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个最委屈的城市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鱼投资说”

500

要说最委屈的城市,非河南省会--郑州莫属了:

这是一个外省人吐槽,本地人嫌弃的城市,没有省会该有的威慑力,更没有文化发源地的体面。

说到中原千年历史名城扎堆的河南省,大家想到的要么是洛阳,要么是开封。如果郑州在别的省份,或许不会吃这么多苦头。

这大概就是郑州的底色,中国最委屈的城市。

当省内其他城市看向这个省会的时候,眼光是微妙嫌弃的。

500

甚至连“郑州”这个命名都一波三折,从最初的“郑县”开始,就写下了委屈的注脚。

郑州生来就注定,要走一条负重前行的路。

作为一名郑州人,我这次落笔充满忐忑,生怕再委屈了这片土地。

01   

凭什么是郑州

我们先来聊在知乎热榜上,忍无可忍的灵魂质问:

凭什么郑州能做河南省会?

凭什么郑州能做国家中心城市?

这是每个河南人都躲不掉的话题

64年建国之初,郑州喜提省会,这可是苦苦熬了几百年。

岁月是条洗净荣誉的河,洛阳缺乏发达水系运输,与南移的经济中心越来越远;开封虽借力运河得到发展,却因为黄河水患,与省会失之交臂。

后来,饱受历史的排挤郑州,命运从铁路时代改变,暗搓搓开始使力:

凭借铁路优势发展工业,控制全国棉花供应,催生了几个大型国棉厂。

500

1948年郑州解放以后,已经是一座50万人口的新兴纺织工业大城市。

这个被几大两大古都夹击的小郑县,含着委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跻身迎上工业化的风口。

郑州的脚跟刚刚站稳,又迎来新的挑战……

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创造了影响世界粮价的“郑州价格”,也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试点的第一步。

1993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启用“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称,郑商所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1996年,“把郑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成为这座城市的定位。

发展到2000年左右,郑州当时的标签有“铁路交通枢纽”、“全国商贸中心”等等

郑州,委屈就委屈在:每当机遇让他抬头的时候,就会出来一堆难题让他不得不低头

“郑州的路,跟被炸过一样。”

“郑州人素质真差,土的掉渣。”

“尘土飞扬,雾霾漫天,亲妈站在马路对面都不认识。”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

道路拥堵不堪,公交挤不上去,四处修路尘土飞扬,产业落后亟待升级……这样的郑州,确实很难让人爱上。

这样的郑州,被选为国家中心城市,确实会引来很多质疑的声音。

时隔多年,这个话题在知乎上热度不减,也许我们对现在的郑州有一些误解。

02

疼,也要从骨架开始改变

先来认知下郑州,典型的北方平原城市,一环一环向外延展,板块天然向四面拓展。

500

郑州故事的开端就是曾经的中心—二七区,

这里有着很多朋友对郑州的第一印象,老郑州火车站

500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务工人员席地躺下,等待凌晨的火车。这一幕持续了很多年,经常被别人黑。

其实挺无奈的,河南作为劳务输出的大省,你可能永远体会不到,家庭唯一的顶梁柱,为了省几十块钱的旅馆费,宁可睡在1块钱的睡觉纸上。

可郑州顶着被骂的委屈,也要给这群人兜底。

截至2016年底,全省常住人口9532.42万人,相当于韩国、英国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平均每8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河南人。


人一多,问题就变得复杂,郑州作为省会,只能一点点解决。

火车站旁边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年德化街和二七纪念塔,当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撞在一起,不堵都难。

500

曾经的中心在拥堵中注定无法发粗长大,二七区在市中心偏移中,房价均价沦为市区底部。

往北是金水区,作为省级核心区域,含着金汤匙,曾经一直稳坐郑州区域鄙视链顶端,聚集省级优秀资源和人群。

作为老经济中心,企业机关扎堆在这里,又是郑州东西向的要塞,上下班高峰彻底交通瘫痪。

500

郑州动物园,紫荆山公园,花园路国贸360广场……每一个拎出来,都是堵车热点。但换句话说,曾经最好公共资源所在,也是郑州房价的曾经的最高点。

往西是中原区,棉纺业从90年代后开始下滑,郑州国棉厂效益衰落,有着郑州不上不下房价区间的中原,最迫切是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郑州要解决的问题数不胜数,一边是别人不理解的抱怨,一边是咬牙死磕硬骨头的责任。

其实,窘境下的郑州,从未停下脚步版图一直在扩大:

500

▲ 图片来源于微信号:jtbuke

现在郑州有了骨架上的大变化,迭代出了郑州市最新的总体规划,双城大格局:

一个是以郑东新区为核心的主城区;一个是以航空城为中心的港区。

500

▲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郑州楼市

整个城镇结构也会按照下图“两横一纵”的主轴线去发展,这样郑州就和巩义、登封、新郑直接联动起来。

500

▲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郑州楼市

这样的骨架变动,彻底打开了郑州的格局。

两个中心+城镇抓手

房价地图总能折射出一定的板块价值,郑东新区以断崖式的价差登郑州房价巅峰,郑州的中心已经不可逆的像东转移了。

如今新的郑州区域鄙视链已经形成:

