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系统人事异动背后有重大考量

「国安」系统人事异动背后有重大考量

   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张惇涵昨午宣布「国安」团队人事异动,陆委会主委陈明通转任「国安局长」,前「法务部长」丘太三接陆委会主委,「国安局长」丘国正出任「国防部长」,现任「国防部长」严德发则转任「国安会」谘询委员。新人事案将于下周「立法院」开议日前完成交接。

    张惇涵表示,针对新一阶段区域与国际局势,以及后疫情时代下所牵动的全球政经变局,「国安」团队将进行相应任务及部署的调整,蔡英文在经过通盘考量,以及和苏贞昌商议后,就新一阶段「国安」团队的任务与队形,进行再部署。

  这是蔡英文上台后,除了是就职时的「组阁」部署之外,「国安」系统人事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其背景,除了是张惇涵所指的上述原因之外,可能与利用台湾作为抗衡中国的「棋子」特朗普争取连任美国总统失败,与中国关系较为缓和的拜登当选并就任美国总统有关。实际上,曾经在李登辉时期担任过「外交部长」的胡志强昨日就指出,蔡英文在农历年前召开「国安」高层会议,表态愿意进行两岸对话,是拜登上台后,对华政策修正特朗普路线,因而美方施压,要求蔡英文说的。

  而据台湾政坛消息,今次「国安」系统人事调整的思维方向,就是在二月九日召开的「国安高层会议」上形成的。而胡志强的说法,与张惇涵的「针对新一阶段区域与国际局势」,也有着高度的吻合。

当然,张惇涵所说的的「区域局势」,也与中国大陆的形势新发展密切相关。今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一百年」完美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及二零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北京可能会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涉台事务提出新的对策,台湾当局也需要提前进行战略调整部署,以作应对。因此,台湾媒体将之形容为「蔡英文超前部署 『国安』团队组三个铁三角因应中国变局」。——也就是「外交事务」由「总统府秘书长」李大维、「外交部长」吴钊燮、「驻美代表」萧美琴组成的「外交铁三角」;「两岸事务」由新任「国安局长」陈明通、新任陆委会主委丘太三、海基会副董事长詹志宏成立的两岸铁三角;以及「国防安全」由转为「国安会」谘询委员的严德发、新任「国防部长」丘国正、参谋总长黄曙光架构的「国防铁三角」。

   实际上,从这轮人事异动的具体安排看,这个意图就极为明显地凸显出来,而且也重点体现在非常重视情报方面,尤其是「国安局长」丘国正升任「国防部长」,陆委会主委陈明通转任「国安局长」,这个痕迹极为明显。在情报系统浸淫了近两年的丘以正转任「国防部长」,是将军事与情报结合起来,跳脱单纯为军事而军事的状态。尤其是在对岸「智统」以至「武统」的呼声日高,而美国新总统拜登只承诺加大对台军售,却不愿承诺直接出兵驰援的情况下,加强情报与军事的有机结合,就显得极为重要。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陈明通会降格转任「国安局长」了。他不单止是第二位文人「国安局长」,而且还是「低职高配」地出任「国安局长。实际上,第一位文人「国安局长」许惠佑,是在「海巡署长」任内平调「国安局长」,而「国安局」与「警政署」、「移民署」、「海巡署」等机关,其层级均低于部会。因此,陈明通从陆委会主委专任「国安局长」,是属于「低职高配」。因而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在脸书贴文说,陈明通要接任「国安局长」,「委屈了!」,陆委会主委接任「国安会秘书长」都不为过,接「国安局长」根本是明暗都降。

      但陈明通却可能会甘之如饴。一方面,证明蔡英文更信任他,让他接掌这个「白虎堂」机构;另一方面,证明自己在大陆的人脉关系极多,在拓展对大陆的情报工作上可以派上用场。

  实际上,陈水扁委任蔡英文出任「陆委会」主委时,蔡英文的大陆经验并不多,只是搞了个「特殊两国论」。因而倚重「陆委会」两位副主委,一是林中斌,侧重于从美国的角度看大陆;另一是陈明通,偏重于从大陆的角度看台湾。因为陈明通在担任台湾大学教授时,经常到大陆出席学术交流活动,并带领学生到大陆进行田野调查,因而与大陆的涉台学者甚至官员有密切交往,人脉关系极广也极深。正因为他在大陆有着充沛的人脉关系,而且也对大陆的政情极为熟悉,因而据说能够提前一步,准确研判对岸的最新动向,包括大陆将于二零一九年一月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活动并提出新的策略,而让蔡英文能够提早作好「反制」策略准备,从而间接促使蔡英文高票当选连任。

   因此,蔡英文调派陈明接任「国安局长」,就是利用他这个别人不可代替的优势,以助进一步提前部署。不过,却又折射了在大陆反间谍斗争无往不利之下,台湾情报当局对大陆工作的「人力情报」业务,已经断层,急于建立新的「人力情报」网络。不过,大陆地区的反间谍机构,已经注意到台湾情报当局利用学者进行间谍活动的新动向,并在去年公布破获了几宗类似的案件,还对其中的个案判了刑。陈明通如要籍此途径开拓及建立新的「人力情报」网络,似是并不容易,可能会折戟沉沙。当然,如果是以「知陆派」,深知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的症结所在的背景,如能向蔡英文提交实事求是的研判报告,对于降低台海的紧张局势,也未尝不是好事。

     丘太三是民进党「新潮流系」的成员,而陆委会另一位副主委邱垂正也是属于「新潮流系」。这就形成「新潮流系」在陆委会占有较大比例,而且恰巧两人都是「邱」。

  不过,丘太三对大陆态度算是比较友善的。他的情况,同曾任「新潮流系」总召,因为与创造「九二共识」概念的苏起「走得太近」,而被「新潮流系」开除出流的洪奇昌,较为相似。因而他曾在陆委会副主委任内推动两岸春节台商包机直航,在「法务部长」任内也进行过两岸司法交流,是一位可以与陆方打交道的合适人选。

而邱垂正也曾在金门大学教授任内,经常到厦门参访,并着有《两岸和平三角建构》一书,指出未来无论是蓝绿谁来执政,和平若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就必须面对两岸和平三角建构,因而提出「经济互赖」、「制度整合」、「民主价值共享」的三个变项,也是属于较为务实温和。至于他出任发言人时的言论,相信是职务行为,「屁股指挥脑袋」。

对此最新人事布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大陆涉台学者在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认为,「两岸关系要发生微妙变化了」,因为丘太三客观看待中国大陆崛起,对大陆态度也是比较友善,是一位可以跟陆方打交道的合适人选。

这与蔡英文二月九日在「国安高层会议」上的结论,颇为吻合。但问题上,蔡英文却仍然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因而即使是委任温和派出任陆委会主委,也将无济于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