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刘星的爸爸”,后来去哪儿了?
2005年,《家有女儿》首播,家家户户都喜欢守在电视前,看刘星、夏雪、夏雨、刘梅、夏东海,这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嬉笑搞怪,脸上都是大写的幸福。从播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3个年头了。这部剧的拍摄地,房价都从8千涨到8万一平了。
而如今那些陪伴我们的演员都去哪儿了?
扮演刘星的张一山,后来回校读了三年书。沉淀多年,出演了网剧《余罪》,成为霸屏男神。扮演小雪的杨紫,凭着人气和颜值,成了当红的小红花。而扮演小雨的尤浩然,现在已经很少人能记清他的名字。
扮演妈妈的宋丹丹,后来越来越火。而扮演爸爸的高亚麟呢,跟他们都不一样,他的人生比戏更精彩,他真实扮演的角色,比做演员更多。
十年前,他演的《家有女儿》有多火,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观影人次超160 亿,网络点击量超2.5 万亿次。在中国,你只要说一句“刘星的爸爸”,所有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他这张脸。
他的脸长得极其寻常,微微有点胖,五官柔和,戴一副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半月,还有酒窝,夹杂那么一点有小心机的幽默。配上183cm的个头,好像跟谁站一块,就是谁的阳光爸爸。
高亚麟在演到《家有女儿》第二部时,女友时玮跑去跟爸妈说:我男朋友就是《家有女儿》里演宋丹丹老公的那个人。
结果她爸妈守着电视看,恰好那一集出现了宋丹丹剧中的前夫。爸妈把演“胡一统”的演员、50多岁的马书良当成高亚麟了,气得立马打电话给时玮:那“刘星的爸爸”岁数也太大了吧!
《家有儿女》剧照
01
高亚麟生于1972年,从小在一个艺术家庭,熏出一身文艺“细菌”。妈妈是舞蹈演员,也演戏。爸爸是编导,手风琴、钢琴、唱歌、演话剧,样样精通。有这样一对爸妈,想不能歌善舞都难。
但搞艺术,并没有治好他小时候的“皮”病。有次同学来他家吃饭,起哄想喝酒。高亚麟把老爸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偷拿出来,给大家尝尝。结果喝嗨了,一斤茅台给喝得就剩二两。他一想坏了,拿着瓶子去水龙头,灌了八两白水,瓶盖拧上,丝带系上,放盒里又摆回去。
过阵子,他发现家里那瓶茅台怎么没了。他爸说:我送出去了。
从小到大,高亚麟的父亲没打过他一下,也没骂过他一句,永远是在聊:你要干什么?
高考那年,高亚麟大学没考上,父亲送他去复读。第一天上课跑操,校长叫他出来说:你的头发太长了,出去剪头去,要不然别上课!
他什么都没拿,买了一张车票,回家跟父亲说:我不上了,校长让我剪头发,我就不剪!
高亚麟就是这样,宁愿因做自己而招人厌恶,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
1990年,18岁的高亚麟选择参军入伍。三年后,空政话剧团拍演话剧《兵圣孙武》时,看高亚麟能唱能跳能演,就把他借去跑龙套。
这期间,每个月150块钱军贴,不拍戏的时候,高亚麟就在团里吃食堂,后来实在吃腻了,干脆自己开了饭馆,专门从新疆请的厨师,进的原料,名叫“阿凡提”,整整三层楼,红火得上了山东新闻。
然而,年底一结算,傻眼了。高亚麟平常太好客,经常请客免单,算账才发现,饭店就这么给吃掉了一大半,还是关门吧。
跑了5年龙套,高亚麟感觉自己像被温水煮的一只青蛙,掐着大腿提醒自己:
连狗都争做主角,如果你有才华,你要努力争取做主角,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就要全力以赴。
不想混吃等死,高亚麟又去上中戏导演班。1998年,高亚麟成为整个空军系统唯一就读导演班的人。
学完导演,开始有人找高亚麟演戏,他的第一部戏是《乱世英雄吕不韦》,他在里面饰演反派人物嫪毐。随后又连演多个反派,演艺生涯算是慢慢步入正轨。
高亚麟(右)参军时
02
2002年,尚敬打造的《炊事班的故事》播出,大火了一把。洪剑涛、周小斌、范明,都凭着这部剧红了。
其中范明演的“老高”这个角色,在尚敬的规划里,安排由高亚麟来演。
没成想,尚敬一看,几个主角的演员基本都是胖子。他跑过去跟高亚麟说:亚麟,你那么胖,你再演老高,炊事班就都是胖子了。
说完尚敬就后悔了,这么跟朋友说话,那不是往人家心窝里泼冰水嘛!
