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觉醒年代》有感
推荐阅读 https://www.guancha.cn/FuZheng/2021_04_06_586403_3.shtml,特别是文末最后一段儿就很深刻了。
首先要声明,本篇对《觉醒年代》的批评是因为它被有个官方媒体正儿八经宣传过了,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去看了这部剧。其他电视剧之所以没被批评,只是因为它们都没有机会浪费我的时间。
首先是服化道方面,整部电视剧开篇就是武侠片的设计,蓬头垢面的酒剑仙--陈独秀扮猪吃老虎,反转打脸。这也就罢了。来到故事的主要场景--北大校园,那穿一身白色华服的到底是学生还是无极门徒?校服能不能打点儿包浆,有点儿真实感?白得那么新那么渗人,简直是一身孝,真成“孝服”了。
后面出场的几个学生代表,一个个油头粉面。像那个湖南来的,什么鬼才的造型,看上去阴森森的,跟个反面Boss一样,搞不好会吸星大法、化骨绵掌。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故事到高潮的时候会突然跳出来说自己通过下毒控制了中原武林云云的那种反派Boss。还有南开陈家洛,那个油腻得小白脸造型是个什么鬼,看起啦就像过两集就会领便当的路人。总而言之这些重要配角的服装、造型真是一塌糊涂。
在演员本身方面,占主要戏份的陈、李、胡三人都不错。陈独秀的演员不用说了,算是二代陈道明,演绎角色的个人特点很鲜明,但总有点儿演员超过角色的意思。李大钊的演员有那种燕赵悲歌之士的感觉,气质拿捏很到位。最妙得是演胡适的演员,按照作者对蔡元培角色的塑造,这也应该是本剧的一个相当正面的人物,我高度怀疑导演是按照他心目中的君子和正面形象去拍的,结果自然而然就演出了一种外君子而内小人的感觉。
在剧情方面,叙事结构就是半个北大救中国,剧情演进中北洋政府从软弱而又仁慈突然快进到屠杀烈士,所有阶级团结一致,只不过都有合理的难处,唯一的反派就是那个留着大背头叫张丰载的那个倒霉蛋。简直是没有坏的阶级只有坏的人。
在演出的镜头表现方面,凡是离开那三个主演的戏份,从工读到家庭戏再到搞工人运动,真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因为显然导演并不清楚原理也不了解细节,我不知道将这些场景的时候,导演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历史场景里讲得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也包括他自己。最终的效果就是内容空洞,体验尴尬。
在最后完结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反应,就是哦,心里毫无波动。
最后附一个精彩评论:
“我劝同志们读点书,免得受知识分子骗”
和推荐文章的的精彩摘抄:
“
以我愚见,未来再拍同题材电视剧,应该颠倒《觉醒年代》前重后轻的结构,把重点放到五四运动及五四以后。五四前的主要斗争双方是北大校园里的新派与旧派,五四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则是皖系军阀和安福系、新交通系政客。这场运动远远超出了一个北京大学。五四以后,真正的新思潮蓬勃迸发。科学与人生观之争、唯物史观之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争,其中出现的新思想新主张,也远远超出了之前的文学改良。
甚至于“新文化”、“新文化运动”都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比如陈独秀直到1920年才发表文章《新文化运动是什么》,给了新文化运动一个模糊的定义。尽管我们把新文化运动追溯到1915年,但事实上1919年以前,当时人还不知道自己搞的是新文化运动。
“最后说一点本人研究五四运动的基本结论:单就运动本身而言,其实跟2014年的乌克兰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美国人煽风点火,各方政客学阀军头财团粉墨登场,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排除异己。中国之所以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自从有了先进的政党,群众就能组织起来,使中国走出了动荡的局面,开辟一番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