郑东新区(北龙湖+CBD+高铁商务区)>金水区>白沙绿博象湖组团>二七区>中原区(常西湖板块)=港区>老高新区=惠济核心区>管城区=郑南三环区

但是哪怕这样的板块延展重组,也不能让郑州拿得稳国家中心城市这个称号。

郑州还需要继续深耕自己的地位。

03

郑州新中心的力量

如果说郑州所有板块中,最绝地反击,最厚积薄发的,就是郑东新区,当之无愧的郑州新中心。

现在的郑东新区CBD是这样的,气势磅礴。大玉米在夜幕下流光溢彩,璀璨铺满如意湖。

500

你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幕,郑州足足忍了十年的委屈。

还记得那时候我高中,郑东就从赚吆喝变成了郑州人口中的笑话:

大片空着的楼盘,到了晚上就是偌大的鬼城。

人总是会对看不见苗头的事情,持怀疑态度。

除了家里搞装修跑跑东建材,郑州人一般不太去这里;

当年我闺蜜去东区河南农大新校区念书,据说还人手发一把小铲子,帮忙铲土,简直是一片荒凉。

500

▲ 郑东新区建设发展历程

郑东新区在那些年,不知道受了多少冷眼和嘲讽。

2003年破土动工,用了15年,郑东新区从鱼塘洼地,变身为生态都市,郑州城市财富核心彻底转移。

截至2015年底,郑东新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05万人,入驻金融企业247家,入驻49家世界500强、69家上市企业,财政收入完成185亿元,税收收入完成165亿元。

500

▲ 郑东新区期货大厦

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的迅速发展,“金融豫军”开始进入全国资本视野,不少优秀一线人才回归老家河南,郑州金融市场逐步走向正轨。

说到郑州新中心,就不得不提郑州东站,这个亚洲第一高铁站。


500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2020年,郑州的“米字型”高铁将基本成型,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米字型”的城市。

500

▲ 图片来源于中指研究院

一个抓手从中心散开,牢牢抓住四面八方。

500

现在的郑州东站是特等站,中国铁路最大中转站之一,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州稳坐东西南北正核心的交通枢纽。

郑州东站在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网中,具有强大集疏功能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后我们看看,由此延伸开来的市内交通规划图。

500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已经运营的1号线、2号线,其他3、4、5、6、7、8、9、10、11、14号线也开始铺满,甚至还规划延伸到了航空港区。

看到这里,或许郑州前些年数不尽的挖沟、修路、建地铁,搭高架,可能就得到了解释和体谅。

这么庞大的交通体量,确实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

而郑州为了做到这些,究竟有多努力呢?

04

曾经错失的人才,能否拿回来

偌大一个河南省,每年高考河南孩子总是最委屈的,拿着高分只能走入普通学校,无奈河南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

500

其他一本二本院校,跟其他教育大省相比实在少的可怜。

如果问问郑州有什么后悔的事,其中必定有一件是:错失中科大

1949年,5亿4千万人,人均粮食208公斤;

1959年,6亿7千万人,人均粮食252公斤;

1969年,8亿人,人均粮食261公斤;

这些粮食主要供给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真正到了河南交了公粮,很多人根本没吃的。

河南当年为什么不要中科大,真实的原因是:


​特殊时期,全国粮食紧缺,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理,错失中国地质大学)

郑州对这件事有多么耿耿于怀呢?看看抢人大战的力度就知道了

500

2017年出台人才政策力度最强的城市,是郑州。

那些年错失的人才,还能不能回来?

郑州动真格了,每年要引进21万名人才:

500

通过落户开放+政治保障+各项补贴红利留住人才:

500

▲ 图片来源于凤凰财经

效果如何呢?

最右边这类城市,人才新政对人才集聚可谓如虎添翼,郑州赫然在列首。

500

大学生毕业后想要留在郑州:

500

我身边已经有至少5位在北上广打拼的朋友,从17年开始陆陆续续回到家乡郑州,落地生根。

05

把委屈咽下变成养料

顶着压力,努力多年,人才基础有了,我们有了郑东新区和港区,我们有了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荣耀。

500

国家中原城市群的核心

500

二七区后来有了新地标大卫城的中和,混乱廉价的画风也在慢慢洗刷

500

中原区新出来的常西湖板块,是未来市政府的所在地,或许可以再度意气风发。

中原万达起来之后,整个郑州西部人气也带动起来了。

500

郑州 iPhone城

郑州富士康,这个备受争议的地方,这里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

郑州深深明白“筑巢引凤”这个道理,必须引入一些能够带动地区发展的企业,给予足够的补贴和支持。

500

不但给到了足够的劳动力,还有一系列完整链条,从生产组装到零售店的终端销售。

苹果零售店的选址极为严苛,中西部几个省份中,目前武汉、长沙、西安都还没有设立零售店,独独选取了郑州。

2018省市重点项目

500

这么多年的努力,2017年全国各省会GDP排名郑州位列第七,也是北方省会中,GDP最高的城市。

500

郑州在每一个郑州人的眼里,真正成长起来了。

06

有人说,郑州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侥幸的暴发户,逆袭的屌丝。

其实,能逆袭的,从来都不是屌丝。

我们一直委屈,一直在负重前行,带动1亿多河南人民砥砺前行。

郑州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是拉起塌陷的中部崛起,和中国八分之一的人口一起,带动河南,扭转河南。

中原的厚重敦实,中原的隐忍沉稳,中原的谦庸多元……都深深嵌入郑州的血脉肌理之中。

郑州这座城市,集结了河南人民的灵魂,努力且勤恳,大气有厚度。从小小郑县华丽转身为大郑州,凝结着数不尽的顶层智慧和基层心血。

郑州,吃得下多大的委屈,就扛得起多重的旌旗。

如今的郑州,也许曾经的底色是委屈,但是岁月从来不曾辜负那些踏实砥砺前行的城市。

500

站务

全部专栏