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手机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这无疑是个好的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和娱乐以及追求高档产生攀比心态等问题。

手机作为方便快捷的电子通讯设备,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每当有时间,都会拿出大人的手机,或看电视剧,或玩游戏,或刷小视频,但是久而久之,也会上瘾,进而耽误学习。近年来,有关小学生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额充值游戏的相关报道非常之多,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自制力不强,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影响,其中手机尤为严重,所以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问题迫在眉急。教育部要求禁止带手机入校,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等举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用手机次数,减缓电子设备对孩子的毒害。

当然,手机毕竟是新型科技产品之一,孩子们到了高年级,除了游戏外,有时手机也替代了电脑的功能,比如查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一道不会的题目,一份从来没有设计过的小报等,查阅资料至少也成了不得不偶尔依赖于手机的理由。完全禁止,也是不可取的。不过当孩子出现过度使用手机的迹象时,家长应当及时介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可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球,一起跑步,一起看书,一起聊天等等,在此过程中逐渐转移孩子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自律,给孩子及时的关注和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