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也不让玩手机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为扎实开展飞行人员作风建设活动,民航东北管理局目前正开展“手机不进驾驶舱”专项整治活动。

500

从已知消息来看,自4月1日开始,东北局辖区内各航司飞行机组被要求在航班计划起飞时刻前40分钟至该航班实际落地时刻后15分钟内关闭手机等带有娱乐功能的电子设备。

起飞前40分钟大约是绝大多数航班的上客时间,落地后15分钟也是绝大多数航班滑到停机位的时间,这个规定意味着,飞行员要从航班上客开始就关闭手机,直到航班落地停稳完成一系列工作后才能开机。当然,这个范围也包括PAD等具有娱乐功能的电子设备。

据我了解,实际上关于空勤人员工作期间的电子设备管控,各航司是下了大功夫的。

许多航空公司很早就发布规定,禁止客舱机组人员在飞行中玩手机,有的公司甚至要求乘务长在航班上客前统一收取乘务员们的手机,等下客结束后再发给大家。

有的航司给空保人员配备了执勤PAD,并专门给PAD安装了管控插件,使PAD除了公司指定的APP外,无法安装任何游戏软件、视频软件、阅读软件等娱乐APP,杜绝利用执勤PAD玩游戏、看视频、读小说的可能性。

有业内人士透露,各航司客舱机组的电子设备管控规定几年前就有了,但对驾驶舱里这方面的管控其实一直比较松,或许是因为客舱机组直接面对旅客,被旅客看到乘务员玩手机,容易带来投诉和负面舆论,而驾驶舱则可以避开旅客视线,暂时没有这方面顾虑。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班上,飞行员是没空玩手机的,飞机滑行、起落、通讯等各种操作忙的不亦乐乎,真没多少工夫去看手机。但个别在地面等待时间较长或空中自动巡航时间稍长的航班上,个别机组人员偶尔看看手机或PAD,打发一点无聊时间,其实倒也能理解。

没曾想,前不久的东海航空机组打架事件成了一个引子,全民航都开始了运行人员作风整治,“手机不进驾驶舱”专项整治活动也提上了日程。

 

从有关文件来看,该专项整治活动旨在“保证飞行安全,严格落实驾驶舱内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有关规定,确保飞行人员在飞行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集中精力进行驾驶舱准备和监控飞机状态。”

文件同时指出:“机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须做好驾驶舱机组管理,严格落实驾驶舱内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规定,保证运行阶段正常工作不被干扰,切实提高飞行运行作风水平。”

规定一出,业内也产生了不少质疑声音和抵触情绪。

有的认为这个规定有些不近人情,飞行期间基本处于失联状况,家里有事不能及时联系上;

有的认为航班假如发生延误,不方便直接给公司签派等部门打电话;

有的认为在地面期间出现特情,不便于第一时间打电话请示公司。

也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多年来,中国民航从没出现过因飞行员使用手机导致的不安全事件,飞行员用手机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

于是我查了一下与之有关的新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0年5月27日,澳洲捷星航空JQ57次航班准备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降落,当飞机在距离地面有2500英尺至2000英尺时,机长忘记关掉的手机开始陆陆续续收到短信,副驾驶员两次提醒他注意飞机的飞行高度,但都没能引起他的关注。调查报告称,副驾驶员随后抬起头来,看见机长的注意力完全被手机吸引着。

后来这位拥有13400小时飞行经验的机长对此解释到,当时自己是在对手机进行解锁,打算关机,以致于没有注意到副驾驶员的提醒。当飞机下降到距离地面低于152米时,起落架还没有放出,导致近地警告系统发出警报,不得不复飞。

后期调查发现,飞行员当时除了没有及时打开起落架外,在准备降落的过程中还犯了很多其他错误,如没有完成着陆检查、没有核实飞行参数等。捷星航空后来将这起事件作为一个案例收入到飞行训练手册中,并已经把关闭手机作为起飞例行检查的项目之一。

2014年5月份,一架单引擎飞机“塞斯纳150”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坠毁,事故中造成两人丧生,分别是29岁的飞行员Amritpal Singh和另外一名乘客。据报道,飞机上安装了一个GoPro运动摄像头,根据摄像画面显示,在事故飞机的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和另外一名乘客,频繁用智能手机进行自拍。调查报告称,导致飞机坠毁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在飞行员飞行过程中采用手机自拍,分散了飞行员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对飞机失去控制。在坠机事故发生之前,GoPro画面显示飞行员正在使用手机。

也有人拿出驾驶舱禁烟规定来进行类比,早期驾驶舱是不禁烟的,2018年7月10日CA106航班(香港-大连)航班在空中巡航时,飞行员想吸口电子烟,本意关闭再循环风扇组件,却误操作关闭了增压系统,触发了座舱高度警告,导致飞机紧急下降,客舱内氧气面罩脱落。事后飞行员被局方吊销了执照,国航也接受了严厉的处罚,驾驶舱禁烟的规定也从此进入了民航规章。

巧的是,国航机组吸烟事件当时也是民航东北局调查的。不知是不是因为东北局对驾驶舱安全管控和飞行人员的作风建设更加敏感,这次才又推出“手机不进驾驶舱”专项整治活动。

500

其实,飞行员光鲜的一面往往都在荧屏上和民众的印象的中,在狭小的飞机驾驶舱里,他们日复一日的操纵飞机起起落落,压抑、枯燥、憋闷,没有人知道他们在精神上和身体上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四万多名中国民航飞行员为民航持续安全运行和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每一天,千千万万的“中国机长“们都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民航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与各岗位民航人一起上演着比大荧幕中更加朴实而动人的英雄故事。

但偶尔出现的飞行员严重违规行为,也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我们要承认,极个别飞行队伍在管理中更专注于飞行技术的培养,只要技术过硬,平时能把飞机开好,就可以重用你,甚至在选拔任用机长乃至飞行干部方面更多关注业务水平,在作风素养、个人品行、群众基础等方面的考察可能存在一定欠缺,同时个别航司也没有建立更好的机制去改善飞行队伍中个别人存在的“骄娇”二气,致使极个别飞行人员心存一种“我只管开好飞机,别的都和我无关”的不端正认识。

同时,个别单位对飞行人员的管理也相对简单粗暴,平时捧得高高的,出了一点小问题就大会小会批斗,奖的少罚的狠,飞行员的休息权、休假权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飞行员被公司利用法定休息期安排培训、开会和地面工作的比比皆是,对他们日常生活上的关爱则少之又少,形式多过内容

我们相信局方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前不久冯正霖局长在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要求,民航各级领导干部脚要勤起来,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抓安全工作要更加有的放矢,必须勤往基层一线跑,多了解基层情况,多倾听一线声音,多为基层一线破解实际难题。要勤在了解真情实况上。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基层一线转一转、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多倾听员工诉求,体会基层一线员工的喜怒哀乐,更好地掌握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治标先治本,希望这次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能给民航运行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裕度,也能给一线民航人解决实实在在的诉求难题。

假期过完了,都收收心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