线上的联系或较为紧密,或较为跳脱,却都是与青春个体有关的表达,是藏在“理想”和“中国”背后未过度渲染却早已印入剧情骨髓的精神内核。

  2     

在减法中塑造高级感

 

翻开《理想照耀中国》的豆瓣评论,有网友吐槽,一集25分钟,想表达的太多,但缺乏故事情节支撑,整个剧情稍显空洞。尽管《理想照耀中国》四十集四十个故事的叙事方式注定不能将每个人物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在情节设置上稍显单薄。

 

不过,《理想照耀中国》却用做减法的方式,使得整个剧情只服务于对主人公的刻画,不仅讲好了主人公的故事,还用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意境和多元的景象呈现出更多隐喻的表达。

 

《真理的味道》开篇,昏暗的天空中,风筝顶着狂风,最终落地,预示着国家处在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结尾时,已经对救中国深感无力的江流收到了陈望道寄来的《共产党宣言》后,风筝扶摇直上,寓意着中国将在《共产党宣言》的带领下迎来新生。

 500

此外,娟子和孩子的悲惨命运不仅仅展示了当时的人们生活的水深火热,还通过陈望道将上等座让给了娟子,然而,火车呼啸而过,这对母子在上等座依旧无法立足,最终,回到宗祠却被长辈抢了儿子赶出门去的故事,暗示了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均无法挽救从根本上挽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这样的隐喻在《守护》中也有体现,在集市上亲眼目睹散发传单的志士被反革命政权枪杀、逮捕后,张父微张口吃惊地看着躺在地上的共产党人,仿佛看到了儿子在向他阐述了“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我们的理想也一定会实现”的美好愿景。

 

随后,时光荏苒,四季更迭,张父始终在山上守着一座坟,守护着他对儿子的诺言,新中国成立后,张父将资料上交国家完成了对儿子的诺言。这时候的张父看起来孤独平凡落寞,但却实实在在像个孤胆英雄,暗喻了张父从信守对儿子的承诺,最终发展成为信守对国家和民族命运与未来承诺的转变。

500

 

《理想照耀中国》在主线故事完整的基础上,既通过这些暗喻进一步体现了主人公在自己所处的年代对于真理的坚守和追求,也拓宽了剧集关于青年与理想主题表达的范畴,是一种关于革命题材创作的高级表达。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长久以来,承载国家重大使命的献礼剧往往会因为过于形式化,难以与观众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在这一方面,《理想照耀中国》通过将小人物的内心剥开给读者,找到了与观众产生情绪交流的点。

 

面对年少读书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大平”的约定,陈望道提问“今日之中国,山太多,庙太少,到底那座庙能救中国”,却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并指出这就是未来中国的答案;江流看到孤儿寡母遭人欺凌,感慨世道艰难,百无一用是书生,最终大笑烧书,大喊“救不了救不了烧了吧”。

 500

《真理的味道》重点刻画的不仅仅是“找到救中国”武器的陈望道,更有无数个心怀救国之志,却对现实充满无奈之感的江流们的内心世界,最终,江流也在《共产党宣言》的洗礼下,一改颓废,走在了“救中国”的康庄大道中。

 

《守护》同样也是将目光聚焦在了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讲的是革命先驱张人亚,却将重点放在了张起亚的父亲身上,通过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承诺的坚守,讲述那个年代无数个普通人朴素的家国情怀。

 

《理想照耀中国》的总导演傅东育曾说:“理想是朴素的,从来都不高高在上。”《理想照耀中国》正是因为在叙事上刻意规避了宏大的高光时刻,选择以细节来构建整体,方能在宏大的叙事框架中带给观众一定的震撼与温暖。

500

除了陈望道和江流、张亚人和张爵谦之外,《理想照耀中国》中,亦有甘当世界冠军背后无名英雄的刘磊磊,长征途中为了保全一口行军锅而无惧牺牲的炊事员、曾以相机当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的战地记者方大曾、写下《把牢底坐穿》的“铁窗诗人”何敬平......这些人虽然大多并未在历史课本中留下姓名,是较为平凡微小的存在,却更有温度,更能与观众拉进心理距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之光,照耀中国”,正是这些最真实温暖的人物方让年轻的观众看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伟人力挽狂澜,也需要无数个像你我他一样的普通人坚守理想砥砺前行,而这或许便是《理想照耀中国》在当下最大的现实意义。

剧焦一线(ID:TVfocus)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