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改剧要找同性恋来做编剧,刻意迎合腐女,大家如何评价?

汪海林今天(4月1日)又激动了,认为下图是在歧视异性恋。

500

下午2时45分,汪海林发布最新消息:

刚才导演联系了我,说没有歧视异性恋的意思,截图里留了她的联系方式,她因此受到一些干扰。

我没注意,删除原文并对她表示歉意。

但我也直接跟她说了我的看法,原文这种措辞是不妥的,而且我建议她不要跟风追热度,尤其不要拍什么耽美,还是把精力放到创作上来,拍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500

这还挺能反映出很多现实的。例如耽改剧蔚然成风,为了制造工业糖和卖腐,“政治正确”地找来同性恋做编剧,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和质疑。大家怎么看呢?

热门评论 7

  • 国内耽美小说改编的基本来自晋江,晋江又称国内最大的女性文学网站。讨论耽美,应该讨论的是两性关系,而不是同性恋文化。


    因为耽美本身脱胎于乙女文化,实际上投射的是女性对除却家庭、生育、婚恋制度、金钱等现实因素的理想爱情的想象。它从产生到发展到现在兴盛,是00年代到20年代这二十年里女性对女性发展、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的求索。


    另外,发展耽美的群众是女性,受众也是女性,怎么可能主要实现目标是同性恋男性呢。女性逐渐不爱看女性为主角的小说,这本身应该要思考为什么女性不喜欢目前小说、影视中的女主角形象。


    个人觉得和言情小说中的女主角没办法脱离传统定义的和当下社会定义的女性形象有关,基调总是会回到女性生理、婚恋、生育,这背后是个社会性别问题。现在耽美中abo小说盛行,虽然abo设定是国外为小黄文而生的,但是国内的abo有很大程度本土化,它投射的是性别平权。


    同时,晋江起点等小说网站中无cp小说发展壮大,男/女性读者中部分群体对言情和耽美小说不满,开始更青睐没有爱情线的男/女主角。这现象也是两性关系、社会性别问题,一是脱离了情爱视角来看待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发挥的作用,二是传统婚恋生育观的定位没有跟上当下男女性的需求。


    研究耽美文化,研究群体应该是女性,而不是同性恋。研究群体是同性恋,研究对象应该是同志文学

    jpg
  • 应该禁,不能为了满足一部分的人喜好。让大家恶心!我是真反感!
  • 全部楼层
    Gaofei309
    放心吧,这种短剧你只要不刻意去找,通常情况下是看不到的。
    陈情令没事微博挂热搜第一。我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我们国家全是同性恋,异性恋成少数了。现在的问题是资本想推给你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有段时间我想找个我能看的剧真的好难,弄得现在已经不看剧了。
  • 专治飏搙 帝国主义不亡我心不死
    劳资特别烦“政治正确”这个白左词汇,特别恶心!“政治口号”得了,还TM“正确”!?“正确”个基尔!
  • 我只看到在污名化"同志"这个词...这股歪风不刹住...以后还会有更多污名化
  • 纳闷了,为什么耽美剧那么多,百合剧那么少?以B站为例,一边强推《天官赐福》,一边《樱与抱月》下架,这太双标了。要禁就都禁,要开放就都开放。
  • 第一杯半价 苟利国家生死以
    按这个歪理,凶杀剧要找杀手来做编剧?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9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