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上新惊动全国多地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还被“弄哭了”
时隔35年,三星堆考古再次引起世人瞩目。金面具残片、鸟形金石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500余件重要文物正印证了那句“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不过,此次“上新”的三星堆不仅是惊了天下,它还引来了全国诸多博物院带着文物,或来认亲,或来在线battle。而选手之一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却是掰着掰着就“哭了”......
金沙遗址博物馆拿下“最惨金面具”奖
据澎湃新闻21日报道,在这次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黄金制品,其中包括一张独特的黄金面具。该文物含金量达85%,艺术风格与前期出土的面具相似,但尺度、体量远超其他。
三星堆新出土的金面具残片
有眼尖的网友一眼看出,这跟金沙的黄金面具是同款。“小金”金沙遗址博物馆也出来“认领”,说“金沙有件完整的,你看,像不像?”
然而,不久后,“小金”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才是“最惨金面具”,因为“我再也不是最大的了。”
对此,三星堆博物馆表示,“我只知道小金又哭了。”
据《四川日报》报道,此前,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土的大金面具,是国内发现的同时期形体最大的黄金面具。而这次发现的三星堆金面具残片,其半张面具宽度就有约23厘米,高度约28厘米,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还要大。
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面具(左)与此次三星堆新发现的黄金面具(拼版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据新华社20日报道,不止黄金面具,金沙金冠带和三星堆金杖上的纹饰、玉璋、玉凿、象牙……两个遗址有不少文物“撞款”。
专家认为,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部分文物之间的这种高度相似性,证明这两者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两个遗址之间也必然存在某种特殊联系。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成果,我们可以认为,金沙文化正是对于三星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共同成为古蜀文明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除了battle直接“输了”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也都带着自家文物来找三星堆PK,而且这三家的挑战对象还都是三星堆新出土的大口尊。
其中,天津博物馆派出了商代晚期的父乙尊。
山西博物院派出了西周早期青铜重器义尊。
安徽博物院则派出了商代兽面纹铜尊。
而除了来挑战的,还有来“认亲”的成都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成都博物馆认为三星堆方尊仿佛是“极端世界里相反的自己”:“你有羊头,我有兽头;你很方,我可圆了!”
还有认为我们都是“同一类人”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听说你们也有跪坐的人像?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文博 介绍,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便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
1986年,三星堆首次大规模发掘,举世震惊,近400件一级文物在1、2号器物坑露出真容。第二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
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