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北四线城市工作,高房价推高用工成本带来社会问题,企业会来投资?

【本文来自《这些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在下跌 有城市房价跌回14年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就应该,而且必须继续下跌,否则将是我国未来社会稳定发展的巨大陷阱。

      最近一两年,由于工作需要一直在三四线城市工作。对三四线城市高房价导致的问题深有体会。

      我现在西北某四线城市工作,在西北的另一个勉强算作二线城市(算作二线城市,完全是由于其行政级别高而已),这两处房价前些年高速上涨,平均房价已经完全比肩国内相当一部分标准二线城市。,就算稍低,也绝对不遑多让。而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至少从外观上也至少绝对达到了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的标准。

但是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三四线城市固定资产价格虚高,并且居高难下,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且成熟的技术工人用工成本高于二线城市不说,还奇缺难觅。配套就更不用说了。正常情况下,一个制造业企业配套费用,一般要占全部产值的60%左右。

种种包括原材料、工器具,生产用消耗性辅料、特种加工等的供应。由于固定资产价格虚高,用工成本居高不下,而销量又不高,所以当地的配套价格,有的高于发达城市两倍以上。

      本来想着栽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可惜现在的招商,说好听的是完全靠政策优惠,说点实际的就是给予前来投资的企业高额补贴。但是这些招来的企业,在补贴政策到期以后,又有多少能够溜得下呢?

      一个正常的企业,会不会来投资;来了以后能不能留的下,关键不在于补贴,而在于当地城市的竞争力,也就是生产同样一个产品,其生产成本会不会比发达城市更高,究竟能不能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下去。没有竞争力,即便来了,也不会长久。

      高房价还造成另一个隐形的巨大的社会问题。政府以较低廉的价格,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收购,再以新建房产回馈农民,让农民上楼进城,而且农民还能剩余几十万、上百万不等。但是,上楼进城的农民没有城市工人那样的社保、医保和劳动技能,尤其是三四十岁的农民,几乎很少具有城市人同等的劳动技能,少数人只能跑个滴滴,相当一部分用动迁的资金,养闲而已。

农民上楼进城以前,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一千元收入,就可以过得下去,虽然拘谨,但也不失体面。但是进城以后,一个月没有个三千元,就难以生存。坐吃山空,未来他们养老怎们办,有病怎们办?谁来为它们支付养老金、医疗费?

      而当前高房价受益的唯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吃肉,炒房者喝汤。全国地方政府平均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支出七成左右。没有了这笔钱,政府工作人员开支都成问题,且不要说地方政府贷款能不能换的上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