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祖籍山东、从小长在上海的我,就“饺子”这事儿我来说两句

【本文来自《速冻饺子已经比绝大多数自家手工饺子要好吃?这是北方人民不愿意承认的事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祖籍山东、从小长在上海的我来说:家做手工饺子和工厂化生产的饺子,我宁可选择前者,至少它的馅子更大肉更多,吃着更爽。但注意这里我用的是“宁可”,因为我个人体验认为饺子是一种很不好吃的吃食。因为:除非为了调换口味,一般食材白水煮烫都鲜不过煎炸炖炒,而饺子正是因为是白水煮熟的,用上海话来说就是“咪道嘎脱了”(味道冲淡了)。

在通常意义上完全相同的食材,我的排序是:新下水煮饺子﹤馄饨或回锅油煎饺子﹤混炒菜肴﹤分炒菜肴。即使是纯肉馅饺子,也因为水煮而缺少煎炒肉类的鲜香。再别说什么“原汤化原食”,浑水面汤有什么喝头。江南的馄饨至少汤里加有虾皮、紫菜、蛋皮、葱花和其他调料,鲜味上来了,总比白水煮饺子强。油煎饺子增加了油煎的鲜香,当然比水饺体验更好。

同样的食材,炒制成菜下白面馒头,更为鲜美。分别炒菜,肉是肉香,菜是菜脆;伸筷夹一块肉,那是大口吃肉,夹一筷菜,吃的是脆爽,再加上馄饨汤料烧成的汤,有荤有素又有汤,这就是小康了。混在一起剁成馅,肉味淡了,油香不突出,就没有什么感觉了。这就好比我不喜欢火锅,火锅食材比饺子更丰富,分别烹饪,端上来就是一桌像模像样的酒席,而火锅开水里一烫,鲜味不如煎炸炖炒不说,吃到嘴里从头至尾都是同一种调料的味道。

我认为在北方,人们常说“过年谁家不吃顿饺子”、“好吃不过饺子”,那是旧时食品不丰富时平民(其实我真正的意涵是贫民)难得吃顿肉、肉不够菜来凑的无奈选择,长持下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心理,并不代表饺子真是什么好吃的食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