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偷拿织女的衣服算不算猥琐男耍流氓?

从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看该作品风格的下渐,和民间风气对该传说的浸染与毒害。

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什么意思呢?

牛郎和织女,隔着一条河相望,却无法说话。这是一个永恒的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主题,在世界各地的民歌中都有反映。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里》,就描写了这么一个场景。

500

有一首改写的《神仙挡不住人想人》,歌曲里面的男主,与女主天天见面,却没法拉话(说话)。想彼此了,就只好一个站在山上,一个在那沟,远远望一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么大的锅来下不下两颗米”,因为“这么好的朋友鬼搅散”。

一个字,穷。

500

牛郎和织女也是隔着一条河,也是见个面容易,说话难。织女是如此炽热地爱恋着牛郎,以至于被父亲拆散,被现实拆散后,织布时泣不成声。我们回头再看《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本质,就是少安和润叶的故事。少安是个智慧、勤劳、能干的穷小子,润叶是村支书的女儿,在城里的学校教书。田润叶的父亲田福堂不许润叶跟少安好,少安也深知自己不配,于是,好好的一对鸳鸯,就让鬼扯散了。牛郎是放牛娃,织女是天帝女。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河汉的水那么清,那么浅,却依然让人说不上话。我们之间的距离,又究竟是有多远呢?

500

三国时牛郎织女的故事,曹植九咏注: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这是头一回有人把牛郎和织女列为夫妇,大概是因为对牛郎和织女不能在一起十分怅恨吧,故而让他们一年见一回。可是都是夫妻了,怎么就不能见面呢?我们看南北朝时对牛郎织女一年见一面原因的说明: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原来,织女是天帝的女儿,主要负责织布成云。织女太忙了,工作很累,天帝可怜她,就把她许给了河西的牛郎。结果这丫头结婚后居然耽误了织布,天帝于是发怒,责令织女回河东,并让他们一年只能见一回。=这就是个因为夫妻生活而耽误工作,继而遭到天谴的故事了。提醒人们房事需要适度,男女之情不能耽误正经工作。这也不是唯一一个类似传说,“神仙因耽误了工作而遭受上帝惩罚”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母题。

《白鹿原》中,白孝文新娶了媳妇儿,天天盼着天黑,好跟媳妇儿干那事儿。这导致白天精神萎靡,读书不用功。他奶奶急了,跟在他屁股后头嚷:“娃,读书要紧啊!”又找孝文媳妇,讨论孙媳妇和孙子,应当几天干一回(最后商定的结果是十天才能让孝文日一回)。

500

可是,一年才让见一面,天帝还是人吗(好像本来就不是)?天帝如此没良心,如此不近人情,似乎太不合理。

于是,在另外一些注解中,就出现了一只乌鸦。乌鸦给他们两位传信,乌鸦智商偏低,又笨又聒噪,把“七天能见一回”,传成了“七夕能见一回”。于是,被人们新定为夫妻的牛郎和织女,就被乌鸦给坑了。

500

东晋以后,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混入: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上工,路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疋乃回,一月完成。归至初相会处,妇曰:因君孝心感天,遣我助织。遂辞永腾空而去。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8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