没想到,高亚麟说:那我不演了。
他看得开,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分理解与悲悯,那么就会产生温暖,别人也会得到温暖。温暖是相互的,舍得,有舍才有得。
没有怄气,也没有任何争吵。老高这个角色就给范明了,而高亚麟就留在剧组,帮尚敬当现场导演。后来范明火了,但没什么人知道高亚麟。
为这事,尚敬十几年来心里都觉得亏欠高亚麟,常跟人说:在现实生活中要有事找人帮忙,亚麟这个朋友是最能指望的上的一个人。
紧接着第二年,非典蔓延全国。高亚麟的父亲突然感冒高烧,40多天不退,下了病危通知书。高亚麟连夜开车赶回,看到父亲瘦了40多斤,站都站不起来。
高亚麟带着父亲去了北京最好的医院,但一直没办法确诊。父亲躺在病床上,没有任何治疗措施,这这么耗着,身体越来越差。高亚麟感觉这样下去就完了,强行要把父亲接回家调养。
在出院书上签字的一刻,整个家的担子“啪”的一声,压在了肩膀上。
高亚麟说: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一定是一秒钟。绝不会在你准备好的情况下,而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就长大了。
那时候,高亚麟是真穷,本来也没什么积蓄,给父亲买了轮椅,推着他遛弯儿、晒太阳,给他榨各种蔬菜汁、果汁。这样一直陪了八个月,完全停了工作,接下来连伙食费都犯愁。
高亚麟给朋友打电话,说:我好累。
朋友说,谁让咱是男人呢,男人生下来就是扛事儿的,扛到咱闭眼的时候。
高亚麟每天跟别人的最多的四个字就是:没有问题。
人前笑呵呵,人后独自落泪。
年轻的时候天天觉得踩弹簧一样,现在感觉身上挂个铅球,挺辛苦的。但人生总是起起伏伏的,再长再艰难的路,变成脚下每一寸的土地,无非是走下去而已。
高亚麟这段时间每天都在担忧,万一父亲再住院,怎么办?一想到父亲,就特别想挣钱,正在这个时候,《家有儿女》导演林丛打来电话:我们想找一个阳光老爸,就觉得你挺合适。
演艺圈里,演员最怕和三种物种搭戏,大腕、动物、小孩。
那时宋丹丹已经是大腕了,而其他三个主演,全是小孩。但高亚麟想都没想,直接接了,就想着赶紧挣钱,哪怕去剧组扫厕所都认了。
没想到的是,《家有儿女》大火,高亚麟演的刘星的爸爸夏东海,成为“国民老爸”。
那会儿家家户户都在唠嗑,爸爸就要“夏东海”这样的。找老公就找“夏东海”这样的。找女婿就找“夏东海”这样的。
一天,高亚麟去花卉市场给母亲买花。刚一进去,就听一声“夏东海来啦”,然后所有摊位的人都哗地围了过来。高亚麟一看这架势,撒腿就往外跑。他才感觉到,原来自己真的有这么火。
《家有儿女》中高亚麟扮演刘星的爸爸夏东海
03
高亚麟在演到《家有儿女》第二部时,女友时玮跑去跟爸妈说:我男朋友就是《家有儿女》演宋丹丹老公的那个人。
结果她爸妈守着电视看,恰好那一集出现了宋丹丹剧中的前夫。爸妈把演“胡一统”的演员、50多岁的马书良当成高亚麟了,气得立马打电话给时玮:那“刘星的爸爸”岁数也太大了吧!
时玮被搞得哭笑不得,费了半天解释,爸妈才明白了女儿的男友是“夏东海”,高兴地同意了两人的事情。
时玮比高亚麟小了11岁,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茶馆。高亚麟见时玮,梳着大马尾,穿着连身牛仔裤,里面穿了一件简简单单的白T恤,眼睛一亮:好干净漂亮!
