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用不上,不应成为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理由

【本文由“底线还是得有”推荐,来自《英语进主科是刚性资源投入保证,是最务实的安排,讲政治正确是好事但不能脱离实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句伤人脸面的话,大部分发言的人或许不知道自己在说啥。“毕业后90%用不上”根本不是是否应该取消主科地位的标准。如果不从事科研等专业工作,二元二次方程谁能用得上?如果不从事化工行业,有机化学谁用得上?恐怕用不上的情形远远超过90%吧?按这个标准,数理化是不是也该取消主科地位?这个就能看出来,很可笑的逻辑和观点。

其实,所谓90%用不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小学是基础教育,现在大学本科也已经是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基础教育、普及教育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建立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专业方向明确后,再进一步学。

学英语我有很过硬的发言权:词汇量妥妥两万以上、阅读TIME、Newsweek这类英文刊物无实质障碍,听懂英语电视广播没问题,考研用一半的时间八十分以上都无问题。让我来告诉你一个也许很残酷的事实:学校英语确实没用,但不等于应该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别说中学英语,就是大学四级那点水平确实是没用的!它只给你指指路、打打基础而已。四千左右的词汇、大学英语四级自己为不错了,其实可怜得很。但有了这个基础,真用得着的人至少知道后面努力的方向,有更好的基础和方便条件可以做到。这就是素质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意义:不以你未来职业用得上用不上为标准,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个高素质有良好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个角度,以数理化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以历史地理政治为代表的人文社科,以英语为主的外语,都是普及教育必须具备的内容,母语更不用提。

学校课程的设置,绝不能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个体角度它要能为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打好基础,后面才是职业之路;社会角度它对一个民族的教育甚至整体素质、社会发展都会有相当的作用。岂能是因为你不喜欢、你考得不好就可以取消的?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