别人追女孩子都是送花送礼物,高亚麟不送花,采取的是“话痨”战术,每天不停聊天,360度无死角地介绍自己,聊得久了,时玮也就动心了。
高亚麟和时玮交往四年,两人住处附近就有婚姻登记处。一天,他们想着先去了解一些结婚流程。到婚姻登记处快五点了,工作人员马上要下班。他俩本来只是想咨询,结果急着下班的工作人员直接就把章给盖了。
两人拿着结婚证,“就这样结了吗?”说完,两人都笑了。
别人结婚送礼物,都是房子、车子、珠宝、鲜花,高亚麟送礼物却不走寻常路。时玮也是演员,高亚麟直接为了她拍了一部电影《追爱总动员》,送给她当结婚礼物。其中编剧、主演是时玮,导演是高亚麟。
送礼物,无非两种,一种是投其所好,一种是出其不意,而高亚麟都做到了。他是看着厚道,但内心“鸡贼”着。
婚后的日子,高亚麟每天无论多忙,都要给妻子打电话或发短信,换着法的告诉说有多爱她,夸奖她。每次出门前妻子还在睡觉,他就会写下不同的卡片,悄悄放在妻子的包里。他是看着憨实着,但内心浪漫着。
两人的婚姻十几年如一日,甜蜜而幸福。最好的爱情就是这个样子,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相看两不厌 。一男一女,两个正常人,能心平气和地长久相守,是人世间最大的奇迹。
高亚麟与妻子时玮
04
2016年,导演李路即将开拍《人民的名义》。
其中最大的投资人,就是高亚麟。在圈儿里,高亚麟有一个外号叫“义气哥”。
导演李路找到高亚麟投资时候,当时只说让投20%。谁知道,跟其他的投资人聊完,一个月后不见打钱进来,四、五十家投资方选择了撤资。
这时候高亚麟刚注册公司,为了能让剧顺利开机,用自己能组织起来的全部资产追加了投资,这才解了李路的燃眉之急。
数据测算的时候,高亚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赔40%。他说:这是好片子,就算亏我也愿意。挣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有的是机会。
但如果全赔了呢?那就是倾家荡产。在投完戏后的半个月里,高亚麟半个月不敢上床睡,太紧张,根本睡不着,怕影响妻子休息。
所有人都没想到,《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创中国10年内国产电视剧最佳收视记录。
投资《人民的名义》后,高亚麟执导了暖心励志剧《伙头军客栈》。这部剧讲述复转军人从部队回归都市生活的磨合与碰撞,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有笑有泪的感人故事。
《伙头军客栈》汇集了周小斌、姜超、毛孩等,《炊事班的故事》中的原班人马,洪剑涛、沙溢等也多有客串。几位老战友十年后再聚首,彼此之间感慨万千。
十年前,在观众的心里,兵哥哥不仅仅是身材壮硕的特种兵,还有那些忙碌于后厨,朴实幽默的炊事班老铁们。岁月在变迁,这些面孔也老了。但当他们骑着哈雷摩托车,在BGM中带着经典口头禅全体亮相,还是让人热泪盈眶。
总导演高亚麟,还有空政团的老几位,一切仿佛还是十年前的样子。《伙头军客栈》从导演到演员,几乎全员都是兵,浓厚的“兵味”渗透在拌嘴逗乐的日常生活里,将军事化的生活方式与现代都市元素相碰撞,雕琢出军民融合的价值观。
高亚麟说:目前描写退伍军人再创业的剧很少,我自己本身就是退伍军人,在部队干了二十几年,对部队有情怀。不论市场环境如何,拍这些正能量的作品,永远是我坚守的方向。
《伙头军客栈》剧照
05
曾有记者找高亚麟要手机号,他痛快地写在了记者的采访本上,说:这个手机号用了20年了。我喜欢长久,中国人其实就特别喜欢长久。
有人问高亚麟,现在出名了,还有更高的目标吗?
他说:一个人现在做着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而且那件事儿还成为了你的职业,还能养活你,这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还要强求吗?世界哪有完美啊,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干成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啊。老天爷是公平的,不能所有的糖都给你吃了,所有的土疙瘩都送给别人,这不合理,是吧?随遇而安,更好一点。
在娱乐圈里,像高亚麟这样的全能手,还真不多见,他组过乐队、演过小品、说过相声,当演员、当导演、当编剧,既学过体育,又学过摄影。
他把这定义为“折腾”。变化的人生才有趣,才值得过。人生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一生应该不止只做一件事,而应该做很多事,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在有限的一生里,活出不止一生的宽度和广度。
通过《人民的名义》,高亚麟变成了娱乐圈最大的赢家,各种奖项扑面而来。而不论这些奖项多么豪华,上台领奖时高亚麟都只是说:
一个男人在生命中有很多角色,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是去尝试更多角色,变换出更多色彩,我喜欢每一次全新的挑战,每一份全新的工作,但不论如何变换,都要不忘初心。
中年心事浓如酒,在光怪陆离的城市拼尽全力,最难的不是争名夺利,而是不忘初心。
13年前,高亚麟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刘星的爸爸”。13年后,他在自己的人生里,演出了更好的角色,那就是他自己。
我们也是这样,人生如戏,人的一生都会扮演很多角色,如果你不高兴,你可以把剧本扔了。不过演自己的时候,你必须要全力以赴。这场戏没有彩排,不能重来,但只要不忘初心,就会处处充满精彩。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牛皮明明(ID:niupimingming),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